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452745/63e5baf3294b07d1.jpg)
一座城,一人生。
若不是杨绛先生最后的注释,我恐怕需要再读两遍《围城》方知其中之寓意深远。
这岂能是一本谈论婚姻之书“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的片面理解。
这更是集婚姻、爱情、生活、命运等与一身的最好诠释,人生不止婚姻这座围城。
向来对长篇小说没多大耐心去读的我,唯独对钱老的《围城》只字不漏地读完了。诙谐幽默的笔法在书中多处读到时,情不自禁地发笑。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结了婚的想摆脱 ,不结婚的想结婚,女人似乎正好都是处于这种两难之中。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有书共读上《醒来的女性》中说到的:“开门或者关门都不重要,最终你还是被困在了房间里”。“房间里的女人”,隐含着女人是被思维、被文化、被性别困在了房间里,女人以为外面的世界是自由的,那里就是幸福的,可困在房间里却是自己选择的。这两本书不谋而合,引人深思。
现实生活中,女性往往一边抱怨着城中婚姻的细枝末节,一边艳慕着城外婚姻的奇妙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9452745/5817ec7d03a25252.jpg)
本书说到:“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结婚以后的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婚姻也好友情也罢,表面需要旅行来验证,而进去围城中的生活,平日里的材米油盐就是一种长期旅行的最好鉴定。
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他们俩人便是不受困于这座围城里的人,也成了众人都羡慕的一对。究其原因正如杨绛先生说的“当我看过他的稿子后,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幸运的是她懂他的心思,他要表达的思想;更幸运的是,他也恰巧懂的她。这或许是最美好的爱情,你我不说一句话,却都懂的彼此。如此这般都懂围城的人,又懂的彼此的人,才能携手一起进出这座城,而又不为它所困。
![](https://img.haomeiwen.com/i9452745/00926096a1445c12.jpg)
进城,出城,本就是人生的常态。问题的关键不是痛苦于一次次的逃离,而是如何安然于一座座自己选择的城池,哪怕明晨就要出城寻找一种新的人生。
我们都需要从这座城走进那座城,从那座城出来再探寻另一座新的城。
人生处处是围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