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医者文论健康&养生
心如忧惶,谈何健康

心如忧惶,谈何健康

作者: 游识猷 | 来源:发表于2014-05-09 11:18 被阅读709次

管理界中流传着一条“木桶定律(Cannikin Law/Buckets effect)”,内容大致是,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根木板;一个组织竞争力有多强,受制于其部门中最弱的一环。而最好的改进办法,就是找到那根“短板”并加以提升。

如果视一个人的健康为“木桶”,那么桶壁上的木板共有三大根,一是生物,二是环境,三是心理。

最开始三根木板都是短板,人类看不见微小的病原体,测不出缺乏的营养素,难以理解基因变异会导致遗传病,离开了麻醉术与无菌术,外科手术也无从做起……能够加长的木板,唯有“心理”而已。正如结核病先驱特鲁多医生所言,医学实践是“有时治愈,常常缓解,永远安慰”。人的心理如此易受暗示,于是古代不分医与巫,药典堪比博物书。鳄鱼的粪、木乃伊的粉、放身上的金属棍……任何安慰剂都可能入药,而接受假治疗的患者会报告病情转好。

第二根得到加长的木板,则是“环境”。后世的研究者一度大惑不解,为何真正有效的医药二十世纪才出现,白喉、麻疹、肺结核等诸多恶疾的死亡率却早在十九世纪末便已开始下降。后来才发现,许多病人能够自愈,是公共卫生、总体营养和避孕手段之功。

百年前现代医学终于出现,第三根木板“生物”后来居上。治病的方向,也从“触怒神明”、“受人诅咒”变成了各种生理异常——是基因?是外伤?是营养?是自身免疫,还是病原体入侵? “心”与“身”被医者分开看待。人心与大脑太过复杂幽微,查体检测出的器质型病变多么实在,那才是亟待开发的广阔蓝海。

医学发展到2011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长达70岁 。“生物”与“环境”两块长板功不可没。但不知何时起,一些慢性病已悄然流行。癌症、脑卒中、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意外伤害成了发达国家的五大死因。研究者也发现,心理改变行为,行为固化成习惯,而那五大死亡风险又与个人习惯密切相关——是时候再补补“心理”这块短板了。

不妨先改变“心不在焉”。我们生活在胜者通吃的文化中,比起并无目标的“存在模式”,以目标为导向的“行动模式”无疑更能产出成功人士,但却容易让人对身体的感受麻木不仁。而如果一个人甚至难以察觉病征,又谈何管理健康?更专注外部世界的男性尤其需要注意,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和疼痛更迟钝,也更不愿向医护人员求助。而敏感的女性“患病率”更高,但却有着更低的死亡率和更长的寿命预期。

再改变“压力山大”。压力之下的小鼠往往胸腺萎缩、消化道溃疡、肾上腺素飙高。压力之下的人类则容易出现溃疡、偏头痛和高血压症状,也更容易抽烟喝酒三餐乱,熬夜失眠不锻炼,这些行为都会削弱免疫系统。研究显示,积极情绪让唾液中的抗体含量增高,经历人生重大变故的人淋巴细胞浓度则会下降。在压力下表达的ATF3基因还会增加癌症转移风险。同样是鼻子里被滴入普通感冒病毒,高应激的人里47%会感冒,低应激的人里感冒的只有27%。

健康仍在可控范围内的人,不妨试着增强自我效能感,也就是坚信自己能成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你才有意愿采纳预防性的干预措施,比如锻炼,比如戒烟,比如血糖偏高者遵守特殊的饮食规范。不过,如果罹患了癌症一类不可控的重大疾病,那么无法实现的健康目标反而会让患者更添痛苦,此时就要以情绪干预为手段,来尽量提升生活质量。

同样是面对压力,有些人将压力视作威胁,采取“轻视、否认与回避”策略,这在应对短期压力时更加好用。有些人将压力视作挑战,采取“积极主动对抗”策略,面对长期压力效果更佳。对于健康管理来说,“最佳心理”其实取决于每个人的现实状况,并没有一定之规。

如今许多医院都设有心理门诊,不过,由于东方不存在“告解”的传统,国人并不习惯与心理医师交谈。一些美国研究表明,亚裔美国人接受心理医疗的更少,中途退出率也更高 。然而,若你确实陷入心理危机,别忘了内观认知疗法适合抑郁症,行为疗法专治焦虑症,而严重精神分裂疾病则少不了处方药物的帮忙。比起用吸烟喝酒来掩盖问题,何不找个受过训练、能够保密的专业人士,先从聊半小时开始。

(已发表于《知道日报》)

相关文章

  • 心如忧惶,谈何健康

    管理界中流传着一条“木桶定律(Cannikin Law/Buckets effect)”,内容大致是,一个木桶能盛...

  • 涂鸦

    如梦令 〈一〉 晴时尘土飞扬,雨天泥泞如疮。 敢问知县事,通途路在何方? 心惶,心惶,归来泥浆满裳。 如梦令 〈二...

  • 王阳明:做到“此心不动”,才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王阳明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

  • 此心不动

    王阳明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

  • 2018-12-25

    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

  • 2019-03-10

    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

  • 功夫要用在平时

    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

  • 她推开一道门 张皇又张皇 燕子南飞 野草渐黄 爱人埋葬在山岗之上 她推开一道门 忧惶又忧惶 望向远方 目光灼灼 却...

  • 心若惶

    文/星拾 晨光照下一片温柔 城中满是葱芜 花地里几双白荇 或告白气血 沉沉雪久 雾气迷人 昔人已去 留有余情 仓往...

  • 健康是一种责任

    健康,是个体追求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石。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生命。失去了健康,没有了生命,谈何幸福,谈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如忧惶,谈何健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br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