思辨是一种乐趣。从思辨的对话中,我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舒畅。在跟朋友们辩论一件事,或者谈论一个主题,遇到不用意见的时候,双方阐述看法,阐述依据,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表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让对方和自己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心悦诚服看到自己的错误,实在是一种享受。对方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往往能感到是镜子般照亮自己的谬误。
但是,更多的另一种情况。遇到分歧,朋友对你的分析推理无法指出错误,无法用有理有据的逻辑思维说服对方,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耐心去聆听,也不会检讨自己的观点有没有问题,而是气急败坏地说一些成语,比如:你这是胡搅蛮缠,你这是强词夺理,你这是张冠李戴,你这是偷换概念,你婆婆妈妈,你钻牛角尖。这些说完后,他觉得还意犹未尽,还想说点什么,但是却词穷。他说不出你的话语中,那些是胡搅蛮缠,为什么是胡搅蛮缠,是逻辑错误还是前后的句子矛盾,还是前后句子没有关联等。
他们不知道,正确的思辨过程,不是笼统给别人一句成语就行了,而是要说出你的料来。
这样的事情频频发生,常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大杂院,男人做工,女人操持家务,邻里发生矛盾导致两个妇女吵架的情景。她们沿用了我朋友的对话方式,用的句子就是“你是......”
“你不要脸”“你才不要脸”“你是婊子”“你才是婊子”。
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对话会持续一个上午,更有甚至,会持续几天,半个月。其实,你说人家不要脸,一定要有一定的事实支撑才行,比如说他做了一些丢人的事,偷了邻家的东西等。你要指责他偷东西,并且有事实依据,让他无法反驳。而他如果没有偷东西,就要指出,你的结论是错误的,所列举的事例不正确。这样摆出来,几分钟就搞清楚是不是不要脸了,何必要互相指责好长时间,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如果我的朋友指责我胡搅蛮缠,我也说对方胡搅蛮缠,这样的对话说一千遍,还不是没有任何效果?不是也落入家属院妇女们的套路里?因此我绝对不会像他们那样做,无意义。
朋友的思维定式,让我想到了文革的批判会。一个人站在一群人中间,批判者怒斥这个被批判人的罪行,质问他,你是如何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对方说,我没有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者就说,你这是强词夺理,不老实,顽固派,你必须老实交代;对方说,我确实反对文化大革命了,批判者就说,你怎么脸皮这么厚呢,你还有脸承认?你无耻透顶!
尽管如此,我觉得我这些朋友们是很可爱的,也很好玩,跟他们聊天会有另外一种乐趣。常常是你说了一段话之后,你觉得他们该用成语了,这一念头刚刚冒出来,果然他们就会冒出一句成语。“你这是...”后面跟一成语。有时候真是忍俊不禁,会笑出声来。除了成语,还会用一些术语。比如,神经病啊,偏执狂啊,脑筋有问题啊之类的。毫无例外是等你说出一段句子之后,用“你这是......”的方式说出。真的很好玩的。
成语也好,术语也好,百度一下,成千上万。反正是说别人不好的词就行,你也别管他说了啥,最后来个成语总结就行了。如同老师给学生的作文加评语。不对,比那个简单多了。评语还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不能乱用成语,而我的朋友们这里这可以乱用。
还有一些更加高明一些的,用一些动词组成句子,这样的句子稍微有点难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的结构。比如,你要反省你自己,你要检讨你自己。但是,思维方式没变,实质没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