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日更好文
读《太平广记选》之苗夫人

读《太平广记选》之苗夫人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3-02-27 19:40 被阅读0次

张延赏累代台铉,每宴宾客,选子婿,莫有入意者。其妻苗氏,太宰苗晋卿之女也。夫人有鉴,甚别英锐,特选韦皋秀才曰:“此人之贵,无以比俦。”既以女妻之。不二三岁,以韦郎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张公稍悔之,至不齿礼。一门婢仆,渐见轻怠,唯苗氏待之常厚。其于众多视之(明钞本作“其余贱视之”),悒怏而不能制遏也。张氏垂泣而言曰:“韦郎七尺之躯,学兼文武,岂有沉滞儿家,为尊卑见诮?良时胜境,何忍虚掷乎?”韦乃告辞东游。妻罄妆奁赠送。延赏喜其往也,赆以七驮物。每之一驿,则附递一驮而还。行经七驿,所送之物尽归之矣。其所有者,清河氏所赠妆奁及布囊书策而已。延赏莫之测也。

后权陇右军事,会德宗行幸奉天,西面之功,独居其上。圣驾旋复之日,自金吾持节西川,以代延赏。乃改易姓名,以韦作韩,以皋作翱,莫敢言也。至天回驿,去府城三十里,有人特报延赏曰:“替相公者,金吾韦皋将军,非韩翱也。”苗夫人曰:“若是韦皋,必韦郎也。”延赏笑曰:“天下同姓名者何限,彼韦生,应已委弃沟壑,岂能乘吾位乎?妇女之言,不足云尔。”苗夫人又曰:“韦郎比虽贫贱,气凌霄汉,每以相公所谈,未尝一言屈媚,因而见尤,成事立功,必此人也!”来早入州,方知不误。延赏忧惧,莫敢瞻视,曰:“吾不识人。”西门而出。

凡是旧时婢仆,曾无礼者,悉遭韦公棒杀,投于蜀江。独苗氏夫人无愧于韦郎,贤哉乎!贤哉乎!韦公侍奉外姑,过于布素之时。海内贵门,不敢忽于贫贱之婿。所以郭园诗曰:“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张延赏家几代人都是朝廷股肱之臣,他多次宴请宾客,想从中挑选女婿,都没发现有中意的人。延赏妻子苗氏,是吏部尚书苗晋卿的女儿。苗夫人有识人之明,能准确识别英才俊杰,她相中了秀才韦皋,说:“此人将来贵盛无比,谁也比不上他。”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不过两三年,因韦皋性格高远豁达,不拘小节,延赏就有些后悔招他做女婿,发展到后来渐渐不愿理睬他的程度。家中的婢仆,也跟着轻视怠慢韦皋,只有苗夫人还是如常厚待他,其他人都不待见他,韦皋郁郁不乐,怒气无法抑制。韦妻张氏哭着对他说:“韦郎你七尺大好男儿,文武双全,哪有长期埋没在妻家,为上下人等所轻贱嘲笑的?如此大有作为的时候,怎能忍心虚度呢?”

韦皋就告别张家,出门向东游历(张延赏镇蜀为西川节度使,韦皋东游,实为去长安之意),韦妻将嫁妆全部送给他做盘缠。延赏对韦皋离去也很高兴,送给他七驮的礼物(七匹马驮着的东西)。韦皋每到一个驿站,就将一驮礼物寄回张府。经过七个驿站,就把延赏所送的礼物全部寄回去了。他所带着的,只有妻子张氏(清河是张氏的郡望,故以清河代指韦妻张氏)所赠送的嫁妆和布囊书籍而已。张延赏也不知道韦皋是何用意。

韦皋后来负责陇右的军事时,正赶上朱泚叛乱,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韦皋据守陇州,增援奉天,在平定叛乱中立了首功。皇帝回驾长安后,韦皋从金吾卫大将军调任西川节度使,代替岳父张延赏镇蜀。他就改换了姓名,自称韩翱,谁也不敢泄露这件事。直到他到了天回驿(传说安史之乱中玄宗幸蜀,至此回驾而返京,故得名天回驿),离成都只有三十里了,才有人特地跑去向张延赏报信,说:“来代替您职位的,是金吾卫大将军韦皋,不是韩翱。”

苗夫人说:“如果他叫韦皋,就一定是女婿韦郎。”延赏笑着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那个韦郎,可能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又怎么能来接替我的职位呢?妇人之言,不值得搭理。”苗夫人又说:“韦郎当年虽然贫贱,但志向高远,每次和您交谈时,从不曾有一句阿谀谄媚之言,所以受你责怪。但能成大事立大功者,一定非他莫属!”第二天一早,韦皋进入成都,张延赏才知道果然是他女婿。延赏担忧害怕,说:“我不能辨识人才!”不好意思见韦皋,就从西门出城以避开他。

韦皋进节度府后,凡是以前曾对他无礼的婢仆,都被杖杀并沉尸蜀江(应该就是成都的锦江)。只有苗夫人无愧于韦皋,苗夫人真是贤明啊,真是贤明啊!韦皋侍奉自己的岳母,比当年布衣之时更孝顺。(此处有些不解之处,张延赏离职之时,为何会将婢仆甚至夫人都留在成都?他是奉召高升,入京任宰相,又不是被朝廷追捕的逃犯。)

因韦皋之事,从此天下的豪门大族,都不敢轻视自家的贫贱女婿。所以郭园作了一首诗说:“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诗大意为:孔子周游列国,去了东周又去秦国,过去的贤人不是也有很多出身贫贱的么?很惊讶当时的张延赏,竟然没看出韦皋会有大贵之时(其实孔子没去过秦国)。)

《云溪友议》,是范摅所撰,摅自称五云溪人,故用以名书。书中所记,皆为中唐以后的杂事,均为真实历史人物,虽其记事失于考证,后人多讥讽其错谬不当,但也可借以禆补正史之不足。范摅,两唐书无传,《唐书·艺文志》注称他为咸通时人(唐懿宗李漼年号,860-874年),又五云溪是绍兴若耶溪的别名,故他可能是越州人。

《苗夫人》出自《云溪友议》,载于《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知人”类。故事讲了张延赏和他女婿韦皋之间的故事。张延赏世代高官,本人也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韦皋能成为他女婿,出身绝非普通。事实上,韦家也是名门高族,当时有谚语:“城南韦杜,离天尺五。”,此处的城,指京城长安。韦皋能在离开张家孤身入京的情况下,十来年就累官至陇州行营留后,执掌陇右军事,风云际会,又在平定朱泚之乱中立下大功而被封金吾大将军,然后入蜀代其岳父之职,确有过人才干,但相信也与其韦家子弟的背景有关。

张延赏与韦皋为翁婿,这也反映了唐代官僚世家,其内部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张延赏离川入京任宰相,女婿来接替其位置,很难说韦皋入蜀后面没有张延赏的举荐之功。故本文的故事,作为名人逸事趣闻则可,如果将其当作史实就有些天真了。

相关文章

  • 读《太平广记选》之太阴夫人

    卢杞少时,穷居东都,于废宅内赁舍。邻有麻氏妪孤独。杞遇暴疾卧月余,麻婆来作羹粥。疾愈后,晚从外归,见金犊车子在麻婆...

  • 读《太平广记选》之苏无名

    《苏无名》亦出自《纪闻》,录于《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一,“精察”类。苏无名的故事很出名,大意如下: 天后(当时已经...

  • 读《太平广记选》之李君

    江陵副使李君,尝自洛赴进士举,至华阴,见白衣人在店。李君与语,围炉饮啜甚洽。同行至昭应,曰:“某隐居,饮西岳。甚荷...

  • 读《太平广记选》之宁王

    宁王尝猎于雩县界,搜林,忽见草中一柜,扃钥甚固。命发视之,乃一少女也,询其所自,女言:“姓莫氏,父亦曾仕。昨夜遇一...

  • 读《太平广记选》之申屠澄

    申屠澄者,贞元九年,自布衣调补汉州什邡尉。之官,至真符县东十里许遇大风雪,马不能进。路旁茅僖有烟火甚温煦,澄往就之...

  • 读《太平广记选》之韦皋

    唐西川节度使韦皋,少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已习二经,虽兄呼于韦,而恭事之礼如父也。荆宝有小青衣曰...

  • 读《太平广记选》之刁俊朝

    安康伶人刁俊朝,其妻巴妪项瘿者。初微若鸡卵,渐巨如三四升缶盎。积五年,大如数斛之鼎,重不能行,其中有琴瑟笙磬埙箎之...

  • 读《太平广记选》之马待封

    《马待封》同样出自《纪闻》,收录于《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六,“伎巧”类。其文内容如下: 开元初年修理皇帝的车舆和仪...

  • 读《太平广记选》之汝阴人

    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常牵黄犬,逐兽荒涧中。倦,息大树下,树高百余尺,大数十...

  • 读《太平广记选》(一)前言

    家里有一套齐鲁书社1980年出版,1983年第二次印刷的《太平广记选》,很早以前读过。现在再读,似乎感受更深。 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太平广记选》之苗夫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ck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