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可做尽,
言不可道尽。
势不可倚尽,
福不可享尽。
疼惜儿女富贵安,天下父母皆有心。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健康平安、富贵吉祥。所以,父母拼于事业,想为自己的儿女积累无尽财富,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富贵。
然而,每个人的福报都是有定数的,孩子福报不够,留下再多财富也是受不起、守不住的!
你的孩子未来有多少福报,取决于父母如何培养。你若有智慧,培养孩子的德行,至诚至善去修福,便可为孩子积累无量福德!
01
人的福报,确有定数
无论大人孩子,这一辈子来到这个世间,都是带着过去的福禄、福报过来的,都是有定数的。
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一旦福报享尽了,一切的不顺就会显现。
每一个有生命的众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于前世福报,福报尽则命终。因此,要积福惜福。
在物质丰盈的现代社会,很多富裕的家庭从小就给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有求必应,反而事事不如意,甚至有的孩子染上了种种不良习气,让父母操尽了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是父母把孩子的福报提前耗尽了。
现在为孩子花的钱,都是孩子的福报,每花一分,孩子的福报便会减少一分。孩子来到这个世间,还没有能力修福,却已经在消福了,福报当然会被耗尽。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生活条件变好,即便父母不需以贫穷来迫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早当家。但必须让孩子知道不论是食物还是钱财,一分一毫皆来之不易,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勤俭节约,懂得感恩一切。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从现在起就为孩子多多存储福报吧!
02
福报有限,惜福不贪
《增广贤文》中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得到需要的,是福;贪求过多的,是累。得到未必就是享受,拥有的财富再多,享受的也是寥寥无几。
所以,每个人只要能维持必要的生活就好,不要轻易糟蹋自己来之不易的福报。
袁了凡居士有一位十分善良的妻子。
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却把丝棉卖掉换成了棉絮。
了凡先生便问:“家里明明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
妻子却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更需要的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
反观现在的孩子被父母长辈捧在手心,从小就知道享受,不仅浪费粮食,还乱花父母的血汗钱,什么都要名牌,从来不懂得珍惜。而家长也认为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受苦。
要知道,骄奢必然多欲,多欲则无德。这不是爱护子女,而是毁掉子女。
“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
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必定福尽而死。
所以趁现在,从小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多行善事,从小惜福培福。
懂得惜福,才会福泽绵长。
03
父母积德,儿女受益
《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一个行善的家族,必定有福,而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而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
礼部侍郎韩世能,世代居住墓边平地。
他的祖父韩永椿,喜好放生,但因家中贫困,每天早起,就持扫帚到河边,将两岸螺蛳扫入水中,以免被人捕捉。
有时忍着饥饿扫数十里路,如此不疲不厌四十多年,从不间断。
一天,韩世能梦见金甲神明告诉他说:“你祖父放生,有大功德,从此子孙世代贵显,当先使你荣享一品官位。”
后来,韩世能官司至礼部侍郎,奉命出使朝鲜,蒙皇上赏赐一品朝服,韩家子孙,果然世代贵显。
古人云: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
父母为孩子留下的最大财富,不是金银财宝,不是经典书籍,而是福德、福报。
所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祖有德,福荫后人。
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报”。
所谓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长期下来,这个阴德就会积累的绵厚深长,不但可以让自身远离灾祸,寿命延长,增加财富,而且还会惠及子孙,福泽无尽。
因此,作为父母,要给儿女培福,多做一些善事,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这样,子女慢慢地受到父母的熏陶,自己也会明白这个道理,余生儿女也能够用这个道理过好自己的一生。
给孩子这种立本之道,比给孩子钱财更为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