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我国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象征,就全世界而言也是一种广泛的沟通与交流的工具,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贸易和跨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我国酒文化也到了国际化传播和走入国际市场的阶段。但中西方酒文化之间差异巨大,在各方面几乎都存在天壤之别,酒链联盟让我们对比一下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吧!
比如起源方面,中国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杜康造酒说;而西方则把酒解释为神造的产物:古埃及人认为冥王奥西里斯(Osiris)是酒的发明者,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是葡萄酒之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认为是他把酒带到人间来的。
酿酒原料方面,中国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造酒,而西方则以水果为主发酵酿酒。时间一久,人们对于酒的选择形成了一种偏好。自然地理环境加上社会文化的传承,共同促成了中西方人们对酒的不同选择。
1、饮酒方式上,中国人主张每次只饮一种酒,认为几种酒同时下肚后酒力不易发散,容易喝醉伤身。西方人喝酒则完全相反,讲究吃一道菜换一种酒,什么菜配什么酒。此外饭前要喝开胃酒,餐后还要喝鸡尾酒或威士忌、白兰地一类的蒸馏酒。
2、饮酒风格上台湾学者柏杨先生在《酒的诱惑》中说的好:“因国情不同,喝酒的文化也各异。中国人喝酒崇拜的是浅斟低唱,故叫饮酒而不叫喝酒。饮者,慢慢从牙齿舌尖滑进咽喉,而喝者大口大口往肚子里猛灌之谓。”这段话可谓中西方饮酒方式差别的概括了。
3、解酒方法上,大家的想象力也颇为不同,中国以茶和中药解酒,西方则有鸡尾酒醒酒法、洗桑拿醒酒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由此可见,中国和西方各国的酒文化差异不仅是品种和口味的差异,还有品酒方式与场合环境的选择。避免文化之间带来的尴尬,在差异中享受不同风情,品味美酒,谈天说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