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剽悍晨读简书电影
晨读感悟:《黄石的孩子》——战火中的活法和干法

晨读感悟:《黄石的孩子》——战火中的活法和干法

作者: 依然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06:22 被阅读47次
    大爱无疆

    今天看了2008年上映的美国影片《黄石的孩子》,该片改编自英国记者乔治·何克  (George Hogg) 的事迹。

    乔治·何克是英国人,1915年生。从牛津大学毕业之后,前往美国,之后就随姑姑去了日本,当时日本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侵华战争。而在日本,他发现平民百姓对日本政府的宣传竟深信不疑,认为日本军队是在帮助中国。

    1937年,他来到中国,亲眼目睹被日本人占领的上海以及战乱中的悲惨景象,放弃了随姑姑去印度的计划,决定留下来,实地了解中国人民所面临的问题。于是他一面担任美国合众国际社自由撰稿的工作,一面开始学习中文。

    在水深火热的抗日战争年代,何克深入百姓的疾苦当中,和中国人民结下了永久的亲情。他接管了双石铺培黎学校以及学校里的60多个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在物资极度匮乏、孩子们精神上受到巨大创伤的情况下,他带领着孩子们生活、生产和学习。

    何克提倡“手脑并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带领着孩子们自己种菜,自给自足,学校还建立了毛纺厂、棉织厂、机械厂、电器组、汽车运输组、陶瓷组、化工组、造纸组、印刷组、玻璃组、采煤组、实验农场等等课外小组。

    何克死于1945年7月22日,因为一点小伤得了破伤风,时年30岁,距离日本人投降只差23天。

    《黄石的孩子》改编自上面真实的故事,片尾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几个老人,他们就是当年被何克收养救助的孤儿。他们追忆那个年轻的英国人:“他是个完人,是没有任何瑕疵的完人”、“我们永远感谢和纪念他”、“我们弟兄四个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我们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

    稻盛和夫的活法和干法在何克的身上都可以看得见:在实践中学习;敢于接受挑战;不做单枪匹马火速前冲的马,而是俯首做一头默默耕耘的牛。

    大爱无疆,让我更为感动的,还有他无国界、大无畏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注:编剧在创作剧本时,因为英文发音的缘故,将shuang误作了huang。历史上乔治·何克的相关事迹其实是发生在双石铺镇,本片的简体中文名应该是《双石的孩子》。

    参考:

    百度:乔治·何克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4%B9%94%E6%B2%BB%C2%B7%E4%BD%95%E5%85%8B/1691653?fr=aladdin

    7月23日剽悍晨读

    电影《黄石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感悟:《黄石的孩子》——战火中的活法和干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ev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