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文摘故事想法
让每一粒“稻谷”都及时“归仓”

让每一粒“稻谷”都及时“归仓”

作者: 小小的雪花 | 来源:发表于2021-06-21 14:35 被阅读0次

数学知识是很零散的,有效的复习就是把教材中的一个一个的小知识都回归到学生的头脑里,才能实现知识的最高利用。就像每一粒稻谷最终都要回到粮仓一样,以备用时能随时提取出来,丰收时节一到先把稻谷堆成推,再打包装车,最终才能回到粮仓中,复习也像是这样的规律,由点,成线,再成面。

每学期一到期末复习阶段,老师的办公室就少了很多欢快的话题,每日都是讨论着如何选题练习、讲评、批改、改错,再练习、再讲评、再批改、再改错。总是围绕着“试题”转圈圈。老师的状态如此,而学生也好像失去了很多灵性,同样的错误总是不断出现。复习时如果只是温故不能做到“知新”,学生就会对复习课形成心理阴影,从此以后谈“复习”就色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的习得、意义的理解过程并非简单的刺激与反应,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习者把有意义的新信息吸收,并结合到自己的认知图式中,成为学习者心智的一部分。 张范辉老师认为,复习课教师要给儿童的学习提供“脚手架”, 或是串联知识珍珠的那条重要的“绳”。

复习之初我会让学生先看看教材中的目录,让学生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回到知识产生的“根据地”看一看,寻找需要“收割”的稻谷,确定目标。根据目录中出现的内容试着回忆每个知识中隐含着哪些小知识,让知识先从点到线,这里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从后往前梳理更好一点。再把整本书中的内容分块归类——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让知识从线到面。

比如五年级下册数学:①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其中复习因数与倍数时,还可以联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 ,让它们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②图形与几何方面 ,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个单元 。③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只安排了折线统计图一个单元, 关于统计图的考察容易出现开放性的试题。④ 另外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综合与实践活动 ——探索图形和打电话 ,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每一个板块的复习我都和学生一起画出知识网络图,再选出画的既美观又实用的网络图,贴在背板上。目的就是让知识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头脑里。

整本书复习完之后,让学生做一期数学小报,作品的名字要符合自己的设计特点,为了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编制几个栏目,如“难题岛”、“错题集合”、“学习心得”等……,从设计总复习小报的过程中再一次巩固知识,了解自己对整本教材掌握的情况。

在复习的最后可以设计这样几次有趣的作业。①变题练习,这个要分组进行,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一道试题,再比一比看那个小组的题目创新性强。这个不要整节课的进行,应该间隔一段时间实行一次,让学生先提前准备一下。②编试卷,这段时间学生们可能做烦了试卷,如果让他们自己出一套试卷,我想每个学生会很认真的对待,不可以让他们三天或者一周的时间完成,学生的创造能力肯定会让我们感到欣慰,不同层次的学生出的题目可能难易程度不一样,这次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只要是认真对待的都要给与表扬,③教师应该精选练习题,把“一题多做”转变为“一题多解”或者“多题同解”,多进行以“一题带一片”式的训练,有时候让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前提是对该题目分析的应足够透彻。

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把近段时间的整合的知识,向——“用”过渡,该“用”时知道应提取哪些知识。

复习阶段要坚持这几个小习惯,注重基础的积累。

每天一算。记得多年前参加过一个培训,讲课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数学题解到最后都是计算,计算是最简单的数学。这句话说的虽然有点绝对,但是用来形容小学数学是很贴切的,所以每到复习时我都会每天中午给学生出三道计算题,因为今年带的是五年级我就让学生自己出题,可以编整数、小数、分数和方程的,自己必须先算一遍,确定没有错误了才能抄在黑板上,试想学生为了不遭到同学埋怨,肯定先算一算。,下午由小组长检查,错两道以上的明天多加一题。

每天一读。这个方法的实施得益于读刘善娜老师的文章。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常常有这种感觉,语文课本是要读、要背的,而数学课本是用来做题目的,老师说:打开课本做一下第几页的第几题时,才需要打开数学课本。 如果平时用多媒体上课,学生们有可能一整节课都没有打开课本,我们的教材是多少专家和教授经过多少次的选题、试验、研讨才确定出版的啊,这里面的有些例题和习题是历史的积累、集体的智慧、文化的传承,它是市面上所有练习册和试卷的第一参考书。

要求学生读数学书,不是只读概念、定理、结论,还要读例题,教材中例1、例2、例3……都讲了哪些知识,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读之后同伴之间的交流,就是一次简单的知识回顾。尤其是现在都在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制度,晚上要减少作业量,每天让学生读一读教材,这也是一项有效的作业方式。

每天一练。这个作业是专门为班里的优等生设计的,题目有点难度,需要多加思考才能做出来。我觉得因材施教是永远都不会丢弃的教育方式,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照顾不同学生的需求,如果每节课复习课让所有学生按照统一的复习规划,做着同样的习题,经历同样的学习过程,就无法体现出课标中要求的——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相反的——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拉到同一起跑线上,几节课下来会导致优等生止步不前,中间生也许少有起色,后进生迎难而退。

我会搜集一些创新型、经典型、易错型……典型试题抄在黑板上,或者用显示屏放映出来,长期坚持下来的学生会在期末考评时稍加表扬,其实学生每次通过苦思冥想探索出答案的那种满满的快乐,已经超过了任何表扬。

相关文章

  • 让每一粒“稻谷”都及时“归仓”

    数学知识是很零散的,有效的复习就是把教材中的一个一个的小知识都回归到学生的头脑里,才能实现知识的最高利用。就像每一...

  • 年糕米浸了没

    每一年秋风骤起,霜雪将要来临之时,稻田里的稻谷都早已经颗粒归仓,农人忙忙碌碌了一年,总算有点闲功夫了,接下来就要准...

  • 岸北岸南

    岸南的稻谷熟了 晒透了整个 夏天 岸北的南瓜熟了 吃过了一排 秋天 稻谷把所有的心思 藏在谷粒里 每一粒 都金黄灿...

  • 金秋时节天气凉,树叶纷飞遍地黄。 稻谷低头待归仓,丰收在望收割忙。

  • 美丽乡村的丰收时节!

    金灿灿的稻谷。经过了春夏的哺育,终于等到了秋的收获!一粒粒饱满的稻谷,蕴含了天地之灵气,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和...

  • 故乡田野一瞥

    稻谷归仓草回田, 苍茫茬地起白烟。 丰收喜悦捂不住, 少女轻歌曼舞翩。 2018.8

  • 希望

    我希望 每一粒米诞生于稻谷 我希望 每一颗稻谷诞生于大地 我希望 大地是永远的大地 太阳是永远的太阳 世界是真实的...

  • 《秋愁》

    《秋愁》 春播禾苗夏插秧, 金秋稻谷遍地黄。 寻遍百家无仓储, 入冬何时能归仓?

  • 2018玉米收获比往年早一周。

    2018年群众及时进行玉米收获,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 秋分

    秋分天气凉,白昼等夜长。 八月桂花香,稻谷绿变黄。 丰收巳在望,颗粒待归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每一粒“稻谷”都及时“归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pw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