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得到文章分享
得到|每天听本书|《干法》

得到|每天听本书|《干法》

作者: 生如夏花绚烂璀璨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07:01 被阅读12次
    音频链接:得到|每天听本书
    得到App
    音频文稿:
    《干法》

    关于作者

    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他白手起家,创办了京瓷和 KDDI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78岁高龄时又临危受命,担任日本航空领导人,用仅仅一年就将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扭亏为盈,并创造了历史最高利润,成为业内传奇。

    关于本书

    本书是稻盛和夫对自己长达50多年的工作心得的总结,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稻盛和夫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揭示工作对于人生的根本价值。他相信,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工作观,就不可能过好这一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追求成功与幸福的人,都应该首先理解工作的真正意义,学习正确的“干法”。

    核心内容

    一、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磨炼灵魂,提升心志,掌握人生的主导权。
    二、在精神上,要爱上你的工作,对成功有强烈的渴望。
    三、在行动上,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力求做到完美。

    《干法》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干法》,是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里,稻盛和夫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工作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才能够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稻盛和夫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他在序言里说,写这本书是出于对当下日本社会的深刻担忧。二战后,日本通过艰苦努力快速崛起为经济强国,然而,养尊处优的日本年轻一代,却正在丧失至关重要的工作价值观。他们要么把工作当成苦役,想方设法逃避工作,宁可当啃老族、御宅族;要么追求一夜暴富,捞一把就走,年纪轻轻就要退休去享受生活。当然了,这种现象不是日本独有,在有些国家也同样存在。

    稻盛和夫认为,正是这些错误的工作观,导致了日本国力的下降,有“国将不国”的危险;更要命的是,这会让年轻一代丧失生活方向,感觉人生无意义。所以,他要通过这本书来揭示工作对于人生的根本价值。我们每一个追求成功与幸福的人,都应该首先理解工作的真正意义,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学习正确的“干法”。

    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他白手起家,创办了京瓷和 KDDI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78岁高龄又临危受命,担任日本航空领导人,用仅仅一年就将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扭亏为盈,并创造了历史最高利润,成为业内传奇。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给你详细说明什么才是稻盛和夫认为的正确的工作观:

    第一,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磨炼灵魂,提升心志,掌握人生的主导权;

    第二,在精神上,要爱上你的工作,对成功有强烈的渴望;

    第三,在行动上,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力求做到完美。

    第一部分

    下面我们就先来说第一点,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磨炼灵魂,提升心志,掌握人生的主导权。

    在书的一开篇,稻盛和夫就向我们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人为什么要工作?

    对这个问题,我们会说,这还用问吗,工作当然是为了赚钱,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这当然没错,但如果把赚钱当成工作的唯一目的,我们就难免得出这样的结论:最理想的工作当然是干得少拿得多,轻轻松松发大财,如果能什么都不干,躺着挣钱更好。换句话说,工作是一种为了挣钱而不得不承受的苦役,越少越好。这是现代社会普遍持有的一种工作观。

    稻盛和夫认为,现代社会这种“劳动即苦役”的观点,来自西方基督教世界观。在圣经故事里,亚当和夏娃原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不需要劳动,饿了可以随便摘果子吃,但因为他们犯了错,必须劳动才能换吃的。也就是说,人本来可以不劳而获,只是为了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这就不难理解,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观念认为工作时间越少越好,而工作报酬越多越好。

    但是在日本,原本存在着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劳动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劳动是一种高贵的行为,对劳动精益求精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最典型的就是近年来人人都在谈的工匠精神。

    说起工匠精神,我们头脑里大概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典型形象:一个七八十岁的日本老头子,一辈子只专注于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但是他却拥有一种极大的精神感召力,能赢得整个社会的尊重。比如著名的寿司师傅小野二郎,一辈子做寿司,90岁高龄还工作在第一线,被尊为“寿司之神”,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在本书中,稻盛和夫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一位70多岁的木工师傅,一辈子都在修建神社。这位木工师傅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稻盛和夫听了之后深受感动,他问到,这位木工师傅只是小学毕业,为什么能说出如此动人心魄的话语,具备如此深沉厚重的人格?

    稻盛和夫举的另一个例子,是他非常推崇的农村实践家二宫尊德。二宫尊德出生于贫困农家,没有学问,就靠着从早到晚、披星戴月地在田间精耕细作,最终把荒地变成良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造福一方百姓。后来,二宫尊德被德川幕府启用,与诸侯们一起被邀请到将军府中。二宫尊德并没有学习过上层社会的礼法,但是在将军面前,他的言谈举止却自然流露出高贵和威严。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稻盛和夫举这两个例子是要说明,这就是工作对于人的根本意义:它能够陶冶人格、磨砺心志,让灵魂变得更崇高、更美好。而这就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在稻盛和夫看来,人生就是一场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旅程,只要我们在死亡的时候拥有比出生时更加高贵的灵魂,人生就达到了目的。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不必隐居深山,也不必参禅悟道,而只需要二宫尊德那种“田间的精进”——也就是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投入每一天的日常工作,这就是最尊贵的修行。

    所以,那些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自己工作的人,自然就成为了人格厚重、灵魂高贵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就是人生精进的道场,人只有通过工作才能实现人生的根本目的。

    稻盛和夫的原话是,在人的所有活动中,“工作是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不仅如此,稻盛和夫还相信,工作除了让人变得更加高贵,还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强大。通过极度认真的工作,我们能够获得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扭转命运、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我们常常感叹,人生充满了挫折与苦难,在无情的命运面前,我们除了自怜自艾、默默承受,还可以做什么呢?人的命究竟是天注定,还是可以被自己改变的呢?对此,稻盛和夫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稻盛和夫在青少年时期特别倒霉,干什么都不顺利,可以说是厄运连连。先是初中升学考试落榜,接着又染上肺结核,那时候肺结核是不治之症,他差点挂掉,这时家里的房子又在二战中被烧成废墟。后来考大学,第一志愿没考上,只进了一所地方大学。大学毕业时遇上经济萧条,就业形势不好,他又没有背景和门路,多次求职应试都不中。走投无路之下,他差点投奔了黑社会。后来好不容易靠老师托关系,稻盛和夫才进了一家生产绝缘瓷器的小型家族企业。

    但他进去之后发现,这家企业其实已经破败不堪、濒临倒闭,经营家族内讧不断,上班第一个月就被拖欠了工资。他去公司旁边的小店买东西,店主同情地对他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待在这样的破企业,连老婆都找不到啊!”可以想见,当时稻盛和夫的心肯定是拔凉拔凉的。

    尤其是,还有几个大学生跟稻盛和夫一起加入这家公司,他们一见面就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不到一年时间都辞职走了。在这种氛围之下,稻盛和夫更无心工作,想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一走了之。他还真考上了,但是入学需要户口簿复印件,他写信让在老家的哥哥寄过来,却迟迟没有收到,结果错过了开学日期。后来他才知道,是哥哥故意不给他寄,哥哥气愤地说:“家里节衣缩食把你送进大学,多亏老师介绍才进了京都的公司,结果你不到半年就忍不住要辞职。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就这样,稻盛和夫一个人留在了这家破败的公司,无处可去。那一年,他23岁。想想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

    当命运把稻盛和夫逼到了墙角,让他退无可退,他发现自己只剩下唯一一个选择,那就是改变心态、停止抱怨,以积极的态度全力以赴,极度认真地工作。正是这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成为稻盛和夫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稻盛和夫的工作任务是研发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不分昼夜地做试验;同时,埋头苦读业内最新发表的英文期刊和专业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一开始,他好像是在赌气似地拼命工作,但是渐渐地,随着他一次次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一个个研究成果,他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真的爱上了这份工作。接下来,命运奇迹般地改变了方向,稻盛和夫的人生进入了开挂模式:在实验条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自主合成了一种叫镁橄榄石的新型陶瓷材料,打破了当时美国通用电气对这种材料的垄断,成为轰动业内的一件大事;接着,他又利用这种材料开发出了一种 U 字型绝缘体,公司靠这个产品接到了大量订单,起死回生,稻盛和夫成为全公司的英雄人物;4年之后,也就是在稻盛和夫27岁那年,他创办了京瓷公司,10年之后上市,后来进入了世界500强。

    对于这一连串不可思议的逆袭,稻盛和夫并没有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是把它归功于运气。当然,这种运气不是随随便便来的,必须通过极度认真的工作才能换来。只要拼命工作,你就可以不再畏惧命运,不再畏惧困难与挫折,因为所有的挫折都可以变为成功的基础。这就是工作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它能够让我们扭转命运,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导权。

    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重点,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磨炼灵魂,提升心志,掌握人生的主导权。

    工作就是人生精进的道场,那些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自己工作的人,都是人格厚重、灵魂高贵的人;

    同时,极度认真的工作可以赋予我们巨大力量,让我们能够扭转命运,掌握人生的主导权。

    第二部分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极度认真的工作呢?可以从精神和行动两方面来看。

    在精神上,要爱上你的工作,对成功有强烈的渴望;

    在行动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力求做到完美。

    下面我们就先来说精神层面。

    稻盛和夫23岁参加工作,到80岁时仍然在经营企业,50多年来一心全扑在工作上。很多人不理解,就问老先生:“你为什么要这么拼?”老先生回答说:“因为我通过努力,让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这话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为什么是“通过努力才喜欢”呢?

    都说最好的工作就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只有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够拥有持久的动力,但问题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或者即使知道,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一时无法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还有人历经千辛万苦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却发现实际的工作内容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所以说,一个人能够从事自己一开始就喜欢的工作,其实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人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干起。那怎么办呢?有些人以不喜欢这份工作为理由,消极怠工、牢骚满腹,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

    稻盛和夫就说,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人生态度,只会白白浪费掉自己的才华和机会。必须要积极转变心态,想方设法使自己爱上手头这份工作,将它变成自己的“天职”。对此,稻盛和夫说:“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你看稻盛和夫自己,大学学的是当时很热门的有机化学,但毕业时偶然进了一家生产绝缘瓷器的公司,从事的是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公司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实验设备,也没有上司和前辈的指点,连研究资料都要自己掏钱去订阅。

    这种情形之下,要如何爱上自己的工作呢?秘密就在于投入后的正反馈。

    不管喜不喜欢,先一心一意埋头苦干,自然就会做出成果;有了成果,自然就会得到肯定和好评;有了肯定和好评,自然就会更有动力和信心投入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份工作。这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通过努力喜欢上自己工作”的含义。

    一旦你爱上自己的工作,甚至是迷恋工作,在别人看来再苦再累的活儿,你都觉得不是事儿,反而乐在其中。爱上工作的人会想方设法把工作干好,他们永远不会被动地等待领导来布置工作,而是自动自发地、创造性地展开工作,稻盛和夫把这样的人称为“自燃型”的人。

    自燃型的人充满能量,就像漩涡,可以把周围的人带动起来一起转动,这是最好的员工。其次,是“可燃型”的员工,他可以被自燃型的人点着,跟着他一起燃烧。最差的是“不燃型”的员工,这类人内心冷漠,充满负能量,不但不能燃烧,还喜欢给周围的人泼冷水。团队里只要有一个这样的人,就会让整个团队的士气受到影响。

    总之,我们要千方百计让自己爱上自己的工作,成为自燃型员工;同时,我们还必须具备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望。

    我们都听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想”,并不是指那种可有可无的随便想想、做做白日梦,而是日思夜想、朝思暮想,整个人都沉浸在其中的痴迷状态。只有达到这种强度的目标和愿望,才能够渗透到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进而激发出内在的强大力量。

    说到这里,稻盛和夫在书里讲了一件令他受用一生的事情。他年轻时去听过一次讲座,主讲人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演讲主题是关于“水库式经营理念”

    这是指,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企业要尽量做好储备,“高筑墙、广积粮”,就像水库蓄水一样,这样等到经济萧条时期,就可开闸放水,渡过难关。

    当时在场听讲座的企业家很多,有人举手提问说:松下先生,您讲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问题是要怎样才能让经营有余裕,来修建“水库”呢?光是这么想,而没有具体方法,不是等于白说吗?听到这个问题,松下先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似乎是答非所问、自言自语地说道:“不,你不想可不行啊。”

    这个回答让全场听众很是失望,而稻盛和夫却说,这句话给了他极大的冲击,就像被电流击中了一样。那一刻,他领悟到了松下先生的意思:要修建企业的“水库”,方法千差万别、因人而异,无法具体传授,但只要敢于去想,抱有非做到不可的决心,拥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就一定能够找出实现的方法。

    修建“水库”是这样,经营企业、经营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稻盛和夫说,这是他领悟到的贯穿一生的真理。他发现一些能力和努力程度都差不多的人,有的事业很成功,有的却表现平平,差距到底在哪里呢?他认为,差距就在于他们所持有的愿望在高度、深度、热度上的不同,那些对成功抱有强烈渴望的人毫无疑问会更成功。

    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二个重点:

    在精神上,要爱上你的工作,对成功有强烈的渴望。

    很少有人能碰到自己天生感兴趣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努力,在正反馈循环中爱上自己的工作,成为自燃型员工,同时,要抱有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望。

    第三部分

    说完了对待工作的精神层面,我们再来说行动层面。在行动上,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力求做到完美。

    谁都知道工作应该努力,但问题是,要努力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可能会说我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了,但这在稻盛和夫看来,是不够的。

    努力程度不应该和自己比,而要和别人比,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而是要付出不比别人少的努力,甚至于超过别人几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不管你已经付出了多大努力,都总有再努力、再提升的空间,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稻盛和夫相信,面对困难,当你以为自己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想尽了所有办法,实在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不得不放弃的时候,这并不是事情的终点,而不过是重新开始的起点。这时候,要重新集结斗志、积蓄力量,回到原点再次出发。

    书里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京瓷接到了一批来自 IBM 的大订单,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必须抓住。但是 IBM 对产品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光是规格说明就有厚厚一本,要求的尺寸精度也比普通水平高出了一个数量级,当时京瓷连测量这种精度的仪器都没有。

    面对重重困难,稻盛和夫投入了可以调动的所有技术和资金,带领团队日以继夜工作,终于做出了产品。谁知道,首批20万件产品被 IBM 全部判定为不合格,退回重做。京瓷不但在资金上遭受重大损失,员工士气也被极大挫伤。负责研发的技术人员极度沮丧地站在烧制陶瓷的炉具前面,茫然无措,泪流满面。他说:“我们的努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实在是无计可施了。”

    稻盛和夫看着他说:“你向神灵祈祷了吗?”技术人员一愣,过了一会儿忽然点头:“我明白了,让我们从头开始,再努力试试!”稻盛和夫的话不是要传播迷信,他其实是在问,你确定真的已经“尽人事”、用尽所有能量和智慧了吗?只有当你真正拼尽了全力,才有资格祈求神灵出手相助。后来,研发人员再次投入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做出了完全符合要求的高质量产品,为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利润和声誉。

    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具备无限的可能性,只要肯付出超出别人的努力,就能够将今天的不可能变为明天的现实。

    事实上,稻盛和夫就经常故意通过“轻率的承诺”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所谓轻率的承诺,是指做出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承诺。看上去有点不负责任,但稻盛和夫认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当下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未来就做不到。

    比如创业之初,京瓷无法和大企业直接竞争,只能拿到一些大企业不愿意做、技术难度极高的风险项目,但是以京瓷当时的技术条件,根本就不具备承接这些项目的能力,每当这时,稻盛和夫绝不会说“我试试”,或者坦白承认“以现有条件做不到”,而是斩钉截铁、拍着胸脯向对方保证“一定能做到”,往往令手下目瞪口呆。

    而一旦做出承诺,就只能背水一战,结果是全体员工上下齐心、日夜奋战,最终将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这就是稻盛和夫对轻率承诺的巧妙运用。

    稻盛和夫还说,除了要付出超过别人的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还要更进一步,力求做到完美。完美和最佳不一样,最佳是相对的,而完美是绝对的。一个产品可能已经做到了最佳,但仍然不够完美,这时候就不能停止努力,直到生产出完美的产品为止。

    稻盛和夫认为,完美的产品不仅仅是内在性能要完美,而且外表也要完美无瑕,看上去就让人心怀敬畏,甚至不敢用手去触摸,好像会划破手一样。不过,京瓷的技术人员一开始却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有一次,一位工程师经过好几个月的辛苦努力,才开发出了一件新产品,内在性能非常好,但是,稻盛和夫只接过来看了一眼,就冷冷地说不行,因为它看上去颜色灰暗,显得不纯净。工程师当场就火了,反驳说:“社长也是技术出身的,希望你做出合理评价,颜色不鲜亮和产品的性能毫无关系。”

    但是稻盛和夫坚持认为,性能优秀的产品,外表也必须赏心悦目,因为产品的外观就是最外显的品质,因此,这件产品不合格,必须打回重做。无奈之下,这位工程师只好从头开始,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拿出了稻盛和夫心目中完美无暇的产品——纯白、鲜亮、会划破手的产品。追求完美,也成为了京瓷员工所共同持有的信念。

    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三个重点:

    在行动上,要付出超过任何人的努力,力求做到完美。

    在看上去无计可施的时候,不能轻言放弃,而要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同时,还要更进一步,坚持完美主义,做出无论从性能上还是外表上都完美无瑕、好像会划破手的产品。

    总结

    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给你讲到这,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为你分享的内容。

    第一,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磨炼灵魂、提升心志,掌握人生的主导权。

    工作就是人生精进的道场,那些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自己工作的人,都是人格厚重、灵魂高贵的人;同时,极度认真的工作可以赋予我们巨大力量,让我们能够扭转命运,掌握人生的主导权。

    第二,在精神上,要爱上你的工作,对成功有强烈的渴望。

    很少有人能碰到自己天生感兴趣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努力,在正反馈循环中爱上自己的工作,成为自燃型员工;同时,要抱有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望。

    第三,在行动上,要付出超过任何人的努力,力求做到完美。

    在看起来没办法的时候,不能轻言放弃,而要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同时,还要更进一步,坚持完美主义,做出无论从性能上还是外表上都完美无瑕的产品。

    《干法》这本书是稻盛和夫对自己长达50多年的工作心得的总结,探讨的是正确的工作态度;除了这本书,他还写过一本影响力更大的书,叫做《活法》,探讨的是正确的人生态度,每天听本书栏目也解读过这本书,你可以把这两本书对照着来听。

    在稻盛和夫看来,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人,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也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事业和人生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走得顺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到|每天听本书|《干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vy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