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得到文章分享
得到|每天听本书|《越读者》

得到|每天听本书|《越读者》

作者: 生如夏花绚烂璀璨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13:12 被阅读55次
    音频链接:得到|每天听本书
    得到|每天听本书|《越读者》
    音频文稿:
    《越读者》

    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郝明义先生是台湾著名的出版家,曾先后担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和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后自行创办大块文化出版公司。在他担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期间,将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卡尔维诺等作家介绍到了台湾,引起了阅读热潮。曾出版过《工作DNA》《那一百零八天》《他们说》《越读者》等畅销书,还翻译了《如何阅读一本书》《2001:太空漫游》等作品。

    关于本书

    一次偶然的机会,郝明义先生读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英文版,深受震撼,将其翻译为中文,从此开始重新思考阅读的意义。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出版经验和长期的阅读心得,最终写出了《越读者》这本书。

    核心内容

    作者先带着我们分析了阅读的演变,并审视了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危机,指出多年来教育的影响和对网络的误解,限制了我们的阅读能力。他为网络正名,网络不是阅读的天敌,反而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其实是有助于阅读。说完阅读危机后,作者又给了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将阅读分为四种类型,借鉴历史名人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最后分享了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方法。

    每天听本书|《越读者》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一本讲“怎么看书”的书,书名叫《越读者》。这里的“越”是超越的“越”。这本书2007年在台湾出版,2009年在大陆出版,可以说是一本老书了。但书里所说的问题,在当下依然存在,甚至是越演越烈。那就是,在知识爆炸的丰饶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阅读?

    亚瑟·克拉克在他的小说《2001:太空漫游》里这样描绘原始人的处境:原始人们忍受着饥饿,和自己的同类们互相争夺数量有限的浆果、树叶和草根。尽管环绕在他们周围的是是无数肉质肥美、随意漫步的动物,他们却没有能力捕捉,只能在丰饶的环境里,逐渐饥饿至死。今天的我们正面临着和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相似的困境: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没哪个时代的阅读环境就像今天一样丰饶,互联网上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新的网页。然而,恰恰是在这个知识无比丰富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远离了阅读。我们就像曾经的原始人,身处丰饶的阅读环境,精神却逐渐饥饿至死。

    那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精神困境呢?台湾著名的出版家郝明义就给出了他的答案。在他看来,我们之所以会处于这种困境,是因为教育的影响和对网络的误解,限制了我们的阅读能力。所以,在这本《越读者》中,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出版经验和长期的阅读心得,用长远的历史眼光,分析了阅读的演变和今日所面临的危机,审视了网络和阅读的关系,同时还分享了许多具体的阅读方法。

    那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本书里的核心内容。我们先说说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我们今天的阅读危机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该怎么对待网络阅读?说完了问题,我们再说解决方案,也就是,阅读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怎么提高阅读效率?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今天的阅读危机是怎么产生的?

    有不少人在读了很多年书、读了很多本书后,还是没有真正理解怎么去阅读、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作者则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困惑,是因为我们处于某种界限之中。这种界限,一方面是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以及毕业的自我教育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处于信息时代,却没有正确理解网络和书籍的关系。

    中国的教育对待阅读一向是非常功利的。在古代,读书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今天虽然已经没有科举制度,但是台湾的学生要面对联考,大陆的学生要面对高考,考试的压力仍然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并没有教我们怎么阅读,只是教我们怎么利用课本提高考试成绩。中学是心智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们却局限在考试教育之中,这就难怪他们不懂得阅读了。

    而到了大学,摆脱了中学时的考试压力,学生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读书了,但这时候读的书大多是消遣性的。这种情况和美国恰恰相反,美国的中学相对比较轻松,大学反而紧张,这时阅读和课程结合到了一起。美国学生先有中学的广泛阅读做基础,到了大学再进行专业的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中国的学生中学时的阅读不够,大学时的阅读又太轻松,思维得不到足够训练,读一点简单的小说还可以,要是遇到一些结构严谨、推理严密的作品,就难以胜任了。

    另外,在中国,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读书”这个词有时可以跟“上学”混用,“我还在读书”可以理解为“我还在上学”。在很多学生心里,读书和上学是等价的。这种想法带来的后果是,一旦毕业,很多人就不再阅读了。剩下少数还想要阅读的人,则面对两个困难,首先是中学大学时阅读不够,这时要弥补可能无从下手。另外,毕业后工作占据了主要时间,很难有静心阅读的时间。

    而一个理想的阅读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小学识字,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中学时广泛阅读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到了大学再选择相关的专业继续学习,毕业仍然保持阅读,在同一领域深入学习。但因为教育的关系,使我们的阅读一直是错位的。教育,是导致我们处于界限之中的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不了解网络和书籍之间的关系。

    今天,很多人怪罪网络挤占了阅读的时间,让我们远离了书籍。但仔细想想,其实书籍本身并不重要。书籍只不过是知识的载体,而且只是众多载体的一种,图像、声音和视频也都能够传递知识。甚至,书籍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举,因为古代并不像今天这样有丰富的选择,想获取知识只能读书。所以,网络的出现,不但没有妨碍阅读,反而还给阅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问题是,我们早已习惯了书籍上的文字阅读,而对网络带来的多媒体阅读形式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对待,所以误以为阅读和网络之间有冲突。

    好,上面讲的是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说很多人不懂得阅读,是因为他们处于一种界限之中。这种界限,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受到的学校教育以及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没有培养出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身处网络时代,却误解了阅读和网络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

    在第二部分,我们就来详细说说,怎么对待网络阅读。

    刚才我们说,我们一直错怪了网络,今天我们的确变得不重视阅读,但这不是网络导致的,而是另有原因。回顾人类历史,可以看到,人类一直在努力把阅读这件事变得更简单更方便。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将字刻在石头、龟壳上,再到竹简和纸张,再到后来的印刷术,最后是今天数字化阅读,阅读的成本在不断减低,阅读这件事也从社会上层垄断,逐渐向社会下层渗透,到今天已经人人都有阅读的机会。

    但是,阅读越廉价,就越不被重视。这不是网络的错,这是人性的问题。宋朝时由于印刷术的出现,书籍数量大大增加,获取书变得容易了,人们反而不太读书了。苏轼于是感慨说“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清朝的学者袁枚也说,书非借不能读。借来的书因为担心要还,很认真就读完了,自己的书太方便了,随时都能读,于是一直拖着不动。太易得到的不被珍惜,阅读越方便,越不被重视,这是人性,与网络无关。

    事实上,网络不但不会妨碍阅读,反而能够给阅读提供新的可能性。人类认知世界,是先观察,再用语言、肢体动作、图像来表达,直到后来发明了文字。文字让我们能够以一种抽象的方式,高效地认识世界,但我们太依赖文字,同时也让我们运用其他感官的能力倒退。而网络的出现,让我们可以同时沉浸在文字、声音和图像的多媒体环境里,让各种感官同时起作用。网络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网络有这么大的优势,会不会彻底取代书籍?作者的观点是,会,但是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回头看印刷术取代手抄书的过程,就能发现,一种技术的革新,不是那么顺利的。有的人会觉得印刷比手抄快多了,没人会傻到能印刷还手抄吧?但实际上,印刷书取代手抄书,用了至少一百年。这是因为印刷术刚出来时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比如字模容易损坏,字体粗糙、排版丑陋等等,所以人们宁愿选择手抄书。网络也像当年的印刷术一样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第一,在屏幕上阅读不如在纸张上阅读舒适;第二,网络阅读仍然还是文字阅读为主,没有发挥出多媒体阅读的优势;第三,没有成熟的交易体系,也没有专门的服务商。这几点使网络短期内无法取代书籍的地位。

    当然,要注意郝明义先生写这些话是在2007年,过了这么久,我们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Kindle 之类的阅读器已经可以模仿纸张的效果。而在内容方面,很多知识服务商也在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比如你现在在听这段音频,手边没有书,但你其实也在阅读。

    好,以上是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们说,今天的人不爱阅读,是因为阅读太方便太廉价了,这不是网络的错。相反,网络能够提供更生动丰富的阅读体验,反而有助于阅读。只是目前由于技术限制,还无法取代书籍。

    第三部分

    其实,不管是书本还是电子书,或者是刚才说的网络阅读,都是阅读的一种形式。随着技术革新,这些形式可能会不断变化,但是阅读的基本类型却是始终不变的。消遣娱乐,获取资讯信息,提高思维等等,不管形式怎么变,阅读总逃不开这几样。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第三个重点内容,阅读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在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四类,并且分别类比成主食、美食、蔬果和甜食四种饮食。这么做既给阅读做了清楚的分类,同时也可以借助我们熟悉的饮食,来检查一些基本的阅读观念。比如说偏食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注意避免偏食,保证营养均衡。只阅读某一类书籍,对其他的知识一无所知,这是思想上的不均衡,也是一种偏食,却往往不被重视。健康的阅读习惯,应该是四种阅读适量搭配的。下面我们分别说说这四种阅读。

    首先是主食阅读。米饭、面条和馒头这样的主食,让我们吃饱,满足了我们生存的需要。而主食阅读,指的是那些能为职业、生活、心理等方面提供指导,解决现实问题的书,同样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现在那些提供方法论、讲如何自我提升的书籍,大多属于这一类。这类书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解决生活里的问题,但坏处同时也随之产生。解决问题后,我们很容易就此满足,将主食阅读当成阅读的全部,不再阅读其他书籍。但是,其实主食阅读对接现实里的问题,而现实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导致主食阅读往往只在一段时间里对一部分人有用,过了那段时间,这种阅读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只靠主食阅读远远不够。

    第二种是美食阅读。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人自然会追求更美味更精致的食物。在阅读上,也应该从主食阅读向美食阅读过渡。主食阅读针对现实问题,而美食阅读满足的是思想上的需求。虽然美食阅读不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但往往间接地让我们思考了问题的本质。要欣赏美食阅读,自然要求阅读品味的提高。美食阅读的困难也就在这里,由于很多人阅读品味不高,分不清好坏,一些打着历史、文学、哲学、艺术旗号的劣质书籍常能大行其道,而那些经典却少人问津。

    第三种阅读类型是蔬果阅读。蔬菜和水果可以提供纤维,帮助消化。蔬果类的书籍,就是一些能帮助我们理解、消化其他书籍的书。字典、地图和百科全书,就都属于蔬果阅读。

    最后一种是甜食阅读。我们吃甜点不是为了吃饱,也不是为了营养,而是因为它好吃。甜食阅读不解决现实问题,也不满足思想需求,它提供的是娱乐、消遣。漫画以及武侠、推理之类的通俗小说,都属于此类。这些书籍难登大雅之堂,因此甜食阅读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但人毕竟不是机器,总需要休息,适量的甜食阅读,可以作为生活的调剂。

    理解了这四类阅读,就能解释很多疑惑。比如,常常有人问“为什么读了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现在我们知道,书有不同的类型,如果一个人只读小说、漫画这类甜食书籍,过不好是当然的,谁见过光靠吃甜食就活得很好的人呢?好的阅读,应该是四种阅读兼顾,缺一不可的。

    好,上面是第三部分的内容。针对阅读的类型,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分法,那就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主食阅读、丰富思想的美食阅读、辅助其他阅读的蔬果阅读和消遣娱乐的甜食阅读四种类型。这四种阅读类型各有各的作用,应该兼顾这四种阅读,缺一不可。

    第四部分

    四种阅读类型都要兼顾,要读的书的数量就不会少,提高阅读效率就成了一件很有必要的事。下面我们说说第四个重点,怎么提高阅读效率?

    离开了学校后,各种工作纷至沓来,时间很紧,这时想要提高阅读效率,就要区分零碎的阅读时间和一整块的阅读时间。零碎的时间可以读一些比较短的杂志、报纸,浏览网页,尽量把一整块的时间用来读一本完整的书。这是因为你需要一定的时间进入阅读的状态,如果断断续续地读一本书,思路不连贯,很难深入理解一本书的内容。每天的早晨以及周末,是最容易创造一整块阅读时间的时候。

    有些人觉得自己阅读效率不高,读完一本书后似乎什么也没记住,更不知道怎么去应用,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误解了阅读和记忆的关系。叔本华说,想记住所有读过的内容,就像想要把所有吃过的东西储存在体内一样不合理。我们的大脑更像是 CPU,而不是硬盘,它更擅长计算思考,而不是记忆。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重要的不是记住知识,而是知道怎么找到并调用所需的知识。所以,你需要建立一个知识库,把记忆的工作交给纸笔和电脑硬盘。把宝贵的大脑资源用来组织、管理知识,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结,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让自己能够随意地知识库里调用所需的知识。

    提高阅读效率的另一个关键是要分清主次,有层次地阅读,在处理不同类型的书籍时,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历史上有些人物的读书方法很有名,比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和朱熹的“熟读精思”,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一套很好的阅读术。读甜食类的书籍,这是为了娱乐消遣,不求甚解就行。而主食类的书籍,只要观其大略,迅速找出自己要用的内容即可。对于美食类的书籍,就需要熟读精思,理解欣赏其中深邃精妙的思想。这种有层次的阅读方法,既有助于把握书的重点,又节约了时间。

    除了陶渊明、诸葛亮和朱熹这三位,苏轼的读书方法也很值得借鉴。苏轼讲他读《汉书》的经验,第一遍读时,只读和治理国家有关的内容,第二遍只关心书中的人物,第三部只看官制,第四遍只研究兵法,第五遍只分析财政。每读一遍书只针对一个主题,其他内容一概不管。苏轼的这种阅读方法可以称之为“主题阅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你寻找各种书籍来解开心中的疑惑,然后你要在这些书里挑选出和这个主题有关的部分,集中阅读,其他内容则不用管。主题阅读也需要跟刚才提到的三种读书方法结合,因为你面对的是多得数不清的资料,先“观其大略”和“不求甚解”来判断哪些书要先读,哪些书要重点读,再去“熟读精思”,这样阅读效率才会高。通过这种方法,你很快就能精通一个主题。

    这是第四部分的内容,我们说的是阅读效率。要提高阅读效率,首先区分利用不同的时间,零碎时间用来读杂志之类的内容,一整块的时间来读成体系的书。其次,读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阅读节奏,将“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三种方法搭配使用。最后,挑出书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主题阅读,可以高效掌握一个领域。

    第五部分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刚才我们说,要把大脑当 CPU 用,而要方便地调用学到的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在当前这个时代,我们的知识却是零碎割裂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独有的,另一个是人类共同要面对的。

    对中国人来说,在长期科举制度的影响下,本来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的知识架构。这套知识体系以四书五经为核心,剩下的则归入小说一类。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国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西方的影响下,中国的知识体系几乎崩溃。最早,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思是在文化和制度上仍然用中国传统的那一套,在科学技术上则向西方学习。张之洞的这种说法,既割裂了“中学”和“西学”,同时也将西方的文化制度和科学技术一分为二。从此,中国人频繁地将知识体系切割对待,文言和白话、中医和西医、罗马符号和拼音汉字、繁体和简体,我们的文化被不断割裂。

    造成知识架构割裂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人类共有的。到了二十世纪,科学的研究越来越精深,每个领域越分越细,专业的壁垒越来越高,一个人往往只能在小的领域做到精通,对其他相关的学问就不太了解。

    在知识越来越零碎的今天,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就成了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这个知识体系,应该是既博大,又精深的,既对不同的领域都有所涉猎,又有自己的专长。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是先追求博大呢,还是先追求精深呢?胡适先生给了我们答案:用自己的专业学问作为中心,再逐渐接触与自己专业直接相关的,然后是间接相关的,最后是完全无关的。就像水面上的涟漪一样,以一个中心圆向外扩散,这样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既牢固,又有层次。

    以自己的专门学问作为中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我们阅读的支撑点。今天的我们处在一个庞大无比的知识森林里,如果没有专门的知识作参照,很容易被令人眼花缭乱的知识弄晕,迷失方向。

    那究竟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专门阅读呢?作者指出,我们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法。先选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挑选几十本和这个话题有关的书,再用我们刚才提到的“不求甚解”和“观其大略”的方法,筛选出最重要的几本书,用“熟读精思”的方法仔细阅读。读完这几本书,你对这个领域有了大概的了解,可以知道自己接下来该进一步读哪些书,设定一个时间表将它们读完。读完之后,最好想办法找这个领域的专家探讨一下,以检查自己的阅读成效。经过这么一种训练,你就懂得了自行专门阅读的方法,等于掌握了在知识森林里自己开路的能力,再不怕迷失方向了,可以尽情探索。

    有了自己的专门阅读后,就不用再纠结于要不要带着目的进行阅读这个问题。漫无目的的阅读,虽然有随心所欲的轻松愉快,但是得到的通常是不成体系的零碎片段,用处不大。不过,对于那些已经建立了专门阅读的人而言,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有了专门阅读作为知识体系的中心,新的知识碎片可以编进这个体系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掌握了自己开路的方法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知识森林了。这时既可以往前迈一步,也可以往旁边迈一步。往前迈,是在原先自己感兴趣的专门阅读领域继续钻研,去挑战那些你原本觉得复杂得超过自己的能力,所以没有触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觉吃力费劲,这种竭尽全力想去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也有点想逃避问题的状态,会让你的心智迅速成长。往旁边迈,是指探索一个和原来的专门阅读相关的领域。原本读经济学,现在可以学点法律和政治,原本学美术,可以再了解一些人类学和神话。这么做不只是获得了新知识这么简单,这些新知识能让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已有的专门阅读,从而获得不同的见解和感悟。

    咱们都很熟悉 “终身学习”这个词,郝明义先生说,这个词曾让他特别困惑。阅读就像饮食,人终身都要吃饭,自然也终身都要阅读学习,“终身学习”这种事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有什么好强调的吗?但是,“终身学习”这个词,在网络时代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般地阅读学习,还可以是像大学教育那样的专业学习。网络上有各个学科的教材,还有很多名校的公开课,这给了我们在学校之外学习的可能,是真正的终身学习。

    有了在知识森林里探索的能力,就可以进一步攀登了。作者指出,在阅读上,有七道阶梯:在第一层阶梯上,我们关心的是怎么让自己过得更好,所以会读一些职业、理财、励志、健康等方面的书;上升到第二个层次,我们关心怎么和所爱的人变得更好,会寻找心理、爱情、婚姻、亲子等书阅读;到了第三层阶梯,我们开始尝试欣赏抽象的美好,会读哲学、宗教和科学之类的书;进一步到第四层,就能够尝试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思考社会是怎么运行的,一个小的组织又是怎么运作的;这时你对人性和社会机制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就到了第五层阶梯,开始理解欣赏那些想法和你不同的人的思想,你不再狭隘地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而是以包容的心态,去发现不同的思想闪光点;这样就来到第六层阶梯,体会多元知识相互激荡的美好,不同的知识领域在你的脑中相互联系,交织成一张巨网,你可以在知识森林里随意漫步,举重若轻;最后,你成功登上了第七道阶梯,感受到宇宙的智慧之美,这种智慧超越了一切时代和人生。

    今天是一个知识被分割得越来越细碎的时代,要想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显得很必要。先找到自己的专门阅读,以此为中心,通过主题阅读的方法,逐渐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你的阅读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从最初的想让自己活得更好,到最后你已经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之美。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五个重点。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这本书的内容就聊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今天阅读危机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我们受到的教育没培养起我们阅读,另一方面我们误解了网络和阅读之间的关系,没有利用好网络。

    其次,我们说,让我们远离阅读的,不是网络,而是因为阅读变得太方便了,反而不被珍惜。而网络由于能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其实是有助于阅读的。只不过由于目前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

    第三,阅读可以分为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食阅读四种类型,好的读者应该将这四种类型搭配起来,不能局限在某种阅读类型之中。

    在第四部分,我们分享了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零碎的时间用来阅读一些篇幅较短的读物,留出一整块时间去阅读比较有体系的书,同时采用“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三种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还可以用主题阅读的方法快速掌握一个领域。

    最后,我们分享了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门阅读,再从专门阅读向外探索,利用主题阅读,逐步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与此同时,你的阅读层次也在提高,从一开始关心自己生活的美好,到最后能够欣赏宇宙的智慧之美。

    郝明义先生坦言,自己写这本书是受到了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启发,再结合自己多年的出版阅读经验。因此这两本书的思想一脉相承,比如针对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提倡主题阅读。这两本书也让人想起,市面上还有很多截然不同的讲读书方法论的书,关心的不是提高阅读效率,而是加快阅读速度。这与当前很多人生活繁忙,心态焦虑有关。可是这类阅读技巧往往是读得快忘得也快,重复地抓起沙子,越抓越焦虑。反倒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和《越读者》这类书,踏踏实实地通过掌握阅读的原理、重视阅读效率,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大巧若拙,进步更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到|每天听本书|《越读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rw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