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六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六

作者: 白丁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07:39 被阅读7次

十六 定息静神

  此时秋气初到,而炎阳天气仍无殊于三伏之期。其故何也?良由阳气未能尽泄,至于夏秋交际,不得不泄其余烈,而后秋凉可入矣。至人有傲天之学,于残暑将退时,一心收敛,毫无一物介于胸怀,任他烧天灼地之烈气,我自为我,彼焉能入而动我之心哉!盖静阴也,动阳也,人能静如止水、如澄潭,又何畏暑气之侵也?其侵之者,非暑之能侵也,亦由我心之动,因之气动神随,而与造化为转移焉。以是思之,则知人之生死,非天之能生死乎人,由人之自生自死于其间也。诸子知得此理,惟一心内守,独观虚无之窍,静听于穆之天,则心常存,气常定,犹如太虚之虚,自不与万物同腐朽焉。总之,此个工夫无非一个玄牝而已。古云:“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是知玄牝之门,非如今之时师传人以出气为玄、入气为牝之谓也,又非在离宫、在坎宫、水火二气之谓也,盖在有无之间,不内不外之地,父母媾精时一点灵光堕入胞胎内,是为玄牝之的旨。尔学人细心自辨。若说是出玄入牝,是浑浑沦沦,毫无踪迹,又堕于顽空。在他初学之徒,吾亦不过于形色间指出一个实迹。若诸子工夫已有进步,可以抉破其微。吾闻昔人云:“念有一毫之不止,息不能定。息有一毫之未定,命不我有。”是知玄牝者,从有息以炼至无息,至于大定大静之候,然后见其真也。近日用工,虽气息能调,究未归于虚极静笃,则玄牝之门犹不能现象。惟于日夜之际,不论有事无事,处变处常,时时以神光直注下田,将神气二者收敛于玄玄一窍之中,始则一呼一吸犹觉粗壮,久则觉其微细,则少静矣。又久则觉其若有若无,则更定矣。迨至气息纯返于神,全无气息之可窥,斯时方为大定大静,炼丹则有药可采,此可悟玄牝之门,此可见生身受气之初,是即真正玄牝之消息,以之修炼,可以得药成丹也。不然,有一息之未止,则神随气动,气与神迁,有何玄牝之可言哉!不知定息静神,徒于有息有虑之神气上用工,莫说丹不能成,即药亦不可得;莫说命不我立,即病亦有难除。此玄牝所以为炼丹之本也。知此,道不远矣。

相关文章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六

    十六 定息静神 此时秋气初到,而炎阳天气仍无殊于三伏之期。其故何也?良由阳气未能尽泄,至于夏秋交际,不得不泄其余烈...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六

    二十六 一气周流 天地间一气蟠旋,发生万物而已。然一气之中,有理斯有气,有气斯有形,由此形形色色,千变万化,而莫可...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一

    一 凡人欲学一事,必先见明道理,立定脚根,一眼看定,一手拿定,不做到极处不休。如此力量,方能了得一件事,纵不能造其...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五

    五 明心见性 吾示明心见性之真谛。夫先天之心即性,先天之性即虚无元气,要之,一虚而已矣。人自有生后,气质之拘,情欲...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三

    三 厌离出世 人生天地之间,除却金丹大道、返还工夫以外,形形色色享不尽之荣华富贵,无非一幻化之具。在不知道之凡夫,...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七

    七 上上乘法 近来所传者,都是上上乘法。生须从静定中细心体贴,方有会悟。不然,恐信手翻阅,无大滋味。不知吾单词只字...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

    二 阳生之时 诸子谈及阳生之道,已非一端,总不外无思无虑而来。即如贞女烈妇,矢志靡他,一旦偶遇不良,宁舍生而取...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五

    十五 筑基有道 生学玄道已经数十余年,然而基犹未筑者,其故何也?良由修炼无序,作为不真,以行火采药不得实实把柄...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二

    十二 安心久坐 诸子近日静养,无非从色身上寻出真身出来。第一要做一次见一次之功效、长一番之精神。法身涵养久久,始足...

  • 《乐育堂语录》卷一.九

    九 太空之空 太空之所以生生不已,直至亿万年而不灭者,非果空而不实也,中有至诚之神主宰其中,复有流行之气运用于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育堂语录》卷一.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lt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