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确实是。前面有祭东风,这一回里又有三次:一次是“袖占一课”,就知道长沙已得,又得大将;另一次是看出魏延有反骨、久后必反;第三次是夜观天象,就知道要折一皇族。
2.东吴有不少厉害的谋臣和武将。
孙权和鲁肃并辔而行,欲显鲁肃,但鲁肃说“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其实是一种对孙权的委婉劝谏。
张紘的劝谏更直接:“主公恃盛壮之气,轻视大敌,三军之众,莫不寒心。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埸,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且今日宋谦死于锋镝之下,皆主公轻敌之故。今后切宜保重。”
3.太史慈的巅峰时刻,一是刚开始和孙策大战,二是最后的遗言很热血——
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