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这是白居易梦见自己的转世之后写下的。古代人一般认为,人在做梦的时候魂魄会离开身体出去游玩,醒了之后再回归身体。有时候在梦境中见到的事情,很有可能是魂魄出去游玩时所见,因此也常常会发生一种情况,就是某地你其实从未到过,但你梦到过自己来这里,或者你梦到过发生的事、遇见的人。相信现在也有很多人有这种经历,当然包括笔者自己,否则我就没必要在这里码字了。
见身外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经历,其实我根本无从理解。但是有时候我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似乎我真的能明白为什么要见身外身。
举个例子,有件事之前纠缠我很久,一直想不开,即便到现在,也只能是“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的状态,那么我待要如何呢?其实我不必如何,因为只需想一点,这件事是否真的对产生影响,影响是什么。
能想到这里,其实也就释然了。因为首先任何事对“我”都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除了生死。
其次,世间本就没有我,有何来什么事对我有影响呢?所谓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那么如果有“人”会被这件事影响,那是谁呢?还是我,这个我是谁呢?是真的我吗?也许这里就可以说是我的身外身了。我在想到这件事“其实对我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时,其实就是在开导我的身外身——或者我以自己身为身的身份来开到我自己。我还是我,我见身外身。当然,此身外身,非彼之身外身而已。
如果遇到一件纠结纠缠的世俗之事,菩萨会怎么做?
有人笑了,菩萨会遇到这样的事吗?我想应该大概率会的。菩萨是什么人?他会上班、开会、领工钱吗?其实菩萨就在你我身边,所以佛教讲善待身边人,就是敬佛,就是这个意思。菩萨不会在凡人面前现出神通,也不会以你所以为的形象出现,因为那就背离了菩萨的本意,觉悟的有情众生。菩萨到世间来是因为悲悯众生,而菩萨唯一的目标,是饶益有情,也就是帮助有情众生。
不过这跟见身外身有什么关系呢?我想说,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到了无我境界的人见身外身,不就是离苦得乐,不就是证得阿罗汉果了么。如此若是再行菩萨道去饶益有情,便是菩萨了。
总觉得这个意思不能尽数讲明白,自己反复看了几遍,也改了即便,但就是没法把心中所悟所感全都写明白,可能这就是修为不够,不能深入浅出吧。
最后说一个在网上看到的摩诃男的故事。他是古印度甘露饭王之子。当流离王来攻伐的时候,大肆屠杀,摩诃男找到流离王说,我让一个人沉在水底,等他浮出水面的时候,你们可以随意杀人,但他尚未浮出时,请你们允许大家逃走。流离王答应了。结果那个人一直没浮出水面,原来摩诃男把那人的头发系在水底树根上了,直到他死亡身体也无法浮上来。最后发现,这个投水自尽的人正是摩诃男自己。
摩诃男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是以一个身外身的视角来看自己看其他人的,他不会自己马上就要自尽而难过害怕,反而是从容不迫地实施了整个计划。这恐怕就是“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了吧。可见,见身外身还有这另外一曾意思在里面。
说了这么多,大多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其实于佛理一途我实在是连皮毛都不能叫略懂,只是在修行门外徘徊不得其门而入,所以以上言论实属一点游丝,难堪大雅之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