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夜很深。
猫宝在我腿上的盖毯内已酣睡两个多小时。几上喝剩的半杯咖啡早已凉透,然后顺理成章布施给了鬼道众生。
我喜欢极了这夜晚的宁静,似乎可以将无声听闻出清丽动人。如一枚含羞的新茶,于沸水的洗礼,美丽的裙裾层层舒展开来。
余下的半本《向着光明》正是如此熬着夜翻阅完毕。还意犹未尽,似乎触到了心底柔软的一片,不忍立马放下,想再温存一会儿,待到余味散尽,才有心力抱起另一本啃读。这种读一本书后难舍难弃的心疼好像从没有发生过,兴许正是名人传记的魅力,以及作者真挚情感的和盘托出,深深感染到了读者。
太宰治写给静子,女儿的证明,骨肉相连的情 给予生命,无赖般伟大的父亲合上书本,无有睡意,若能于微光下沉睡的马路边散个步倒也非常乐意,不过我从未尝试那么晚还出门,若非有人命关天事,这个时段出门的人大抵心怀怪胎或鬼胎。
平日傍晚有闲,我更喜欢一个人散步,不太喜欢人陪。无人打扰我随想的步履,思绪蔓延开来,好多灵感都是在这一路成型。耳畔有风声,头顶无星空,我会故意绕进一个村,放慢脚步,打量一季季的绿色蔬果,高大的树木裸露着枝干,粉墙黛瓦,掩映其后,灰色的水泥路从村口缓缓蜿蜒进幽深的村庄,橘色的路灯下,一幅充满乡愁的油画。每每路过我都想哪个白日来好好看她画她,可惜到今日都未成行。回来的路边不忘拉一小撮嫩草揣入衣兜,带给家里的猫宝。
我从来认为难懂的诗句可以毫无破绽隐藏我们的心事,辛酸的或欣喜的,只写给自己或那个懂的人。写下来不失为一种排解忧绪或创造艺术的方式。从未理解小说原来也可以,甚至能更透彻地表达,然并非人人能吃透小说人物的角色安排,一个眼神一件衣物一席对话的深意铺陈,作者如同一位高明的导演,能把握好前前后后里里外外,还能于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原型。此次随意网购太宰的《人间失格》到有意订购其女治子的《走向光明》,我的心被攫住。
我的猫宝能得心应手编写小说的是真正的大家,这是我最为深刻的读后感。而太宰是位数不多真正为小说祭献生命的作者,那走火入魔遵从自己宿命的艺术行为,实在恐怖,不可学。为何会发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之悲叹。我多想在他痛苦反复一心求死的时候能遇见中国的儒释道精神,年轻的生命完全可以不用阻断生路来烘托杰出的作品。
也许,艺术如人心,千人千面。一样了,也便平庸了。但请相信纯洁不会被污染。
2019.3.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