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夜

作者: 云间月皎皎 | 来源:发表于2022-09-09 23:5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先生:

我尝试思考,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是什么呢?它能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甚至在国外也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中国古诗词爱好者。

我想它的魅力,除了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有格律音韵之美外,还与它的特质有关系吧。那么,古诗词的特质又是什么呢?

对于诗,《毛诗序》中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对于词,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及“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我初看这些经典的评论,认为它不免流于教条和迷信,或是过于模糊笼统,令人难以具体的掌握和了解。但是这些话确实是古典诗词中的精谛妙义,可能需要我长期浸泡在中国诗词的宝库之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潜移默化地领略其中的奥义吧。

赏读古诗词,学写古诗词,用这两把实践的钥匙开门,才有可能跨越枯燥理论的桎梏,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强大的兴发和感动的力量吧。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由作者有感而发,由读者感知且感动,完成了情感的传递。

《毛诗序》中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内心情志涌动,是创作的动力;由此兴起感发的活动,再以古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即是创作过程。

刘勰在其《文心雕龙·明诗》中,也提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而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把使人感动的“物”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的变化,如“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所谓“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另一类则是人生遭际的迭宕起伏,钟嵘对此也曾举例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人生遭际,各种情感波动,所谓“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所以,宇宙人生万物皆可在古诗词中找到踪影,令诗人可以寄托情志,抒发襟怀。经典佳作所包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不但在当世引起共鸣,还凭借着诗篇,世世代代地流传给千百年以后的读者。

使后来者不仅仍可以同样感受到当日诗人的感动,并且还可以因此而生出自己的更多的感动。

所以,我想,中国的古诗词之所以代代流传,经久不衰的缘故之一,也可以是后来的读者在古人作品中读到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心情,而引起了共情。

如果每个人都在古诗词这面镜子中照见了自己的影子,听见了自己的心声,又怎能不喜欢它呢?

相关文章

  • 第二,夜

    第二夜 我终于迷失在这座城市 高楼与夜色 互诉不寻常的往事 车灯流转 只有我一人的空旷大街 橘色灯光 是否能代替我...

  • 一千零一个梦境

    噩梦第一夜 噩梦第二夜 噩梦第三夜 噩梦第四夜 噩梦第五夜

  • 第十夜

    第一夜 第二夜 第三夜… 夜夜相同 夜夜不同 是我的一千零一夜

  • 七夜(第二夜(第二章))

    “儿子,老妈我是真的去不掉。你先消消气哈。” “……。”小智一脸愤怒又是一脸懵圈。 “请——你——告——诉——我怎...

  • 第二夜

    或许命运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但爱你并不是其中之一 我沉溺于你的爱意 也害怕你会离去 你可知 我们活在这琐碎的世界里 ...

  • 第二夜

    我一个人独自走在幽暗的马路上,汽车不断从身边经过。 今天是元宵节,我很喜欢这个节日,因为在这个节日里,我...

  • 第二夜

    《致你》 这世上 多的是无休止的淘汰 铠甲难挡的子弹 住在针眼里的逼仄 犹豫着 惶恐着 向往着 在挣扎边缘呼吸 言...

  • 第二夜

    夜深入骨,呆遍浅浅泪湾;梦似月光,流转依照轻伤。在生与死的边缘徘怅过的灵魂才知道,知道忘记的美好。柳叶在纸上慢慢...

  • 第二夜

    那是韦芦思第一次见她。 刚下过雨的春天,太阳马上就要下山,落日的余晖穿过薄薄的雾气撒在柏油马路上。梧桐树,静立在道...

  • 第二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az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