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最近很火的电影《绿皮书》,这是一部反映种族歧视的喜剧电影,电影的剧情、配乐、细节都散发着着电影重工业的魅力。然而,在被令人捧腹又不失温馨的剧情所征服的同时,我又为好莱坞式的精神内核所感到无奈和厌倦。
作为一个普通的影迷的话,我对这部电影还是比较满意的。然而作为一个挑剔的影评写手,我对这部影片充满了遗憾,我认为它配不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殊荣,巧的是,美国主流媒体也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1.精彩的故事
(在罗列他的不足之前,我想先从一个足够客观的角度,对影片本身予以肯定。)
单从基本素质来讲,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电影是以公路片的视角,在一路向南的旅途中完成了对故事的叙述。它不但赚到了观众们的欢笑,还带给了人们不一样的感动。同时又把故事讲的饱满扎实,人物塑造的入木三分,细节填充也恰到好处。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1962年的纽约,当时美国正处于非裔美国人的民权运动时期。意大利裔美国人Tony,在无处工作赚钱养家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份做司机的工作,而雇他的老板,是一位黑人爵士钢琴家Dr. Don Shirley。这对于死板、蛮横、还对黑人有些抵触的Tony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但在各方的劝说之下,Tony最终接下了这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在一路南下做巡回钢琴演奏会的途中,两个三观不同,性格迥异、家庭出身也不同的人,展开了全方位的“较量”。二人从最初的相互排斥,渐渐到后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最终成为了好朋友。
一黑一白的人物设定,必将导致剧情冲突的火花四溅。
在公路片的外衣之下,讲述的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主人公的一次自我发现与自我认知。这要归功于这部电影颇为有趣的人物设定。两位主人公之中,白人是提供服务的人,他粗俗、受教育程度低;相反的,黑人却是那个享受服务的人,他高雅、事事讲求文明。
炸鸡的戏份是全片最好笑的地方。
一个从来不吃炸鸡(这种被称作“黑人食物”的美味)的黑人在白人的“推荐”下吃到人生中的第一块炸鸡;黑人帮白人润色家书,让白人妻子看得梨花带雨。整部电影打破人种上的刻板印象,屡屡让两位主人公碰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最终改变自己对对方的看法,改变对不同种族的认知。而观众也在潜移默化间跟随主人公的变化,感受到一次次的温暖和幽默。
电影的细节也十分出彩,
编剧不但设计了诸如买绿色幸运石、丢炸鸡鸡骨头这样的情节来增加主人公间的矛盾,进而促进剧情发展;还设计了很多细节来丰满人物。Tony把黑人维修工人用过的杯子扔掉和他看到象牙艺术品之后的不屑,让人很清楚的看到了Tony这个人的粗俗和排斥黑人的特点。
成功的人物塑造,是这部电影的成功关键。
黑人音乐家Dr. Shirley塑造的非常到位。Dr. Shirley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物,因为他在白人眼里是异类,虽然是钢琴家,但因为肤色不同,他从来没有被白人真正当作大师来对待。而在黑人的眼里,他同样是异类,因为他生活高雅考究,从来不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的做法,与当时的黑人大众截然相反。而在电影里和Tony的“较量”里,人物也变得更加丰满和形象。
2.庸俗的内核
当看完我对“精彩的故事”论述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这部电影已经无可挑剔了?(如果你看过这部片子的话)接下来,你将领略这美丽的外表之后,是何其庸俗的内心。在不否认电影本身艺术成就的前提下,我讲开始论述这部电影糟糕又庸俗的精神内核。
当《绿皮书》被评为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时候,美国主流媒体一片嘘声,因为他们觉得:《绿皮书》实在是太糟糕了。
我们这里讲的“糟糕”,并非说电影本身很差劲,而是说它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名不副实。我对这部电影的水平并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但是它荣膺奥斯卡最佳影片,是很缺乏说服力的。在无数篇美国媒体、影评人和匿名奥斯卡会员对《绿皮书》的评论中,出现过如下高频词:old-fashioned(老派的)、out-dated(过时的)、crowd-pleaser(取悦观众)、cliche(陈词滥调)、stereotype(刻板印象)。它们都指向了本片在叙事上的要害。
《绿皮书》的获奖让人最感到不快的地方,在于它的主题本身。
相对于探讨道德冲突的《撞车》(上一部被称为最逊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和反映禁忌的牛仔同性之爱的《断背山》,《绿皮书》的主题并不“安全”。借《后种族的黑人绿皮书》作者Jan Miles前两天在《华盛顿邮报》上所发表评论的用词——它更是“危险”的。他认为,这种通过一个好心白人的视角来讲述种族主义历史的影片,比伤害造成的危害还大。
而更庸俗的,是它“白人救世主”的精神内核。
“白人救世主(White Savior)”是好莱坞常用的一种故事设定,作为配角的黑人、黄种人、受到作为主角的白人的拯救,很多好莱坞影片都有这种色彩。而奥斯卡一贯青睐这种题材,远的不胜枚举,近的也有2009年的《弱点》和2011年的《相助》分别获得一座小金人。还有很多电影会在剧情中部分地涉及“白人救世主”,比如2016年的《隐藏人物》。而《绿皮书》则是彻底以“白人救世主”作为内核,这非常令人皱眉。
整个故事正是以白人主角的视角展开的。明明是一个黑人音乐家雇佣一个白人司机的“主仆”关系,在电影里反客为主地讲成了一个白人司机带领一个黑人音乐家“闯关”的故事。观众明明对这个一反往常影视形象的优雅黑人音乐家更感兴趣,结果故事卖力地在塑造一个逐渐让观众爱得不得了的好心白人司机。当然,两位演员的表演都很精彩的。
纵观全片,在白人司机Tony的引导下,黑人音乐家Don开始放飞自我,走下云端,接纳肯德基,接纳爵士乐,接纳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最后在圣诞节,孤身一人的他走进了白人司机Tony的大家庭感受节日的温暖。必须承认,Tony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改变,他从一个彻骨的种族歧视者变成了一个友好的种族共融者,可是这种改变主要并非来自Don的有意引导,更多是他的自我觉醒与救赎。呵,白人才不需要黑人来拯救,哪怕设定是低俗的白人与高雅的黑人。
缺乏张力或冲突是本片的另一个特点。
这大概是本片导演Peter Farrelly拍的那些爆米花类型的电影,大部分都在及格线以下的原因。本片从头到尾的视听语言,没有一处让人感受到高级,反而很多地方让人觉得笨拙或不适,比如开头对Tony嫌弃杯子的处理,比如硬塞进来的底层黑人在种植园干活那段画风,比如中途解救全裸的Don那场戏的调度,比如结尾家庭群戏的繁冗。
而更实际的是,现实比电影残酷的多。
时至今日,种族歧视在美国也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更何况是半个世纪前美国南部?那时候的问题比现在要恶劣许多,南部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及做派也远比电影里表现得要残酷和黑暗。但编剧却有意弱化了黑暗面,用喜剧的形式化危险于无形,让整个故事有惊无险,最后来个白黑一家亲的美好结局。这是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颠倒黑白,
如果创作者要追求和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大可以全然地虚构一个故事,可偏偏本片最大的宣传点就是——它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Donald Shirley的后人站了出来,说这个故事有太多不真实的地方,现实中的Don压根就没有把Tony当朋友。而本片的第一编剧是Tony的儿子,所有的素材都来自他自己的采访,而所有的解释也都只有他的一面之辞,两位当事人都已经去世,又有谁知道呢?大团圆的结局确实是观众所需,让我们逃避复杂的现实,在电影里好好梦一场哟。那你又为什么要宣称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呢?
史上最糟糕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庸俗的内核,精彩的故事而影评人说它取悦观众,也许是导演拍惯了爆米花类型的影片。
最典型的就是预告片里出现过,正片里大概让每位观众都会心一笑的学习吃鸡块、倒车捡垃圾那场戏。这是每一秒都精确算计好来咯吱观众笑的桥段,实则非常刻意。本片大量通过背景乐还有各种道具来营造怀旧氛围,很多套路化的处理,过犹不及。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普通观众都表现出非常喜欢,这在意料之中也无可非议。但是代表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王国最高水平的奥斯卡竟然把它选为最佳影片,是不得不予以批判的。特别是在今年这样少有的奥斯卡“大年”——八部最佳影片提名里有三部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大奖得主、还有三部是本土票房均超过两亿的大片,八部提名片占据了一多半的提名奖项(占比是史上第三高)且最终每部都至少获得一项——最终竟然选出了它,简直是一夜回到三十年前。
——摘自豆瓣影评
这个结果再一次证明,由占全体会员大多数的一群又老又白的男性会员主导的奥斯卡,仍然钟情于主旋律和正能量,而回避创新、激进与开放性。那些真正反映少数族裔的生活与困境、现实与彷徨的佳作,想要获得奥斯卡的认可仍然是阻力重重。
最后,毕竟是一部挺不错的影片,还是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只是请带着客观、批判的眼光去观赏它,而不是被它的富丽堂皇的外表所蒙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