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静心打卡D2/R73(每轮7天·第73轮第2天/总第503天),动态静心*无边无际静心+苏菲旋转打卡完成✅,暨简书码文打卡D1163天。➡️
本周晨会前的《道德经》有感文字复盘如下——
第七十七章 天道人道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
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弓弦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满一些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因此,有道的人有所作为而不子持功高,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表现出自己的贤能。
【王弼《道德经注》】
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
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
如惟无身无私乎?
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
谁能处盈而全虚,损有以补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其道也。
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贤,以均天下。
与天地具备相同的品质,就能像天那样具备宽容、广泛接纳的品质。
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局限,没法变成都一样的。
只有轻视自身、没有私欲才能做到这样吧?
回到自己自然形成的状态,然后才能具备天地所具备的品质。
能够做到在圆满的状态还能顾及、填补空虚的事物,使多余的减损,不足的增加的;能够与光芒和谐,与尘土混同,影响广大而平均的,只有道。
所以圣人不显示自己的贤能,是为了让天下平均,而不是以自己的突出打破这种均衡。
【苏辙《老子解》】
张弓上筋,弛弓上角,故以况天之抑高举下。
天无私故均,人多私故不均。
有道者,赡足万物而不辞。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非有道者无以堪此。
为而恃,成而处,则贤见于世。
贤见于世,则是以有余自奉也。
上了弦的弓送给别人时要把弓弦朝上,没有上弦的弓送给别人时要把木质部分的弓角朝上,老子以此来比喻天压制高的事物,提举低的事物。
天没有私欲所以能够对万物一视同仁,人的私欲多,所以有所偏向。
有道的人,养育万物不辞辛劳。为别人做得越多,自己拥有的就越多;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没有道的人没法做到。
有了作为就以此自傲,有了成果就想利用它带来的好处,贤能就展示在世人面前了。贤能展现出来了,就是以自己的丰足、专长来侍奉自己。
我是水沐,本章讲【天道|人道】两者之间的差别,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反之。
所以,何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都说这世间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换句话说【成事】之艰难,同样是多因一果的偶然,我们无法戒免意外,至少还可提升概率,扩大赢面。
古贤有言: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如此,再次回到《道德经》·德篇的学习和应用——
回到圣人成功后不居其功,是以效法天道的法则,用自己的有余补天下的不足。
话说这难得不是我们努力学习的目标吗?!既然我们需要成为承载【爱且丰盛】的管道,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是自正的上梁,我更是不熄的微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