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开年利市须谨慎(1月04日)
窄幅震荡希突破(1月05日)
通胀紧缩相博弈(1月19日)
理想并未进现实(1月20日)
魅影重重生微光(6月14日)
再谈预期辨信息(8月01日)
翻手为云覆手雨(8月11日)
力挽狂澜于既倒(8月18日)
潮起潮落沙中金(8月25日)
艰难筑底何处去(9月01日)
惟愿好风凭借力(9月08日)
数据先知戏登台(9月22日)
休市静观候反弹(9月29日)
反弹曲只争朝夕(10月13日)
天不随人暖还寒(10月20日)
理性必将克疯狂(11月03日)
咬定青山不放松(11月17日)
俱往矣且看来年(11月24日)
烟花易冷风萧瑟(12月01日)
江湖夜雨十年灯(12月15日)
日生残夜几人知(12月22日)
��5�+�I
开年利市须谨慎 1月04日
元旦假期,全国各地天寒地冻,让广大投资者揣揣不安的则是2011年第一个交易日会怎样,好在新年首日的开门红走势让人们内心倍感温暖。今日早盘,沪深股指高开高走,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出现明显放大。午后,大盘表现依然强劲,呈现稳步攀升态势,收盘两市股指双双以阳线报收,收复短期多条均线,并重新站上年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852.65点,上涨44.57点,涨幅1.59%,成交1470亿元;深成指报12714.51点,上涨255.96点,涨幅2.05%,成交1150亿元。两市总成交2622亿,较上个交易日放大615.5亿,资金净流入43.68亿。
盘面上,今日两市各板块几乎全线上涨,市场热点众多,蓝筹股表现抢眼,煤炭、金融、地产、石化等板块轮番出列,力挺大盘。个股涨多跌少,非ST股30只涨停,无个股跌停。早盘,资源类股表现抢眼,煤炭、有色金属板块尤为突出。十点钟后,地产股在金地集团强势涨停的带动下集体走强。银行股大幅拉升,继续提升市场人气。午后,各板块强势依旧,全天涨幅居前的板块有深圳前海新区指数、保障性住房指数、氢能指数等题材概念板块,以及房地产、交运设备、黑色金属行业等行业板块,家用电器、食品饮料、信息设备行业涨幅相对靠后。
我们认为,今日的给力走势可能存在以下因素。消息面上,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策面的紧缩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新年的首个交易日延续上年末的走高势头,航空、纸业以及本身估值较低的地产股等均受益人民币升值;节日期间极端气候的蔓延对煤炭股也有一定的刺激。技术面上,市场经历了上周连续缩量调整乃至短期极端走势后,存在技术性反弹需求;今日两市收盘收复年线、成交同比放大,修正了前期超卖的技术指标。在消息、政策、技术面的支撑下,短期市场情绪开始转向乐观。
K线四连阳的走势固然可喜,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市场不过仍然在延续“俯卧撑”似的走势,无论是“二八转化”还是小盘股估值的修复都难符其实,每年均炒的ST股摘帽、高送转行情仅现端倪,题材股继续上演一日游,地产股甚至冒政策之大不韪“逗你玩”,一句话,今日的开门红一如既往缺乏实质性基本面的改善,不能促使我们做出震荡趋势改变的判断。过去一周,“加息”如期而至,邻国局势紧张趋缓,我们不妨去列举还有多少没有落下的“靴子”以及又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可以真正彻底改变目前令人纠结行情的刺激因素?环顾国内外各方面,一方面从加息传递的政策含义来看,经济已进入加息周期,对资产市场形成压力,流动性中期偏紧的局面仍将持续。另一方面,处于隔岸的我们对欧洲债务危机浮冰下的水深如何无法了然于胸,甚至美国本身经济的恢复也不断传来时而悲观时而乐观的声音,但我们知道,只要你脚下的任何一块冰层破裂,你都不可能是安全的,而上市公司2010年业绩对估值的支撑力度和明年国内经济转型究竟走到何种程度及其与偏紧的资金状况博弈结果均存在不确定性——前方有重重压力,后方隐忧犹存,目前缺乏实质利好的市场只能是处于在恢复期和观望期的市场,换句话说,只要没有“靴子”砸下,市场就在用时间和空间继续自我修复。
综上,目前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仍在持续,多空双方态度谨慎依旧,在技术面超跌的背景下,本周市场可能维持惯性上行的反弹走势。一季度若出现有关国际经济复苏、国内经济增长、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信号将是市场上行的催化剂。建议投资者在本周市场的行情中继续保持快进快出的操作节奏。投资标的方面,关注业绩预增及具备高送转预期个股的投资机会。
窄幅震荡希突破 1月05日
今日两市双双高开,随后窄幅震荡,十点过后中石油、中石化、金融股等权重股盘中拉升,沪指一度下触年线,随后再次震荡回落,午后两市探底回升,权重股勉力支撑,股指震荡翻红重返10日线。截至收盘,沪综指报2857.18点,涨14.75点,涨幅0.52%,成交1108.32亿元,深成指报12422.78点,跌20.21点,跌幅0.16%,成交额930.93亿元。两市全天共计成交2020.79亿,较上一交易日略有放大。
板块方面,受国际金价继续涨价,今日两市黄金股领涨,恒邦股份、豫光金铅等涨幅靠前。金融股今日盘中发力,券商股领涨,广发证券涨停,兴业证券、海通证券等涨幅靠前,银行股方面,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涨幅靠前,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亦涨超1%。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石油行业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今日盘中拉升,分别涨4.72%、1.96%。与此相对,创业板市场今日走弱,开盘后小幅跳水,创业板指跌1.55%,并有逾8成个股下跌。
纵观今日盘面,整体表现可以说较为沉闷,并且持续呈现二八分化的市场格局,虽然权重股躁动不止,但前期强势股和中小盘股跌势仍然未见尽头,由于流动性不断减弱的现实和预期同时并存,权重股的上行甚至可以理解为吞噬了个股的普涨机会。我们认为,这种个股涨跌互现又上行乏力的现象与大盘的运行势态在内在规律上是一致的,即市场自2800点以来的反弹一直未能冲破年线压力,今日再度受困于年线阻力位,两市成交量维持低位,说明市场可能面临方向性选择。
再来回顾上周行情,沪深市场延续了年线下方窄幅震荡的行情。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收报于2842.43点,全周下跌29.27点或1.02%。全周沪深两市成交量合计12379亿元(日均2475.8亿元),与前一交易周两市合计的14921.12亿元(日均2984.22亿元)相比,减少2542.12亿元或17.04%。 今日大盘走势仍然是这一行情的延续。仅就技术面而言,年线若久攻不破则可能回调蓄积能量以待再次上攻,而市场一旦回调将带动多条均线继续下移,反过来构成大盘上行压力,且国内外市场各类不确定性因素随时可能成为大盘上行现实的阻力因素。
尽管如此,对于后市,整体上我们认为经过此前连续两周窄幅震荡后本周市场指数选择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大于继续大幅下跌破位的可能性。原因在于,一是经过连续两周窄幅震荡后市场成交快速萎缩,做空动能得到释放;二是,美国感恩节后公布的一系列强于市场预期的经济数据,使得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偏向乐观,欧央行对欧元区债券的积极言论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情绪;三是货币政策转向已经确定,经过前期密集出台各项价格管制措施后,短期内进入政策观察期。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考虑,我们认为本周市场有望打破窄幅震荡的局面选择向上突破,但市场总体涨幅有限,市场仍处于一个等待更多确定性和自我行为修复同步进行的时期,国内外消息面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使本已神经过敏的市场反应过激。我们预计指数波动区间将在2750点-3000点之间,操作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在本周市场的行情中继续将仓位保持在六成水平,投资标的方面,中小市值个股尤其是属于新兴产业范畴的相关个股短期如止跌企稳,将构成一定的中线买入时机。
通胀紧缩相博弈 1月19日
昨日市场大幅杀跌,今日两市止跌企稳,全天呈先抑后扬小幅震荡回升走势。截至收盘,沪指报2708.98点,上涨2.32点,涨幅0.09%,成交688.4亿元;深成指报11771.59点,上涨36.96点,涨幅0.31%,成交506.5亿元。两市合计成交1195亿元,较昨日有较大幅度萎缩,制约了股指的进一步反弹力度。
对于近期行情,我们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周一市场受央行三个月内连续第四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利空影响而大跌,但并未超出预期,行情依然延续弱势震荡格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市场资金近3500亿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资金面紧缩的担忧,但市场整体走势仍然在我们最初的判断范围内,即在1800点上下150点徘徊,市场仍在延续已持续两个月的萎靡局面。即便后市仍然面临诸如加息预期等可能,但事已至此,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或者说该恐慌的早已恐慌。有观点认为,今后市场走势将取决于国家货币政策与通胀形势之间的博弈(国家对房价的调控及其阶段结果就是这种博弈的缩影),而我们看到,通胀压力在继续,政策调控也在继续,既然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那么市场观望情绪和纠结心态也在继续,行情自然会持续不给力,指数的走势也就阴长阳短、阴阳不定。
其次,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发展左右了行情接下来如何演绎,成本推动型通胀或令市场陷入更深矛盾。此前我们分析市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俯卧撑”,是受到国内外多种不确定因素,尽管时而传来某些好转信息,但总体风险仍然高企,如同悬在A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例如,大洋彼岸的美国经济恢复情况和欧债危机浮冰之下的内容依然如雾里看花,地区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和世界气候灾难对经济时刻都会带来令你心跳的影响,韩朝危机风波将停,世界主要石油产地阿拉伯国家又出现了动荡,南半球铁矿石和小麦产地遭受暴雨洪灾未息,中国华北多省又逢严重旱灾,而无论是石油、铁矿石,还是小麦、大米,都是生产或通胀链条上关键得不能再关键的因素,建议对此加以持续关注。
说到原材料和农产品,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5日在“中国经济年会”上称中国第一次遇到成本推动型通胀,而该类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四种原因造成,即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供不应求、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他进一步表示,“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是无效的。有学者也认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不是较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将传导到国内。
对此,我们注意到最新的消息显示,中国市场的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涨至6个月以来的新高,国内钢材价格正呈现出无量上涨态势;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多省制订规划切实提高广大劳动者收入;严寒天气致使国内蔬菜价格再次飚涨……似乎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四个条件全部触发,由是,对2011年中国经济滞胀的担忧浮现水面。我们不在此进一步分析经济滞胀的可能,但我们显然明白,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是必由之路,虽然短期举目风险重重,看不到市场上涨的催化剂,但种种举措博弈风险,正是为中长期形势的走好预埋希望的火种。
综上,目前市场仍然处于在各种不确定风险和确定的国内通胀压力、紧缩的货币政策之中一边观望和等待博弈的进展,一边以较小的反弹和调整不断自我修复过大的“伤口”过大,预计这个弱势中恢复力量的过程仍将延续,并且时刻受到新的创伤的威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神经过敏,继续向下寻求支撑。
最后,从宏观层面上厘清上述思路,对接下来投资策略和标的的选择不无裨益。在近期大盘的调整中,个股呈现三类现象,一是新股大面积破发,二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上涨的强势股破位下跌,三是高估值的中小市值股票不断价值回归。这些个股的表现正是上述市场基本面的集中反映,反过来又烘托了市场的惨淡低迷。但另一方面,在2011年之初,连续的深度调整使市场上再次出现了“便宜货”,这为新多资金的再次进场制造新的投资机会,因此,新的一年市场可能存在跌出来的机会。在具体操作上,面对系统性风险这样强大的对手,建议投资者近期还是多看少动,投资标的上可关注在弱势中率先企稳的个股,特别是受益于“十二五”规划的新兴产业个股,如高端设备制造、环保、水利等,以及具备资产重组、高送转预期个股。即便如此,仅宜少量介入,多和市场比耐心,静候行情明朗。
理想并未进现实 1月20日
周三两市大涨,令投资者对市场今天的走势充满期待,但理想并未照进现实,市场未能延续上涨势头,反而调头大跌,虽然去年经济数据公布后,两市一度小幅反弹,但随后再次向下,直至午后两市放量杀跌,最终收出光头光脚的大阴线,呈现明显的破位走势,再度重创市场人气。截至收盘,沪指报2677.65点,下跌80.45点,跌幅2.92%,成交968.8亿元;深成指报11566.74点,下跌499.81点,跌幅4.14%,成交712.2亿元。两市合计成交1681亿元,较昨日有所放大。
首先,无论是今日的大跌还是周三的大涨均未超出预期,属于延续已逾两月的“俯卧撑”行情的体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市场资金近3500亿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资金面紧缩的担忧,一季度加息预期再现,市场整体走势仍然萎靡,虽然周三受宏观数据向好的乐观预测,股指强劲回升,一度让人认为市场呈现全面反弹,但周四市场跌幅之大仿佛一记响亮的耳光,让最乐观的投资者也心痛得对后市波谲程度更加迷茫。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周三的上涨一方面量能并不配合,股指技术上企稳尚需时间,二是今日公布的宏观数据看似符合预期,但GDP的高增长是否可持续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考验,而新年来物价上涨态势显著,上涨因素未见消退,12月通胀数据回落可能只是暂时,因此,周三的上涨宜定位为反弹。
不过,事已至此,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或者说该恐慌的早已恐慌。通胀压力在继续,政策调控也在继续,两者角力才刚刚拉开序幕,市场观望情绪和纠结心态也在继续,指数的走势自然也就阴阳不定,表现在技术走势上,即便经历连续交替的大涨大跌,股指仍然在前期我们判断的1800点上下150点范围内, 明日如果不能收复30周均线的话,大盘或将进入周线级别的调整,同时随着5日均线的下移,将给指数带来一定的压力。指标方面,MACD死叉向下,绿柱进一步伸长,KDJ指标再度调头向下,这表明大盘仍有调整需求,首先可能回补下方2656点的跳空缺口,届时大盘有望再次反弹,而2590~2630点的强支撑区间是否有效是近期关键。
其次,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发展左右了行情接下来如何演绎,成本推动型通胀或令市场陷入更深矛盾。目前,造成市场如此不给力的走势的国内外多种不确定因素总体风险仍然高企,如同悬在A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洋彼岸的美国经济恢复情况和欧债危机浮冰之下的内容依然如雾里看花,地区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和世界气候灾难时刻都会对经济形势带来令你心跳的影响,如韩朝危机风波将停,世界主要石油产地阿拉伯国家又出现了动荡,南半球铁矿石和小麦产地遭受暴雨洪灾未息,中国多省又逢严重旱灾,而无论是石油、铁矿石,还是小麦、大米,都是生产或通胀链条上尤其关键的因素。
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紧缩货币政策则相对确定,不确定的是两者博弈的结果,我们认为,今后市场走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此。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称中国第一次遇到成本推动型通胀,而该类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四种原因造成,即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供不应求、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他进一步表示,“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是无效的”。对此,我们注意到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市场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涨至6个月以来的新高;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多省制订规划切实提高广大劳动者收入;严寒天气致使国内蔬菜价格再次飚涨……似乎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四个条件全部得到印证,对2011年中国经济滞胀的担忧不由得浮现水面。
我们不在此进一步分析经济滞胀的可能,但我们显然明白,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是必由之路,虽然短期举目风险重重,看不到市场上涨的催化剂,并且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神经质地继续向下寻求支撑,但种种举措博弈风险,正是为中长期形势的走好预埋希望的火种。
最后,从宏观层面上厘清上述思路,对近期投资策略和标的的选择不无裨益。在近期大盘的调整中,个股呈现三类现象,一是新股大面积破发,二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上涨的强势股破位下跌,三是高估值的中小市值股票不断价值回归。这些个股的表现正是上述市场基本面的集中反映,反过来又烘托了市场的惨淡。但另一方面,在2011年之初,连续的深度调整将使市场上再次出现“便宜货”,这为新多资金的再次进场制造新的投资机会,因此,新的一年市场可能存在跌出来的机会。在具体操作上,面对系统性风险这样强大的对手,建议投资者近期还是多看少动,投资标的上可关注在弱势中率先止跌企稳的个股,特别是受益于政策支持的行业个股,如高端设备制造、环保、水利、种业等,以及阶段时期内具备资产重组、高送转预期的个股。即便如此,仅宜少量介入,多和市场比耐心,静候云开雾散。
魅影重重生微光 6月14日
今日沪深股市双双低开,沪指再次跌破2700点,随后在地产板块带动下,大盘展开反弹,沪指一鼓作气,连续收复5日、10日两根均线。午后,两市横盘整理,走势平稳。多空双方在十日线附近势均力敌,分歧较大。
截至收盘,沪指报2730.04点,涨幅1.10%,成交960亿元;深成指报11732.04点,涨幅1.82%,成交622亿元。市场全天成交量较昨日有所放大,但仍然维持在低位。盘面上,两市各板块几乎全线上涨,九成以上个股飘红。水泥、地产、汽车、煤炭、家电等板块涨幅居前。
5月份经济数据在今天发布,话题自然要围绕这些数字展开。主要数据基本符合众多市场人士的预期,似乎给今日大盘的上涨一个充足的理由。然而,去岁末做新年展望分析之际,笔者就断言11年全年高通胀,难以有畅快淋漓的牛市可言,至多出现内外经济皆向好预期下的结构性波澜。把握住全年的主题,就无须臆测每次数据本身的点滴差异(更何况还有什么“泄露门”),而半年内一次次调准和加息已令市场对调控手段本身不感新鲜,因此今日市场的表现与其说强势上攻,不如说藉着预期来一次久违了的宣泄。可惜的是,这口气吁得还不够痛快,因为在过去几个月内存在的种种隐忧仍在。
单从技术面上,股指在站上5日和10日均线后,短线股指还有反弹要求。问题在于今日市场成交量仍然不足以支撑底部反转的判断,特别是午后的成交量明显比早盘萎缩,这说明当前市场买盘还是比较谨慎,技术上将延续反弹、回落的震荡整理,上下皆有可能。至于市场中期走势,则仍然也必须从宏观层面或者说今日的主角——经济数据来分析。
一方面,五月新增贷款回落,意味着紧缩政策初有成效,而强劲的工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舒缓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滑坡的忧虑,加之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再次面临08年资金链紧绷等不利情形,或将倒逼调控政策出现某种变化,这些预期交织成市场反弹的条件;另一方面,综合各方面因素,5月份的CPI并不会成为年内高点,预计6月CPI将再创新高,通胀之猛虎伤市堪忧,而继续常规调控手段的边际正面作用递减及其副作用进一步越来越多引起注意,甚至有分析认为会有超常规手段出台,这继续决定了在前种预期未见明朗的前提下,年初关于市场的判断仍然成立,即全年高通胀下无牛市,市场将在焦灼中心惊胆战于风吹草动,当然也同时限制了短期反弹的力度。
进一步从宏观上寻找技术走势混沌下的些许光亮。回顾去年四季度至今市场的表现,年末的萎靡在于市场对调控政策初起之雷霆万钧存敬畏之心,加息之道不知延向何方;其后,等待中没有出现更糟糕的消息,还算靓丽的年报又给了投资者一针强心剂,但毕竟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利因素犹在,3000点上露个脸;再后,在加息和调准时不时折磨之下,爆出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加上欧债危机重提等,造成市场实在无法承受之重至今。一言以蔽之:有些存在如通胀及其对应手段是客观的,而市场的表情则一如既往来自于其主观判断,换句话说预期如何就表现如何。
那么,完全可以想象和理解当下时点市场的预期:工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对上市公司中报的期待;6月份进一步上升的通胀数据、实体经济困境的加剧带来对调控政策微妙变化的期待。预期不仅有乐观的内容,也包含了担忧:粮食价格继续上涨、油价新一轮上涨和发达经济体挥之不去的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复苏内生动力不足;中国经济政策仍然面临两难境况,决策者为了民生和经济转型早已做好了牺牲部分经济数据的准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或将进一步收紧。
有一份证据说一句话,现在可以在以上预期基础上来分析市场的表现了,如果市场在此刻有一波看得上眼的反弹,那一定源自对下半年政策调整的预期,这其实也是对年初判断的反复验证。再长远一些的,则需要我们和决策者一起继续等待新的证据,等待今年夏天一系列的经济数据、调研和会议结论。
当然,政策的调整从来不会说到风就是雨,必然慎重乃至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市场将在预期中继续等待,在观望中上上下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投资者,宜顺势而为,在明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或抓题材快进快出,或利用反弹减仓,至于长线投资者,身处市场其中,有时需要敢于承认作为个体无法知道此时是左侧还是右侧,可以做的是坚持投资理念,密切关注环保、种业、水利、高端装备等战略性行业,沉着面对市场动荡,耐心等待布局机会。
再谈预期辨信息 8月01日
作为投资者,势必对每一个周一市场的走势都充满美好的期待,然而“市场先生”本身并不愿做好好先生,今日A股走势就一如既往地纠结,沪指连续第5日在上周一大阴线内调整,截至收盘,沪指报2703.78点,涨2.05点,涨幅0.08%,成交660.7亿元,成交量较上周五萎缩20%以上;深成指报12002.4点,涨11.99点,涨幅0.10%,成交632.1亿元。
盘中,有色、煤炭发力及创业板大涨一度使股指冲上5日线,但在银行股拖累下,股指尾盘回破5日线,险守2700点。盘面上,锂电池、有色金属、稀土永磁等板块走势较好,排在涨幅榜前列。水利板块、金融保险、交运设备等走势偏弱。两市1423只股票上涨,631只股票下跌。
从技术面看,上证指数10日均线加速下行,如果上证指数继续在2700点附近震荡,10日均线将与5日均线共同构成对指数的压制作用。届时,指数选择再次向下运行的风险将加大。换言之,短线大盘依然不够乐观,但从中长期技术形态来看,反弹之后二次寻求底部将促使大盘同时产生日线级别和周线级别的底背离,客观上是产生新的转机的过程。
对于市场趋势的判断,笔者维持在上期分析中的观点,即市场的表现取决于预期。尽管笔者已在去岁末初就2011年宏观局面和市场判断为“全年高通胀,无牛市;转型必转,牺牲GDP;政策在观望,看容忍;物价核心,社会稳定第一”,但在投资分析工作中尤其欣赏和信奉“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的原则,那么,有必要就近期市场基本面实际情况谈以下三点:
一、六月中旬以来持续约一个月的市场反弹,恰是对预期决定走势的印证。6月14日笔者指出“如果市场在此刻有一波看得上眼的反弹,那一定源自对下半年政策调整的预期,这其实也是对年初判断的反复验证。”,随即,本质上源于市场对该预期的酝酿已足够发动一次自救式的反弹,大盘与大多数个股开始了持续一月的表现,而七月下旬以来市场再次陷于波动,同样也是因为上述预期因为新的基本面信息而发生了动摇,从市场主力的角度来说,也可称之为原来紧抱预期的阵营有所分化。“再长远一些的,则需要我们和决策者一起继续等待新的证据,等待今年夏天一系列的经济数据、调研和会议结论。”,的确,短短一月间,关于欧美债务问题的“旧闻”、国内城投债的新闻以及通胀与抑制通胀手段之间不新不旧的全年话题此起彼伏,引发了无数所谓专业或非专业的解读、传闻,原有的预期不变反倒奇怪。但是,与大多数见得到的文章观点不同,笔者更坚持预期本身的变化左右市场走势的观点,对于引起预期的因素之于市场的直接作用程度则需要分别考量、去芜存真,不能一言概之。
二、正确理解近期基本面因素,有助于审视上述分析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只能集中精力去发现和研读那些堪称重要的有效信息,即便是否“重要”也是一个主观判断,至于是否“有效”则需要事后验证。例如,在过去一个半月的考量期内,关于美国债务、国内城投债以及通胀等热点话题,我们一如既往地能在媒体上读到大量的相左的分析结论,这些结论的效用如何在盖棺论定之前也许就完全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理解了。具体来看,美债危机呼啸而来,有分析认为一旦最具信用的美国国债出现违约,那么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将一片阴云,但美国债务问题或因此次危机获得改善,对A股的影响也是各有观点;一般认为,城投债风险溢价上升导致融资条件变紧,但马上又有观点认为平台贷款实际风险将大大降低;至于通胀形势,即便兔年早已过半,仍有不少人对通胀程度纠结于某个形容词量级的判断,而对于相应的货币政策,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边厢政府通过媒体表达了控制信心,那边几乎人人爱吃的猪肉又十分不给大家面子,导致不少评论家忙于改口——既然不确定性仍然再继续,那么机遇不确定性的分析,又怎敢称自身是确定的呢?你信,反正笔者不信,在7月23日20时30分之前,谁能告诉我们高铁盛宴上将会发生什么并导致这场盛宴如何收场?
笔者能确定的仍然是,投资者尤其是主力投资者,对上述不确定性的判断或者说预期是具备一定科学逻辑和规律性的,这种规律性是市场趋势形成和改变的重要因素,以致在六月至七月因为乐观预期占主导而带来市场反弹,又在七月下旬始因为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悲观预期再度使市场动荡加大。结合实情,笔者认为上述导致悲观预期的因素在当期最重要的对中国经济走势(正常换档,持续发展还是陷入衰退,无论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的宏观判断,而这也正是决定中国股市中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至于外围市场危机,隔洋相望变数多,对我们有影响,但还不根本;至于通胀形势和调控措施,本身既无新意,又都在之前长达半年多的市场反复预期和修正中予以明晰,政府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市场的反应和实体经济的容忍度,以不时微调措施,故不应该在某时点生硬地成为决定因素,正如温总理对通胀调控目标的美好愿望,我们期望如此,但我们也做好了愿望无法实现的准备。
三、坚持逻辑和实证的分析方法,不应过分夸大某些市场影响因素。我们身处的市场虽不是完全有效市场,但信息的高速传递仍然使之每天都有大量“新鲜事”被曝光,这些事又未必都是利于投资判断的好事,于是投资者仿佛至身多事之秋,特别是当某天发生某一事件而市场又大幅波动之际,投资者的神经简直经受着严酷的考验,评论家们也感叹怎么没早料到这种情况(也许有些认为自己料事先知的会遗憾为什么没有早点发表针对性的观点,偶尔言中的则窃喜而自倨)。笔者认为,以上信息和现象都是这个市场的一部分,无论是大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的普通投资者还是作为专业的评论者都不应过分夸大某些市场影响因素。例如,动车追尾事故造成高铁板块开盘重挫,但不应就此判断其造成了市场近期的低迷,充其量就是根搅屎棍;有人认为22 日政治局工作会议内容使得调控可能放松的预期落空,因此股市就此一路下跌,可是本来就没见中央说过对房地产市场不得不继续的调控会在当下放松;还有,将6 月中旬以来驱动股指反弹的根本原因归结为通胀有望缓解,那么只能说有人对通胀的理解和判断太乐观,或者应该先走出书房去菜市场买点猪肉;至于欧美债务危机问题,笔者同样在年初有一个观点,即在海外市场与A股市场的相互影响关系上似乎有新现象和新规律值得挖掘,置身于中国经济崛起的大背景并结合本轮经济危机中的实情,细心观察中国A股走势受欧美股指的影响似乎并没有有的人说的那么明显,即便过去是,现在也处于渐进式改变过程中,可以说,欧美股市时常的波动必然导致A股抽风式地跟随反应这种过于简单的逻辑并不符合事实。再举关于房市资金转移至股市这一不知道算是“猜想”“假设”“憧憬”还是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可做开放式的思考,这种现象究竟会不会发生,以及需要怎样的条件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又属于影响市场的何种程度的因素?
就分析方法而言,简例今年以来凡分析市场必提的“货币紧缩”,可窥一二。可以理解,“收缩货币政策”与“资金面的紧张”“市场的走势”,三者各有外延和内涵,其逐次作用机制和相应的反应时间也不尽然一致。收缩货币政策的行为与股市的即时走势之间不可想当然地建立因果逻辑,社会上的资金量与其中投入到股市的资金也不可划等号,其关系皆取决于更多细致因素,除了经济学上的分析,恐怕更多需要在社会心理学上进行考量。例如,市场主力与普通投资者、经济学家、股评家一样是运用主观判断市场形势,当预期不佳时自然不会傻到与趋势作对而投入大把资金(并不一定就是没有钱,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原始资本的积累超乎想象);有人要问,“趋势”是什么?此时,趋势与主力行为成为系统性科学角度不可分割的事件,主力行为以趋势为前提,又能够改变趋势、构成新的趋势;假设有主力愿意博一博到底自己是傻子还是市场先生是傻子,在不利趋势下投资,如果他成功了,那么原趋势不成为趋势,前提无效,如果他失败,说明这样的主力是傻瓜,在关系身家性命的市场中傻瓜永远属于少数;因此,只有当绝大部分主力预期一致,预期转化为实际行动,原有的趋势被改变,反转点形成——我们苦苦等待的不正是那一刻。
有些投资者本身是理性的分析者,但在巨大的市场波动面前,慌忙中放弃了自己的立场,为了自圆其说或者自我安慰,常常妄就单一事件而解释市场本质,或为解释市场的波动而引用可能并不具备本质性的事件,于是有了见到风就是雨,以及墙头草式的观点等毫无意义的分析。虽说投资归根到底是一门艺术,但无论实践艺术还是评判艺术,都是需要定性和格调的。只有坚持逻辑和实证的分析方法,不断审视新的条件和原有的结论,才能在心态和实践两方面更好地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
言归正传,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建议投资者在弱势市场中保持理性和平实心态,注意控制仓位,耐心等待机会的来临,投资标的方面,着眼于中长期精选配置国家必行之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战略性行业公司。
翻手为云覆手雨 8月11日
记于本周一收盘:如果你对未来乐观,那么此时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反之,现在也许只是漫长黑夜的开始——与其说有点唯心主义,不如说是对身处股海的你我心态的真实写照。
8月8日全球股市的暴跌以及延续至今的大幅震荡,再一次考验着A股广大股民朋友的神经,在阴阳K线快速转换间,在账户中数字变幻不停歇地诱惑或打击下,与眼界和技术的缓慢提升相比,我们的心态不得不逐日愈坚,以期有一天能够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而要做到战胜恐慌和贪婪,必须发掘和利用人类本性层次的理智成分,坚持屏蔽市场噪音,把握波动现象后的本质。
这不,面对突如其来的“股灾”,恐慌了、甩卖了等等人性最真实的反映流露,似乎全然忘却了昨日的乐观和自信,头脑中充斥了最凄凉最可怕的前景,待大浪稍退方才回味这些个闹剧起因竟然只是国外某些组织一纸评判。于是,趁迷雾笼罩、人心涌动之际,各个预言家再次上场或抚慰人心或提示后果,市场先生则以最戏剧也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着拨乱反正——上证指数从9日起连续上演或高开低走或低开高走、高低点相差35点以上的魅舞,使迷惑者愈发迷惑,而清醒者自清醒。
尊崇市场先生的指引,秉着事实变化验证,笔者试图延续一贯的原则和逻辑,考量上期分析因素及结论是否相应发生变化,得出:
一、当前市场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仍然是对市场的预期,体现在本质因素上始终是对经济走势的预期。这些预期随着每一天每小时全球信息的更新而悲观或乐观,实质上是多种心理预期交织引发社会群体的复杂情绪和行为,表现在市场走势上就是近期的剧烈动荡。说白了,欧美债务危机信息的持续存在投射于心理是对经济下行的担忧,评级下调则为个体及小规模群体担忧升级为大众群体恐慌的导火索,当上周五爆出该消息就可推知后市惨烈,毕竟情感都是要宣泄的,以此论8日百点大跌合乎情理,问题在于宣泄之后是否真有大灾,难道评级机构他说什么就真有什么?
二、A股市场独立性和坚强度正在经受考验,但无论结果如何均不影响对中国经济本身的判断。上期分析谈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中的独特地位并因此使A股不断具备着摆脱外围市场内生动力。有人针对本周A股市场表现对此质疑,须知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完全独立的经济体和市场现象,相反互相融合是不争的趋势;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股票市场的成熟从属于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因为A股即时跟随下跌立马判断中国经济也更加糟糕,无疑是本末倒置。
可以说,此次评级下调事件本身不够成对A股市场的影响因素,其背后的全球经济形势将决定内外市场走势,届时A股市场如何反应值得拭目以待,即便欧美经济复苏的确走弱,中国经济又将扮演何种角色,拿出来遛遛才知道。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是偏乐观的,至少“换档”头年还未掉档,宏观上中国经济所依托的发展基石并未发生重大改变,微观上企业中报业绩向好居多,对于制造业高库存及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条紧张关停等现象则应予继续跟踪。
三、乱世能出雄才,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仍然是中长线建仓的时局。此“雄才”不仅指在动荡局势中具备战略眼光和胆略的投资者,亦指最终杀出重围走向成功的成长型企业,后者也许正埋没于沙砾中等待前者发掘。上期分析指出二次探底如成为现实将再次提供战略建仓机会,而上周以来战略性行业如水利、种业、环保等板块轮番表现,且据笔者观察表现出自6月以来的持续筑底现象,一些个股走势甚至无视大盘,股价创出本轮反弹新高。需要指出的是,建仓时局不等于最佳买入时机,当悲观预期占据市场主导,大盘底部未明不敢妄谈最佳,如同笔者不喜预测点位,建仓时局可能构成左侧买入。
如果说战略性产业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那么转型之年也就是这组引擎组装调试之时,看好它(这同样是一种预期),何不投资于它?
近几期文中多谈及的“预期”一词,说起来倒又粘上热门话题,即“中国版401K”,有人认为它将构成中国新一轮牛市的起点,且不论那过于长远的推断,笔者窃以为该计划的提出至少说明作为新兴市场的我们还是有不少提振市场预期的可行之举,在此多事之秋提出来也别具意义。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预期不等于事实:预期通胀可控而未必可控;预期房市资金流入股市而未必得见,预期货币政策放宽而未必如愿……说明理想和现实之间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中国版401K”属于近期的好消息但不能解近渴;其次,理想若要照进现实得不断面临过程中的变数,如一季度曾预判地方危机和大规模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超预期”,不幸被笔者言中,可悲的是很多原本属于突发范畴的事件发生频率逐渐有摆脱“突发”定义之迹象,也不断成为我们分析市场时不得不更加重视的因素——乃至“评级下调”这事本身,我们也得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这几日不就是如此。当然,尽管人类社会发展史背景下的任何所谓评级机构必然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属于利益集体,并且无论市场如何暴跌,都会有人群体利用提前信息牟利,我们在这里仍然愿意抛开某些“阴谋论”式的揣测。
综上所述,此次此刻,建议理性对待“评级下调”等突发事件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持续存在,严密考量中国经济本身是否能够稳定发展或者说顺利换档这一决定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的内在因素,重点分析如果金融市场形势继续恶化,全球反应中的我国政府如何出手或者说宏观政策会否进行某些调整,以及这种调整使市场产生怎样的新预期,这将是下一阶段影响市场走势的主因。
力挽狂澜于既倒 8月18日
周四,沪深股市延续之前乏力又乏味的走势,早盘小幅高开给人希望,但随即震荡走低,纵观全天呈单边下跌,并且失守10日均线。盘中,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萎靡不振,两市各板块一度全线飘绿,待沪指失守2600点整数关口后,大盘在5日线和10日线之间纠结运行。但随着午后传来中国3月期和3年期央票中标利率双双上行的消息,前日始现的再次加息预期愈浓,投资者避险情绪上涨,大盘随之快速杀跌。
截至收盘,沪指报2559.47点,跌41.79点,跌幅1.61%,成交769亿元;深成指报11414.16点,跌184.12点,跌幅1.59%,成交731亿元,两市延续成交量低迷特征。盘面上行业板块几乎尽墨,水泥、家具、煤炭、物资外贸等板块跌幅居前,飞机制造板块因2011莫斯科航展利好消息表现相对抗跌。
技术面上,上证指数自2437点以来连续四天上涨,受阻于8月4日、5日留下的缺口,面临上方多条均线压制,并且连续缩量也使股指雄起艰难,市场调整要求强烈,表现在今日上证指数10日均线虽然一度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最终还是难挡市场重心下移的压力。
回顾自上周二大盘探底回升以来的市场走势,起先颇有拐点降临的意味,底部逆转加连续四天的拉升令广大投资者兴高采烈,诸如2430点乃政策底、估值底、技术底的乐观言论频出,市场先生确先给出泼头冷水,股指连续数日走得平淡乏力,直至今日再度破位下跌,不由投资者不心寒,对兔年赚钱行情的长久憧憬面临再次破灭。凡事都有原因,先看近期消息面上影响市场走势的不给力因素:
第一,央行近期频繁释放价格信号,增大了货币政策预期不确定性。央行公告显示,今日公开市场将同时招标两期央票,其中3年期品种为暂停4周后的首次重启。实际上,本周二公开市场1年期央票利率意外跳升8.58个基点,在点燃加息担忧的同时,也令市场对央行会否再度提准的争论浮出水面。可以说,加息预期重燃或者说货币政策放宽预期破灭是导致最近三天市场走势的直接和首要祸首,但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无论是加息还是提准,均不能从本质上左右市场中期走势,如果经济面持续向好,此间调整将会是2430点以来上升途中的歇脚。
第二,欧债危机和美国评级事件影响并存,全球经济依然不容乐观。继下调美国AAA主权信用评级至AA+后,评级机构标普下调美国未来3年经济增速预期,今年全年增速降至1.7%。标普续称,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及政府决策的信心跌至新低。摩根士丹利则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将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原先的4.5%下调至3.8%,称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得力削弱了投资者信心,并且许多国家未来将推行财政紧缩政策。虽说中国经济本身在全球的地位日益彰显,但若覆巢无有完卵——只要经济危机魅影还在徘徊,股指焉能走得痛快淋漓?因此恐慌宣泄后的超跌反弹实现了,趋势性行情犹未见。
此外,财政部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国企营收额、利润额环比双降,降幅分别为5.3%、5%。其中,利润额5%的降幅是今年来环比降幅最大的一次。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活猪价格连续2周回落后略有反弹,鸡蛋零售价格上涨0.8%,表明以猪肉为首的食品价格或再次出现反弹,直接引发市场对紧缩措施持续的担忧。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经修订完善后已于近期再度上报,意味着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有望提速,新三板以及同样预期推出的国际板将对市场形成明显的抽血效应。
综上所述,近期市场走势显然是内外部各种信息转化为市场预期博弈后表现,展望后市,立足价值投资,则需寻找那些能够从本质上一扫阴霾的市场驱动力,不妨看以下候选:一是实体经济隐忧全去,美国经济证实仍在复苏路途上,但目前经济数据基本上好坏不一,故此项仍要继续观察等待;二是国内货币政策放宽预期落实,但这要取决于其它各方面因素,看得出决策者目前非常慎重,近期市场反应就是对此预期或者说期待和渴盼的又一次打击;三是新的市场驱动力出现,如实施中国版401K,目前看太遥远,还不靠谱。
反之,对于不确定性中的负面信息,我们会发现有一种社会认知现象,即有些事情爆发时特引人热衷,但说着说着过了高峰期就容易淡忘,而这并不代表事情本身也消失了,如欧债、美次贷危机,都经历过突然爆发、喧哗后退出舞台,久后再度爆发并震动市场。以此提醒有心的投资者朋友在“换档”期经济基本面整体平稳的形势下,莫忘跟踪关注城投债、企业担保链条等曾经或现在存在的隐患。
操作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虽说苦口婆心,但仍然要强调我们只能也必须继续和市场先生比耐心,控制仓位,存足子弹,牢牢盯紧宏观和战略性行业基本面信息,在机会来临时扣动扳机。
潮起潮落沙中金 8月25日
周四,两市股指跳空高开,早盘略作回探后在权重股带动下强势上扬,最终实现单边大幅上涨。盘中,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股异军突起,引领两市板块争先走高,煤炭、地产板块午后接力拉升,继续为市场做多热情添薪,收盘时两市仅黄金板块小幅下跌,金融服务、采掘、房地产行业涨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2615.26点,涨74.17点,涨幅2.92%,成交1060亿元;深成指报11598.9点,涨359.98点,涨幅3.20%,成交854.6亿元。两市全天共计成交177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1%,其中沪市成交量较昨日大幅放大66%。
技术上,今日大盘一举收复2600点,并站上10日均线,日K线走出一根长阳线。MACD指标以及KDJ指标均在底部形成金叉,对市场后期的反弹形成了一定的支撑。后市大盘可能回补8月5日留下的缺口,同时考虑到大盘冲高后有强势整理的需要,预计指数将持续震荡筑底过程。仅就技术角度而言,今日阳线或是奠定后市大盘震荡向上趋势的一根多头基石线。
今日大涨行情最直观和显著的表现自然是权重股特别是金融股成为大盘做多的最坚定力量,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类股出现大涨,直接原因来自银行间市场利率全线回调、RQFII管理办法或于近期出台、新三板扩容相关配套政策框架初定等行业利好信息,深层次原因在于银行等低估值品种结合本身业绩的确定性,其投资价值得到肯定,其中,十家已公布半年报的银行上半年净利逾2400亿,优良业绩进一步支持其估值提升,而近期媒体相关报道也显示长线资金已在积极关注上述板块,同样估值较低的券商股则因其高贝塔系数向来在乐观预期到来扮演反弹急先锋角色,何况诸多创新业务开展对其业绩的贡献日益浮现。再者,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数据好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心情绪,美股周三收高,实现三连阳,配合了A股短期乐观情绪的衍生,总之,如果说不久前A股与海外市场共同暴跌是一次情绪的宣泄,那么今天的大涨同样是通过积压多日情绪的发泄将之前疲软乏力一扫而空。
那么,是否就可以因此将今日上涨视作反转来临?对此仍要延续惯有的分析逻辑谨慎理性地考量基本面变化。首先要回答上期关于寻找支持A股力挽狂澜的股市驱动力的问题,纵观各项内外因素,该驱动力显然并没有兀然出现在在过去的一周,这也是称今天上涨属于短期乐观情绪的原因,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市场利率显示短期资金面趋于宽松,但与此同时,CPI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猪肉价格短期回调后强势反弹,重回上升走势,这使得8月份CPI料与7月份相当,甚至可能超出——这一方面再次说明预期不等于现实,乐观常常被现实痛击,另一方面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未来或继续从紧。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情况仍然是:欧美经济形势阴云笼罩,外围市场波动必将延续;中国经济正走在不可回避的转型之路上,既长且艰;宏观政策犹紧未松,似调非调,众人预期扑朔迷离。此为中长期三项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反之,只有见到全球经济复苏更为明朗的曙光,中国新经济立足已稳,能够基本替代传统经济顶住一片天空,下一轮大牛市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有人要说上面的等待可能过于遥远,股市每天都要开盘,我们等不得——年初笔者曾做出“全年高通胀,无牛市”的判断,并进一步指出今年如有行情将是超跌结合乐观预期前提下的结构性机会,如今月已过八,事实昭然,从原理上解释则可引用机构研究结论:一般情况下,在市场对通胀没有预期时,通胀与股指成反相关,但如果市场对CPI已经有预期且实际情况没有超出预期幅度,则将出现正相关;现在A股市场已给予通胀一定预期,认为CPI短期内不会下降,只要CPI短期内不恶化,且市场估值足够低,即存在反弹契机——望投资者把握。
与前两项不确定因素的漫长相比,对于宏观政策的期待对我们的市场影响更直接。尽管整体扑朔迷离,结合各方面信息我们在当前仍然可以预测以下三点:一是紧缩政策在控制通胀首要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力度、节奏和手段将更加灵活,如优先使用利率等价格工具,避免再出现信贷投放的巨大波动;二是将不断出台扶持政策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转型,为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于战略性行业以及城市化和消费升级的大方向;三是在保持宏观政策紧缩基调的同时,对特定的领域进行适当的定向宽松,包括保障房的建设、以及地方投融资平台等项目的支持。以上内容中均包含着已经不断为动荡市场验证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短期来看,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周末如果美联储公布进一步的货币刺激政策计划,A股有望进一步回升,投资者可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快进快出参与反弹;中长期则仍然应不为反复无常的指数震荡所动,坚持布局终会随中国经济转型成功而结出果实的战略性行业,尤其是其中那些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成长型企业,而潮起潮落正为我们备足了发现沙中金的光阴。
艰难筑底何处去 9月01日
周四,沪深两市双双高开,之后小幅拉高后快速下挫,股指翻绿,其中沪指相继刺穿5日、10日均线支撑。午后沪指虽一度跌到2550点后获得支撑,但无奈市场热点仍然匮乏,量能明显不足,两市个股涨少跌多,观望气氛浓厚。截至收盘,沪指报2556.04点,跌11.30点,跌幅0.44%,成交599亿元;深成指报11352.86点,跌44.62点,跌幅0.39%,成交545亿元。两市成交量较昨日继续萎靡。
盘面上,酿酒、医疗器械、物资外贸等多数板块下跌,环保、钢铁、纺织等少数板块上涨。ST股受ST秋林撤销特别处理影响跟风逆势上涨,次新股延续近期较强走势,券商、军工等板块一度走强但缺乏持续性。
技术面上,今日大盘上攻5日、20日均线遇阻回落,显示上方较大压力,一方面8月初以来大盘在2450-2650点之间呈现震荡整理,形态上面临方向性选择,另一方面,受制于基本面不确定性因素,市场缺乏持续做多热情,连续出现地量水平,多空双方只能暂时维持弱势平衡,后市若再次上攻量能无法有效放大,则市场调整的压力将会继续加大。 简而言之,市场已到了何去何从必须给个交待的时候。
至于为何观望氛围浓厚,则应归咎于延续至今的基本面阴霾。回顾前期分析,笔者曾指出支持A股力挽狂澜的股市驱动力仍未出现,某个交易日的上涨仅属于短期乐观情绪所致,乐观之后再次陷入迷茫和等待,上周五市场就在等待全球央行年会消息,结果不如预期也导致了本周一开市低迷。预期往往不能成为现实,大盘因而上下两难,一方面缩量和换手率表明市场暂时认同2437点的估值底,但这个底不是铁打钢铸的,造成另一方面大家伙也没傻到或者说一致既胆大又英明地拿真金白银去抄这个底,有的“底”就是吃人的洞。
近期的市场,就像多愁善感的小媳妇,既担惊受怕外围市场的风吹草动,又喜好沉浸在道听途说中意淫,压根就没痛痛快快地过把瘾。且看近期市场上流行的三个预期,或者说三重影响市场的情绪源:
一、投资者期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出台进一步刺激政策,诸如QE3。对此有两层问题:期待能否实现?实现了对A股又如何?站在美国政府的角度,如果经济情况继续这么耗下去,推出QE3十有八九的事,其对外影响则具有两面性,简单地说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刺激资源股反弹,另一方面对我国国内通胀形成新的压力,具体可参照美国QE1、QE2推出后的作用逻辑。但更重要的是,世易时移,国内通胀水平和经济形势与当时不同,不能简单类比影响程度和应对措施;且中国经济越来越表现出应对外来冲击时的稳定性,投资者当下除了思考QE3若推出之后中国政策的对应举措应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全球经济复苏本身的走势,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长期关注。
二、市场预测8月CPI涨幅同比回落,因此部分投资者继续保持对货币政策调整的憧憬。这个问题上通常是数据说话,虽然猪肉价格“俯卧撑”等消息不断打击上述憧憬,但又有数据表明8月农产品价格并未较7月出现明显上涨,再加上翘尾因素减小,市场预测8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6%左右,较上月的6.5%有较为明显的回落,另一方面,同样有观点认为,尽管8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回落,但是年内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甚至月度数据有可能出现反弹。看来,我们不仅看海外市场扑朔迷离,对于身边的事儿也云里雾里的,依此来预测央行加息的可能性看来不靠普,要不然也不会经历那么多次“突然”加息。笔者年初就曾判断全年高通胀并从未为数据所动摇,也一向认为,无论小数点后怎样变化,正如温总理所言,“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三、多数接受路透社访问的分析师预计,中国8月官方PMI将回升至51,为3个月以来最高。这个预期实际反映的是中国自身经济增长是否健康平稳的问题,也是A 股长期驱动力是否重新具备的问题,因此很重要。好在现在不用猜测了,今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8月PMI为50.9%,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该指数历经4个月持续回落之后止跌回升,显示出经济发展态势回稳。但也需要细看,如从需求角度看,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投资方面,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均有增速下降的可能。因此对经济增速回调的发展态势还要密切监测。相比CPI,对PMI更不能简单褒贬,截止目前来看这个乐观的预期还是应该存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对底部的认同提供了依据,而数据波动和细节的瑕疵一部分属于中国经济换档过程中的必然牺牲,同样诚如总理所言,“经济增速略为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处在合理水平,没有超出预期。”
综合以上技术面和基本面分析,我们将发现半年以来对宏观和市场的思考均是有理有据并上下承袭的,因而在操作层面上也就相当清晰,让我们继续响应总理文章的号召:一要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如前所述,决定A股当前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将持续伴随,投资者应控制仓位、做好两手准备;二要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且暂停祈祷政策某天将明显改变吧,“定向宽松”实是可取;三要统筹做好关系全局的几项重要工作:落实房地产调控、推进节能减排、不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规避房地产,持续挖掘布局节能环保、种业板块、波段出击保障房、消费升级概念。
但无论如何操作,再次强调的仍然是云开雾散之前注重资金安全为第一要务,咱股民不仅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既然方向性选择就在眼前,作为投资者等了那么久,何必在乎这几天?将逢秋高气爽,正好休养生息。
惟愿好风凭借力 9月08日
周四,受隔夜外围市场大幅上涨影响,沪深两市双双小幅高开,无奈其后上涨力度有限,反而因获利盘离场情绪作祟,股指震荡回落,午后的快速上攻也只是昙花一现,尾盘更是再次出现跳水现象,截至收盘,沪指报2498.94点,下跌17.15点,跌幅0.68%,成交606.8亿元;深成指报10933.31点,下跌77.87点,跌幅0.71%,成交526.8亿元。两市合计成交110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6%。
盘面上,行业和题材板块几乎全线飘绿,仅印刷包装板块、垃圾发电指数上涨,抗癌、触摸屏指数跌幅较小。虽然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煤炭板块分别受行业利好消息刺激一度走强,但抵不过大盘拖累,最终黯淡回落,这种走势也是对当前市场高风险形势下投资者及时借利好反弹获利了结或割肉离场的反映。
技术面上,最显著的特征仍然是延续地量,即便是周三大盘收出可观中阳,成交量却仍不作美,何况今日再度缩量,而市场经验表明,若无量能支持,反弹的时间和空间都将限。同时,量能不能有效放大,也进一步说明市场追涨意愿不足,场外资金仍处在观望态势。另一方面,今日沪指一度回补9·5”向下跳空缺口,并险守5日均线,一定程度减轻了形态上继续向下破位的压力。
上期谈到市场已经到了无论如何该给出一个“交代”的时刻,话音未落,受周末传来8月份美国就业岗位出现“零增长”消息影响,周一A股暴跌50点,以跳空方式给出了一个向下的选择,继续破位之势似乎不可阻挡。好在周二收出红色十字星,连续下跌后技术上呈现反弹要求,周三市场果然快速反弹,但基本上还是受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投入3000亿美元用于增加就业等基本面消息刺激,由于这些所谓利好消息要么仍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预期,要么需要更长时间尺度方能显现作用,因此,今天大盘延续震荡走势,继续陷于迷惘状态,至于尾盘跳水,或是源于对明天将公布的8月份 CPI数据究竟如何的谨慎心态。
A股在短短四个交易日内经历了从暴跌、止跌到大幅反弹、震荡,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大盘波澜起伏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以下两则消息,或者说基于新消息而形成的新的预期决定着市场下一步何去何从:一是全球再现货币政策宽松迹象。澳大利亚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等央行本周议息,美联储也将于两周后再次商讨新的刺激经济措施,市场预计上述央行都将维持或重拾宽松货币政策。与此同时,为抵御“二次衰退”威胁,巴西等多个新兴经济体顶着高通胀压力断然降息,全球再现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迹象日趋明显。二是经媒体暗示央行或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周三出版《中国证券报》在头版刊载一篇评论文章中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中国央行在扩大存款准备金上缴基数范围后,不排除会适当下调部分银行或全部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文章判断,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体现出来。
由此,A股市场在艰难筑底过程中具备了走稳并向上走的基本理由,但诚如笔者一再强调,预期不等于现实,一方面G7峰会结果如何周末才见分晓,即便会议释放积极信号,其作用首先也是体现在对经济复苏信心重建上,短期将促使市场企稳,中期影响则仍需观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在于面对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态势,中国如何反应,毕竟国内通胀压力仍然较大,预计8月CPI同比涨幅仍将在6%左右,政府也在近期多次强调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暗示货币政策暂时不会明显放松。综合两方面因素,国内货币政策料不会贸然转向,以致多项调控前功尽弃,同时也将视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增速变化而定,从对A股市场的影响层面考虑,乐观上大盘或因预期年内不再加息甚至下调存准率而在四季度有所表现,而在眼下大盘又临重要时间点,走势震荡不可避免。
操作上,笔者近期曾建议在市场低迷中静观潮起潮落,乃至休养生息,实战中可避免因市场大幅震荡带来的损失,同时,左侧交易者可坚持逢低布局国家扶持的战略性产业,如环保、种业、生物制药等行业,阶段性操作抵御通胀、估值相对合理的消费行业,如旅游、白酒、商业百货。据统计,按照申万行业分类,60日内A股涨幅前三位的行业为食品饮料、餐饮旅游、医药生物,种子生产板块涨幅为17.49%,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6.21%,可见即便市场整体低迷,如能精选行业个股也可获取不菲收益。当前,大盘仍然处在筑底过程中,投资者理应坚持上述策略,一方面确保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关注本文指出的消息面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明朗,准备子弹上膛的时刻到来。
数据先知戏登台 9月22日
昨日美联储宣布的“扭曲操作”计划未给投资者带来惊喜,欧美股市大幅下挫;国内方面,汇丰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情况保持低迷,而存款搬家现象的再次出现则显示通胀压力未减。受此影响,今日A股低开低走,上演“一日游”行情,上证指数回吐昨日全部涨幅并跌至2443.06点,跌幅2.78%,深证成指收报10660.47点,跌幅3.01%,沪深300指数跌幅超3%。两市全天共计成交138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3%,但仍明显高于前期平均水平。
如果有人因为昨日A股大涨而喜出望外,那么今天反弹成果灰飞烟灭想必也会让他欲哭无泪。早上打开电脑看见隔夜美股大幅下挫,其实就已对今天不抱任何希望前段时间。笔者前段时间建议大家“休养生息”,就在静观潮起潮落间,市场无情地击碎了被一些投资者认定的2437点“铁底”;另一方面,笔者也在做一些功课,看看数据能否告诉我们更多有用的信息。
先看大盘指数,笔者统计了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自去年四季度行情高点(除创业板外均出现在11月11日)以来的阶段走势,以创出新低的1月25日、6月20日、8月9日和9月20日为关键节点,同时选取了白酒、环保、生物制药、商业百货、种业、水利等行业中的长期跟踪股票,并在其他行业随机选择了若干个股,对其在上述时间段内的走势进行统计对比,观察发现以下一些现象和规律:
1、大盘走势在今年内基本可由两次反弹加两次回调构成,第一次回调始于上轮行情到顶,止于1月25日,随后反弹至4月中旬,幅度约为16%;第二次回调幅度基本将反弹成果耗尽,止于6月20日;第二波反弹至7月中上旬,反弹力度在小于10%;目前正处于第二次回调过程中,且已下跌约15%,本次回调过程又包含了若干小反弹,如8月9日创新低后的触底回升。可见下半年以来大盘反弹力度时间愈短、力量愈弱。
2、上述走势中,创业板指数与沪深大盘指数表现不尽相同,前者在6月20日前跌幅显著大于后者,但其后回调幅度小于后者,而反弹力度更强,特别是9月20日沪深大盘指数均创新低时,独有创业板指数未现新低。
3、上半年特别是6月20日大盘创新低期间,绝大部分标的股票跌幅超过大盘并随之创出新低,但是一批个股在6月20日甚至更早创出新低后未再创出新低,反而走出了一波可观的上涨行情,个别股票甚至创出新高。下半年至今大盘跌势加剧,之前顽强抵抗的个股虽然独木难支纷纷跟随下挫,但即便如此,面对8月9日、9月20日大盘的暴跌,它们也没有创出新低;
4、这批顽强抵抗的个股集中在:不断被国家出台政策规划刺激的战略性行业(环保、种业、水利、生物制药等);业绩靓丽、估值提升、抗通胀行业(商业百货、白酒),创业板中属于上述行业又具备高成长性的个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行业也不尽然全部个股都强于大势,数据显示龙头或具备题材个股表现更强。
具体如,白酒行业今年收益行业景气,表现强劲,多只个股走势独立于大盘,大盘的关键日几乎都不构成白酒行业的关键日,第二波反弹高度均在50%左右,其中贵州茅台8月31日219元的最高价超出上轮行情高点9.6%。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种业中的龙头股均再6月20日后累计跌幅收窄,在反弹走势中显著强于大盘;作为股市风向标的券商股8月以来则呈现低位横盘整理状态,盘中多次出现异动。
数据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没有感觉的那么糟糕,上述行业个股在6月底至8月底走出了一波堪称精彩的结构性行情,说明弱市仍有可选之股;加上诸如账户参与交易数、换手率接近甚至低于08年水平,券商再次出现行业性亏损苗头,ETF连续三周逆市净申购,人民日报等再次呼吁救市,高管股东增持股本等向来被视为股市见底信号的陆续出现,交织在一起使人不得不感受到“底部”来临,而正是这种不太糟糕乃至有些乐观的心理,加上不断有人预期这样那样的政策改变、通胀见顶、美国救市,使得在阴跌过程中不断有人抄底,也就不断被套;不断有人在过程中预测各类政策底、估值底、技术底,而这些底不断被现实击碎——再次说明熊市不言底,言底皆非底。因为数据也告诉我们,随着大盘的继续下沉,那些曾负隅顽抗的个股也一次次地中断上升势头,市场正在蕴含着前期强势股补跌的风险,如白酒股8月底以来有构筑双头之势,其中泸州老窖率先下跌;环保股、种业股等等要么面临形态失效之嫌,要么平台整理上攻无力,另有相当一批个股(无论属于大盘还是创业板)的估值之前并没有真正跌下来,甚至到现在仍然高高在上(笔者一直并不认同市场估值回落到足够合理和便宜,整体不等同于个体),而券商亏损苗头初现不也说明持续亏损的可能。如果基本面的阴霾不尽快散去,大盘继续承压,这些个股也难以独善其身,原先的“底部”随时可成为下跌中继。
因此,笔者继续维持大盘艰难而漫长筑底的观点。回顾那些影响大盘走势的关键节点,可见正是基本面的内外因素结合所致,尤其是作为行情真正分水岭的8月,欧美经济状况更加不给力,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支撑反弹行情的市场资金开始动摇,获利盘陆续撤退,割肉者无奈纷纷挥刀,A股尚不够强大的独立性于是消退,而这种无奈约莫要贯穿整个2011年。归根结底,关于改变弱势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即欧美债务危机明朗化甚至消逝、全球经济复苏重回正轨、中国经济转型换挡初见成效(显然尚需时日)、通胀见顶或其它原因如对实体经济的损伤超过了政府和社会稳定所能承受的限度,倒逼政策转向(这是中短期唯一可能的,也是实现起来十分复杂的),其中之一仍未出现,因此包括昨日在内的每一次大涨只是反弹自救——股市其实“不差钱”,这跟整体上资金面意义不同,基于杠杆效应在底部撬动一波上涨的资金显然不缺,但面对上述状况,人心难齐,每一次参与反弹的机构、私募或是大户,要么都要陷入泥海,要么闻风就跑,反而给行情带来额外的动荡,譬如这两天的大喜大悲。
策略上,建议空仓者继续休养生息,被套者继续忍辱负重,在寒冷的黑暗中等待黎明;大胆又无后顾之忧的左侧交易者坚决逢低布局战略性产业——只要相信全球经济还会复苏,坚信中国经济转型能平稳过渡恢复增长的人,理所当然都会投资于那些代表明天的产业,如环保股;精选创业板高成长性、估值合理、细分行业龙头,经过这一年资本市场的风浪其实更利于投资者大浪淘沙。
休市静观候反弹 9月29日
今日两市再度大跌,沪指继本周一、周三之后再创调整新低。两市开盘即低开低走,盘中地产、煤炭、金融等权重股数次护盘,欲推升股指回补缺口,奈何不敌空方力大,股指于尾盘再度回落,两市多达八十余只个股跌停,几无上涨板块,局面惨淡。截至收盘,沪指报2365.34点,跌26.72点,跌幅1.12%,成交570.2亿元;深成指报10287.9点,跌82.03点,跌幅0.79%,成交482.4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量较昨日放大约10%。
值得注意的是,沪指不仅未能有效回补缺口,收盘再创1年来新低,且出现近年来少有的一个交易周内三次创新低,加速赶底之势显然。沪指自此轮下跌后,上处于各条均线压制之下,后市反弹压力加重,下缺乏有力的支撑位,直接考验2010年7月2日2319点的阶段性反转点位。此外,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均现下跌加速,前者再创新低,后者五连阴之后逼近783点支撑位。
虽然市场恐慌情绪只增未减,但看得清楚,心里不慌张;手握子弹,心里就有底。笔者在本栏上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均在本周市场得到印证:数据表明大盘正处在今年第二轮反弹结束后的第三轮调整过程之中,没有“铁底”一说,因此建议继续空仓,避免了本周下跌带来的损失;数据表明前期强势股已难支撑,补跌之势在即;数据表明相对主板指数,中小板块尤其是创业板个股估值并不便宜,应摈弃A股市场已经很便宜因此不会再跌的误导;数据表明一批或受到政策扶持或业绩表现良好的股票近期已有整理抗跌之势,一旦大盘企稳将成为反弹先锋。综合以上信息,在笔者界定的“支持A股反转的三大驱动力”未出现前,上涨仅为反弹行情。
近期市场基本面信息和走势印证了以上判断。基本面上,本周令投资者先喜后优的是本以为欧债危机初现曙光,但欧元集团随后否认2万亿注资,欧美股指随即结束连阳再度调整,因此关于欧美债务危机缓解促使全球经济复苏重回正轨这一驱动力仍未具备,但笔者认为情势最终会倒逼政策,对此不必过于悲观。国内经济驱动力方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28日在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吹风会,指出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走势良好,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会在9%以上,这对于市场筑底行情来说传递了积极的信息;另一方面,资金面上面临中国水电、中交股份发行的巨额抽血,仍显紧张,预计资金面的改观要在节后逐步体现;不断传来的温州中小民营企业破产、商人外逃新闻也刺激着市场紧绷情绪。
就今天市场走势本身来看,市场分化格局的显现也在印证数据中的逻辑。本周以来小盘股跌幅远大于权重股,次新股、强势股开始补跌并持续蔓延,而当前大盘股市盈率为11.05倍,已低于A股上两轮底部时期的估值,但小盘股市盈率为32.87,仍远高于1664点对应的估值水平,前期因题材而高涨的强势股也远未到价值投资者所谓的安全区间。笔者因此认为小盘股、强势股仍有估值调整的空间,且此轮调整仍未继续。俗话说不破不立,虽然再账户空仓率、市场情绪指数乃至救市呼声等方面可以形象地看到股市再度面临2008年局面,但就笔者个人观察来说,艰难筑底不等于已经到底。今天已是国庆长假前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市场在原来观望基础上保持谨慎可以理解,后市A股或下探上述技术面支撑位,最终视休市期间国内外基本面信息的变化而再次选择方向,如果欧美债务危机未见恶化、通胀如期见顶,则其对市场的影响作用边际递减,近日大盘加速下跌和个股首现大面积破位的现象方可以理解为市场阶段性见底的重要特征,则本年第三轮调整有望结束,一波反弹行情可期。
基于对上述情况的理解,操作上采取针对性策略,投资者方能趋利避害。 一方面寻找那些先于大盘见底企稳的股票,准备将先前存着的“子弹”用于反弹行情。上期数据分析中指出的这类股票处于调整中已有多日,即便本周也未随大盘创出新低,它们包括:继续坚持战略建仓受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如环保股中的桑德环境已反复筑底,近日再次于底部逆市上攻;业绩始终是王道,近期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业绩走向对股价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公告业绩大幅增长的302224正海磁材、先锋新材均强势封死涨停,而作为业绩反转标的的海油工程股价已于8月初随基本面展开V型反转走势,近期明显有资金持续流入;作为左侧交易配置的部分指标性股票,如券商股中受益于创新业务开拓并且超跌的海通证券近期盘整抗跌,但因难以精确确定是否处于熊市末期,如大盘受重创,横盘整理形态也将失效,因此注意仓位组合。另一方面,回避仍处于补跌态势中的前期强势股,尤其是因题材炒作高高在上的个股,回避相比较而言估值仍不尽合理的部分中小板、创业板块股票。
反弹曲只争朝夕 10月13日
周四,A股在经过了全日的窄幅震荡后小幅收高,延续了昨日的涨势。今日金融股有所走弱,但两市成交金额则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2438.79点,涨0.78%;深证成指收报10481.84点,涨0.54%。两市全天共计成交151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盘面上,题材概念板块方面,水利水电建设、装饰园林、触摸屏指数涨幅居前;行业板块方面,建筑建材、电子元器、信息服务指数涨幅居前。
笔者在上周四本栏目明确指出:1、强势股补跌,沪指已进入本年第三轮调整,直接考验2319点;2、国庆期间如无基本面利空,国庆后反弹在即;3、继续坚持配置作为左侧交易的券商股、战略产业龙头及业绩已现反转股,并具体分析了对应股票池中海通证券(600837)、海油工程(600583)近期走势。本周至今日走势印证了全部上述分析结论,沪指破2319点后迅速拉起,开始大幅反弹;12日海通证券、海油工程均在各自板块中率先涨停,已先期渐离底部的桑德环境再次上涨4.14%,亦强于大盘。
对于近期走势,基本面原因方面,投资者普遍认为近期利好齐集,力撑技术面反弹。其中,又以10日汇金增持为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包括国务院决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连续第三日显著下降等在内的诸多国内基本面,虽然重要但并不新鲜,如前者被解读为过往分析中指出的“定向宽松”范畴,后者则面临将央行再次发行200亿元三年期央票的效应抵消,可以说政策坚持稳健并未改变,而汇金增持本身仅是企业自发现象,倒是法德承诺救市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支持A股市场反转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欧美债务危机走势好转范畴。好在上述信息集中起来传递给投资者一个底部信号,一方面信号带来预期,关于预期对于市场的力量此前已分析过,另一方面底部信号不等于就一定是底部。因此,笔者仍然坚持在界定的支持A股市场反转的三大驱动力未出现之前即便大涨也仅是反弹。
进一步分析,虽然汇金增持行为与笔者国庆前分析预测的市场反弹在时间上的先后性,但实事求是说这是一种巧合。笔者认为,即便10日前后没有汇金的增持,也会因有其他利好而出现反弹,或者说无论汇金增持是出现在10日还是20日并不重要,对于市场来说已处于一个相对底部区域,出现反弹合乎逻辑。请注意,笔者提法是“国庆期间如无基本面利空,国庆后反弹在即”,并没有要求国庆期间必须出现大的利好市场才会反弹,本质原因在于市场在底部区域技术上有反弹要求,基本面有倒逼(救市)反弹的动力。因此,从这个角度同样可以得出,此次汇金增持的价值在于历史信号重现,其并不具备点燃股市反转导火索的功能。
那么,这两天忽高开忽低走的走势就并不奇怪了,按照历史规律,汇金增持被理解为“救市”信号,一旦出现必有反弹,但收市后发布消息令主力措手不及,次日出人意料高开低走恰给前期空仓的主力进场赚钱机会,并进一步收集到恐慌割肉者的廉价筹码。第二天在意料之中大盘一举收复失地,主力开始今年难得的吃饭行情。至于今日没有进一步发力也是有原因的,请观察本年上证指数走势,可见8月以来类似12日的放量阳线已先后出现过三次,且那几次反弹基本都属一日游,而恰恰14日公布9月份经济数据(又属于A股市场反转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即国内经济走势),那么面对这样的关键时刻,我想没有人愿意轻易地加大筹码进行大幅拉升,取而代之的就是今日的横盘震荡走势,充分体现了观望姿态。
这样一来,对于后市的走势判断在逻辑上比较清晰,明日经济数据如何以及本次反弹初期量能和时间的持续性决定了本次反弹行情最终的命运,并且前者是影响后者的重要因素:
假设明日经济数据向好,只要欧美消息面维持现状(暂不奢望好上加好),市场将继续反弹;如市场反弹持续性突破前三次规律,那么对于主力来说中大级别的反弹的可实现性就将成立,今年的吃饭行情将继续。经估算,反弹力度首先直指15%(12日起),如基本面配合,上可看到20-25%。反之,市场将再次震荡回落(今日尾盘的拉升虽然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市场上已经聚集了一定的乐观预期,但也给次日数据公布前后拉高走人留下了操作空间),股指将继续面临下无有效支撑的局面,由技术面分析低看至1900点左右,即上轮熊市底部反转颈线突破区域。
最后简单回顾今年以来的宏观策略结论,从年初“全年高通胀,物价是关键,转型付学费,政策看容忍”奠定了对全年行情看法的基调,认为全年难有大行情,到年中提出“寻找A股市场力挽狂澜的驱动力”,构成下半年行情分析关键因素,期间穿插分析了市场预期对市场走势的影响,指出在漫长下跌期间耐心等待,上述关键因素如具备年底或有吃饭行情,其后针对分析市场上的2437点“铁底”言论利用数据, 及时建议投资者空仓应对第三轮下跌以避免损失,紧接着于国庆前指出反弹在即,积蓄已久的子弹将派上用场。市场实际走势表明上述基本面分析框架是有效的,重要的是面对恐慌和质疑,基于事实和理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应该得以坚持。如果投资者按照笔者上述建议,想必或因早就配置了券商股而已在此次反弹中有所收获,或因对战略产业的逐步建仓在更远的行情中获益,或者因空仓而准备了充足的子弹迎接接下来的行情,或句话说,目前的操作策略是等待明日经济数据,若支持反弹继续,持仓者在反弹中持股,空仓者积极参与反弹,毕竟反转核心驱动力未现、负面消息可能随时爆出,对于反弹,我们必须抱以只争朝夕的心态。
天不遂人暖还寒 10月20日
周四沪深两市早盘双双低开,绝大多数行业板块飘绿,股指震荡下行之势不可抵挡,先是上午深成指跌破万点大关,再到下午沪指跌破2318点创近31个月来新低,同时创业板指亦创新低,市场可谓哀鸿一片。截至收盘,沪指报2331.37点,跌46.14点,跌幅1.94%,成交578亿元;深成指报9796.23点,跌309.51点,跌幅3.06%,成交527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量较昨日有所放大。盘面上,行业板块全面下跌,石油、银行、券商等板块跌幅相对较小,煤炭、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板块跌幅较大。
经今日一跌,汇金增持以来的短暂反弹格局显然已宣告夭折,或者说反弹刚开始就结束,就像成都近期天气一般咋暖还寒。虽然相比8月中旬以来大盘的三次反弹,本次反弹单日涨幅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反弹幅度更大,但从周线指标来看整体反弹力度仍只能算是毛毛雨。在这种反弹局面下,投资者操作上止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在上期呼吁“反弹只争朝夕”,三四日内类似反弹先锋券商股约13%的上涨空间,又不知争到与否?
之所以对看似强势的反弹抱以如此谨慎的心态,根本上仍在于笔者一再强调的核心观点“支持A股市场反转的三大驱动力未出现之前即便大涨也仅是反弹”,因此不论一日之间反弹如何轰轰烈烈,都无法改变大盘目前的走势仍处在今年第三轮下跌过程之中。剩下的问题是反弹的持续性如何,以及什么条件下反弹将结束。就此,笔者在上期提出了三个互相关联的因素:14日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其后市场量能持续性、其间欧美债务危机等方面的突发消息。
大家都知道上述条件随后的发展:国内经济数据表明虽然三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有所加快,但国内经济整体发展尚属平稳,增速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和房地产投资领域存在隐忧,而通胀下行趋势得到部分印证——按理说这份成绩单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它与市场预期之间的互相影响,笔者观察到,一方面经济增速下滑可被理解为低于预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整体稳定不仅没有强化政策松动预期,甚至一定程度加深了诸如“如果不够糟糕就无法倒逼政策变化”的抱怨。正是由于市场对数据的解读产生了分歧,导致无论如何对于市场都是偏利空,于是我们看到大盘在反弹仅仅第三天也就是数据公布当日就开始了震荡徘徊,量能也呈现逐步回落态势。屋漏偏逢连夜雨,欧美方面在这紧要当口也来凑热闹,几天前刚刚说了要救市,德国就马上表明不要指望有啥“速效救市丸”,加上期间美国经济数据延续一贯的摇摆不定,投资者情绪也就跟着好一天坏一天,看来,欧美债务危机的明朗化还遥遥无期。内外都不给力,A股市场在反弹高位又挣扎了两日,终于在众所周知的大盘股IPO持续抽血等利空的连续打击下一泻百余点。
对于后市,技术分析派显露分歧,给出沪指2260、2280、2180等多个不同支撑点位,笔者延续上期给出的反弹若受基本面影响而失败条件下的走势分析,即市场将再次震荡回落,股指将继续面临下无有效支撑的局面,本年第三轮回落低点看至2000点正负50点左右,距今日沪指收盘尚有约15%跌幅。毕竟目前技术上均线系统重回空头排列,沪指再失10日线,新的下行缺口形成压力位,市场人气也难快速恢复。但既然事已如此,投资者也不必过于悲观,所谓不破不立,筑底阶段的快速下跌反倒有助于减少投资者因屡次“抄底”而造成的损失。对此需要指出的是,近期下跌盘面上一方面显示中小盘股估值仍处回归过程中,前期抗跌周期股、强势题材股也难言跌到位,另一方面买盘的不时涌入说明了当前仍有投资者短线做多或试图抄底,而股市上历来有多头不死、跌势不止的规律,因此建议投资者及时树立熊市思维,即便短线参与也要注意控制仓位,同时格外注重选股。
理性必将胜疯狂 11月03日
上一期文字是在11月2日,中间准备婚礼停了一期,两周来股市如疯了般上涨,说疯了不是因为绝对涨幅(离10%还差一截),而是大盘走势之波澜诡谲,认为不行了的时候却强行转折,个股题材之狂暴无理,久未见的妖股潮重现江湖。
于是我们再一次面临看不清的境地,原来下跌时我们难言何时反转,如今大涨时我们亦不敢大声说是,这就是市场的本质侧记——市场从来的就不掌握在每天沉浸于其中观摩它离不开它的分析师和散户手中。然后不停地分析和不断地反省是我们的职责,应该承认,市场最近的走势有些出乎我们在3日前夜的判断,冷静下来,又仍然有可以解释的理由。且看几点事实。
一、关于近期反弹以及是否反转。9月底直至国庆后的分析,是指出有一波第三轮下跌(并非数波浪之类理论,是基于自身数据分析)中的反弹,市场表现如期而至。但问题在于,反弹先呈现夭折(此时即2日,基于当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论断毫无问题),后不仅迅速收复失地且至今更加疯狂,而在2日及前几日市场表现得令一直对后期走势持谨慎乐观态度的我(可能还有几位同事)心里在今年第一次感受到一股往日金融危机般的寒意,正所谓多头不死下跌不止,我就是这么一个偏多头。心冷后,却见股市做出一个类似W底形态转身向上,自然会有纳闷,最直接也是第一个要问的是:之前的判断错了吗?
在认知领域最困难恐怕要数别人都疯狂认为这样的时候你还能保持自己原来那样的认为。包括分析师在内面对这几天的上涨行情难免动摇,于是骑墙现象、倒戈现象多现——得强调这未必是错的,君不见历次大底都是在市场大多数人悲观无奈和不知不觉中出现,牛市初期的上涨又都是伴随着大多数人的犹犹豫豫和仅敢波段尝试。还是看事实,上涨和下跌背后都必定有逻辑原因,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如何有点接近地像《永无止境》中的吃药人那样及时准确地将各种隐藏或公开的信息建立逻辑勾连,以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
先看上涨。仅仅从职业的角度,找出支持反弹延续的理由显然是比较容易又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的。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的观点是A股市场如今反转必须等待国外、国内三个互相关联条件,全年高通胀无大牛市,等等,并且绝大多数经受了市场的考验。那么,第二波反弹期间(2日以后)连续出现属于上述范畴的几项重要信息:欧债问题取得突破,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健康,通胀形势明显缓和,以及政府关于政策微调的进一步表态,直至今天仍不断有类似的利好信息出现,加上转型期必然不断推出的各行业战略规划对具体个股形成支撑。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要数总理的话,他老人家当然不会是轻易说出那些不大可能实现的话题的,因此,结合其他一些细部现象,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已经在着手,而国外基本面暂时利好是锦上之花(这点在2日文字关于反弹条件中阐述到),通胀数据下降是调整重要前提之一。再加上我们下半年以来的文字中一直强调震荡筑底的过程,这一过程延续如此之长,从很多新兴战略产业龙头股(如桑德环境)身上可以看见实际上早已按耐不住,先于大盘见底,又无法挣脱市场整体的系统性风险,不能力拔山河气盖世,如今,条件终于初步具备了,市场主力形成合力和共识,即年底要有吃饭行情,把失去的夺回来一部分。于是,强势反弹出现了。
再看,为什么是在这个位置和时间出现强势反弹。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国庆前已经具备反弹条件,包括基本面和技术面的,这里不重复。事件在时间上拖延至今所积累的情绪效应需要爆发。年底需要吃饭行情来弥补损失,给很多方面一个交代。而两波反弹的起点均再2318点附近,再次让我们审视这个位置究竟是不是所谓的三重“铁底”:政策底,最近迹象很有可能,考虑到市场的提前反应性,可以初步假设成立;估值底,考察几类板块,仍然可见权重股、蓝筹股或者说主板市场估值确实已到了接近大熊市水平,但坚持题材股、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估值并不便宜,虽然不便宜不代表不能做底,但以此作为反转理由显然不充分;技术底,技术分析的局限性为我们一部分人所共识,往往要事后才来定性,要知道W底当然也可以作为下跌中继,股票池里如海通、中石油等等长期在做复合底,复合底也可以在基本面利空颠覆下成为下跌平台。
结论在于,三大反转条件中,国外债务问题、国内经济面虽然有好消息,但并没有出现反转条件,不足以支撑股市反转,而股市目前强烈反弹是受以上综合因素尤其是三大条件之国内政策转向这一主要因素作用,一次国庆前后就出现并应该延续的今年积累形成的“要吃饭”情绪大爆发。
二、关于房地产、通胀以及市场未来。关于未来,仍然是考量上述主要因素的演变可能,实际上是取决于现实经济面的变化,因为政策是否能按预期转、转多少都要看经济体本身,而外围经济如果不断恶化势必逐渐影响到本已处在转型期的国内经济。先看房地产,说长远些早在2010年上半年国家调控初始之际,我对身边人说房价必跌,可回头看实际到了7月是一个小低谷,下半年房价再涨,身边人说我看错了,我自己也恰在7月买了房,但我微笑说我没有错,国家的调控这次并没有松也不能松,否则前功尽弃,楼市没在去年下跌只不过是因为中国楼市和楼商过去10年积累的巨大原始利润已经富可敌国,万科、恒大他们能这么容易屈服吗?他们养活的那些所谓学者能不跳出来发话吗?这些说来话长了,关系到经济和社会、政治的综合考量,总之是一场残酷的博弈,政府没有退路,否则失信于民,后果不堪设想。如今如何?严厉到从无有过,而楼市也渐渐在动摇,虽然离我当初说话已过去太久,该来的总会来,该破的泡沫总会破。
考虑到房地产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至少到目前转型初期甚至到中期都是不可替代的,牵涉到上下游多少产业和就业,如果承认房地产市场已经在走下坡路,那么届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可想而知,当然,这一部分也早在政府设计的心理承受范围中,重要的是否会超政府预期,需要更细的测算(年初判断之一就是政府看容忍,经济的容忍,社会的容忍)。而与政策是否转向关系更直接的通胀水平,仅看猪肉价格是下降趋势,但年初判断“全年高通胀”是没有疑问的了,而影响通胀的诸多因素除却周期性资料价格、海外大宗商品传导(也是假设国外经济并不能很快复兴,倒成了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因素,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是不可逆转的,这本身是转型期需要政府和既得利益经济部门所要付出的账务,是应该还的债,详见我关于“游戏玩不下去”的论述,那么,通胀至少在明年仍然是主要话题,而四万亿刺激的阴影犹在,期待政策彻底转向是不现实的。最后,看海外债务危机,简直就是一部又臭又长的闹剧了,就看希腊公投时间也不是短期明朗的事情,不外乎是一个好消息加一个坏消息,总之迷雾不散。看影响力度,我们说一个希腊就是彻底坏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问题在于哪天意大利、西班牙也嗝屁了,那大家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了。如此诸多不确定性仍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改变,何谈反转?
再回过头看具体的。在10月中旬预测反弹力度时,写到,“经估算,反弹力度首先直指15%(注:12日2318.63点起),如基本面配合,上可看到20-25%”“ 一轮中大级别的反弹可期”,上述三个百分比对应沪市指数分别为2666.42、2782.35 、2898.28,现在连第一阶目标都还没到,所以即便疯狂,也不要惊讶,或者慌乱地丢弃自己的分析原则,盲目认为反转就到了,这也让我再次回想起第一波反弹夭折时作为长期乐观者的我心一下子就悲观起来,恐怕市场上很多人与我一样或早已就悲观,如果真的悲观了,从悲观到狂喜难道就是一天之隔?还是市场在捉弄我们,唯有理性,才能使我们不被愚弄。
最后回顾几只筑底期间一直强调的个股,当然也是我的长期股票池里认为有价值的股票。科大讯飞,至少已经实现了那天在群内大胆指出的上涨幅度,甚至连走势都基本一致,当然是否是“十倍股”仍不是现在可轻言的,其实对于我们也并不重要,关键你是要及时发现并享受这个过程。海油工程,推荐成本6.02元,模拟盘买入成本5.5元,继续验证 业绩与技术双V型反转的有效性。海通证券,推荐成本7.9元,继续验证提前一步作为左侧配置券商股的意义。桑德环境,体现环保龙头本色,估值一直不算便宜但合理,也见证了它先于大盘脱离底部,作为我个人来说更在乎桑德环境作为对巴菲特护城河理论的印证,“护城河”的本意是什么?我认为固废处理许可证或者说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桑德环境重要而被很多人忽视的护城河。华北制药,我的老股票之一了,曾经热血沸腾,又一度跌得让人失望,近期定向增发后的走势强劲,我提醒的是重组人血白蛋白这种重磅题材在华药类似股票被阴云笼盖时往往被人有意无意忽视,而到乌云散去时它并不比利卡汀之于华神集团逊色太多,有意者可作为一实验在低谷布局。
今天的随笔中的观点可能很快被市场验证为错误。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直面自我是我一向的特征,善于血淋淋地剖析自己是大学以来养成的长处。如果判断错了,那就错了呗,承认错误和失误,继续和同好者一起追寻真理。对了,说到同好者,就在昨天看到一篇程程的博客,叫《牛市的标准》,基本也是认为反转未到的,和我一般在默默注视疯狂涨势时为将来可能更疯狂的下跌而担忧。
咬定青山不放松 11月17日
周四,A股市场冲高回落,全天呈震荡整理走势。沪深两市早盘高开,但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向核心成员国蔓延消息致使美股晚间收跌,市场情绪不振,股指短暂走高后震荡回落,沪指失守20日均线,权重股走低拖累大盘。午后中小盘股表现活跃,带动市场人气,沪指一度攀升至2480点附近,但上行阻力显著,大盘旋即震荡回落。截至收盘,沪指报2463.05点,跌3.91点,跌幅0.16%;深成指报10303.16点,跌10.17点,跌幅0.10%。两市成交金额大幅下降,上海市场从上一交易日的924.0亿元下降至659.0亿元;深圳市场从上一交易日的902.4亿元下降至705.2亿元。在盘面上,陶瓷、环保、医疗器械、玻璃、电器等板块涨幅居前;金融、传媒娱乐、水泥、家具、商业百货等板块弱势回调。
自10月24日大盘二次触底反弹以来,A股走势可分为两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24日至11月2日的强劲上涨阶段,一是3日至今的阶段头部震荡徘徊阶段。3日前的走势不可不谓气势如虹,股指在被人们认为不行了的时候强行转折,题材个股上涨狂暴无理,甚至久未见的“妖股”也重现江湖;但股指一鼓作气收复了60日均线后在其上方停步不前,说明当前多空双方分歧较大、争夺胶着。那么,分歧的原因或者说决定后市的因素又在于什么?经验表明,股指走势诡谲以致随时可能趋势转折之际,通常也是人们对其最不易看清之时,原来一路下跌时我们难言何时反转,如今大涨时我们亦不敢大声说是,或者表现为相反的极端,即看见反弹就喊牛市来了。近期市场就面临这样的境地,笔者以为唯有坚持一贯的分析原则和方法,并随时根据条件变化,才能厘清自身投资策略,对趋势判断得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结论。笔者试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上述两个阶段加以阐释并对下一步走势做出分析预测。
宏观方面,经济基本面始终是决定股市中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或者说是判断市场表现为反弹还是反转的内在标尺。我们看到国庆后如期而至的反弹先在2日呈现“夭折”,沪指二次触底后生硬转身向上,而在此期间基本面连续出现重要信息:欧债问题解决暂时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数据表明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健康,通胀形势明显缓和,政府关于政策微调进一步表态(直至今天仍不断有这方面的利好信息出现),加上转型期必然不断推出的各行业战略规划对具体行业表现形成有力支撑,如文化传媒产业提至国家战略高度造就一批“妖股”。再加上笔者今年7月份以来一直强调震荡筑底过程的复杂性,这一过程延续如此之长,从新兴战略产业龙头股如桑德环境走势上可见实际上早已按耐不住,其先于大盘见底,又始终无法挣脱市场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当条件终于初步具备,市场主力遂形成共识,即年底要有吃饭行情;至于为什么是在这个位置和时间出现强势反弹,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国庆前已经在基本面和技术面上具备反弹条件,或者说一个必然事件在时间上拖延所积累的情绪效应需要集中爆发。
但另一方面,分析可见支持A股反转的三项核心条件中,无论欧美经济的复苏还是国内经济的转型成功都需要更长时间来证明,当前尚不足以支撑股市实现熊转牛,股市强烈反弹主要还是是受上述综合因素尤其是通胀水平趋缓带来国内货币政策可能转向这一主要预期作用,尤其最近结合一些细节信息,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整很可能已经实施,股市反弹继续拥有其内在支撑。但是,作为逻辑前提的通胀数据的下降趋势是否真的具备其稳定性值得商榷。还是以对当前中国经济和股市影响最直接的两个话题即通胀和房价来加以说明这份担忧。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应该说是一个共识,问题在于泡沫何时破灭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笔者实际早在2010年上半年国家调控初始之际就曾判断房价必跌,虽然其后房价走势不跌反再创新高,但国家此轮调控并没有放松也不能松,否则前功尽弃,楼市之所以没在去年下跌只不过是因为中国楼商过去10年积累的巨大原始利润已经使他们尾大不掉。总之这将是摆在本届政府面前的一场残酷的博弈,或失信于民,或亏损破产,双方都难有退路政府没有退路。至于房价大幅下跌(且不谈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最近IMF分析结论是将牵动中国金融稳定,而政府官员则表示银行业可以承受,无论如何,随着调控的继续这种对后果不确定的担忧日益付出水面,其综合影响将逐渐传导至A股市场。毕竟房地产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牵涉到上下游诸多产业和就业,至少到目前转型初期客观上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承认房地产市场已经在走下坡路,那么届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可想而知,当然,这种效应也早在政府预计承受范围中,重要的是否会超政府预期。而与政策是否转向关系更直接的通胀水平,仅看最新一期数据的确可见一些主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如猪肉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但一方面本年初判断“全年高通胀”至此是完全成立的,另一方面影响通胀的诸多因素除却周期性资料价格、海外大宗商品传导外,笔者认为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却是不可逆转的,这本身是转型期需要政府为社会稳定发展应付出的合理成本。那么,不仅通胀至少在明年仍然是主要话题,也将在中长期一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即合理通胀下的经济增长。“四万亿”刺激的阴影犹在,期待政策因通胀暂时趋缓而彻底转向显然是不现实的。至于欧美债务危机这一部长得乏味又不得不随时关注的戏剧,不外乎是一个好消息加一个坏消息,最新的消息表明欧债危机开始向包括荷兰和法国在内的欧元区核心成员国蔓延,进一步加剧了各方关于欧元区分裂的担忧。引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之语:一旦欧洲炸弹引爆,美国将在劫难逃。而外围经济如果不断恶化势必逐渐影响到本已处在转型期的国内经济,最悲观的可能是全球经济陷入大萧条,在此条件下又存在最为乐观的预计,即届时中国将扮演欧美经济的“救世主”,这也是建立在国内经济转型必须稳定而快步上行的基础上。实际上,由于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及经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我们看到过去至今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政策决策具有两难性,政策实施进度和力度基本要视情况而动,即便输入性通胀趋弱的假设条件也建立在欧美经济并不能很快复苏的假设上,而对方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又将反过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既然基本面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以通胀趋缓带来政策转向作为上涨逻辑的股市反弹也就不可能一涨到底,必然要经历反复。我们再以股市微观面来分析股指走势。在10月中旬预测反弹力度时,笔者认为“经估算,反弹力度首先直指15%(注:12日2318.63点起),如基本面配合,上可看到20-25%”“ 一轮中大级别的反弹可期”,上述三个百分比对应沪市指数分别为2666.42、2782.35 、2898.28,而11月4日沪指最高触及2536.78,距离15%位尚有百余点空间。而10月20日笔者预测沪指若破位下行将“继续面临下无有效支撑的局面,本年第三轮回落低点看至2000点正负50点左右,距今日沪指收盘(注:2331.37点)尚有约15%跌幅。”实际上,股指目前走势正是在60日均线附近构筑新的箱体,即下临2433点附近即10月28日跳空缺口的支撑,上有本轮反弹数次未突破的2540点压力,一旦突破箱体再往上或往下就是前文预测的点位。而左右股指运行方向和力度的自然是基本面是否配合,一方面24日积累起来的做多动能并未完全消退,国内货币政策定向宽容已基本显现,继续出台包括支持十二五战略产业在内的各项利好政策将不出意外,甚至不排除引入“401K”这样构成股市长期利好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技术上的反弹乃至反转态势无论多么犀利,在基本面利空侵袭下都会技术失效,任何整理平台和复合底部都可能成为下跌中继,君不见沪指自10月24日以来走势与7月18日至6月20日反弹走势在形态、幅度和天数上高度相似,前期力推大盘勉力上攻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权重股在回补8月5日缺口后转头向下,而前期领涨的海通证券、海油工程在各自年线面前均败下阵来,由反弹急先锋变为领跌者,可以说近期股指阶段头部态势已经十分明显,不宜盲目乐观。
诚如郑板桥先生《竹石》所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市场动荡局面下,作为投资者理应坚信理性分析基础上的结论,做到顺势而为,既要果断抓住“吃饭行情”,又要见危墙而避之。具体来说就是保留底仓,高抛低吸,使得战略性底仓成本不断摊薄,做到对行情上下有恃无恐,如笔者多次推荐作为战略性建仓的环保股龙头桑德环境已站稳年线,自底部累计上涨近50%。
俱往矣且看来年 11月24日
周四,受昨日欧美市场继续大幅下跌影响,沪深两市早盘低开,之后快速回升至沪指2400点附近展开震荡,最终主要指数微幅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2397.55点,涨0.10%;深证成指收报9966.74点,涨0.09%。两市全天共计成交104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仍处较低水平。题材概念板块方面,石墨烯、抗癌、核高基指数涨幅居前;行业板块方面,医药生物、房地产、餐饮旅游指数涨幅居前。
笔者在上周四指出近期股指阶段性头部特征显著,次日受累外围市场震荡,大盘跳空下挫,至本周三收盘已连跌四日,今日微弱涨幅仍属弱势延续,股指亦已连续四个交易日围绕2400点整数关口震荡,可见多空双方争夺相当激烈,特别是两市成交量不断萎缩显示市场人气再度陷入低迷的趋势。此外,盘中虽屡有热点但皆属昙花一现,令投资者难以把握。究其原因,仍然是前期指出的基本面内外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强,使得此轮以通胀趋缓进而带来政策转向作为上涨逻辑的反弹行情不可持续。目前来看,全球经济环境可能继续恶化,今日大盘的微幅回升应暂时看作连跌6日后的技术性反弹,短期内A股可能继续维持当前弱势,预计沪指或在2400点附近短暂纠结后继续回落,直接考验2307点前期底部,投资者须密切继续关注国内政策方面的动向。
纵观近期基本面情况,贯穿2010年的热门话题“通货膨胀”的形势继续趋向暂时缓和,在此主要背景下,国内宏观政策“预调微调”基调基本确立,定向宽松态势逐渐明朗化,受此提振,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进而有所缓解。按照上述逻辑推理,A股市场理应受益于市场流动性好转而有所表现——触底反弹约8个百分点便戛然而止。问题在于,一方面上述逻辑中的前提条件本身具有反复性,即通胀水平回落的持续性尚需观察,而欧美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也间接影响着国内政策的调整力度,因此无论是作为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方的央行还是代表政府舆论导向的新华社,均针对近期市场上对政策调整过于乐观的声音及时予以撇清,看见政府在货币政策宽松问题上总体还是保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目前影响市场信心的核心因素已经进一步聚焦在国内经济态势本身。人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实践中可以发现经济运行情况往往并不直接体现在股市即时表现上,换句话说,近两个月市场方开始逐渐关注国内经济究竟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上面,之前人们更多地在谈论CPI乃至欧美债务危机,而国内经济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大背景下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股市在此前不可能过于显著地依此运行。直到汇丰控股周三发布11月份 PMI初值再次跌破荣枯分界线50,且为2009年3月份以来最低,显示制造业活动可能重新陷入了收缩,以及央行公布10月新增占款余额负增长249亿元、国内地产销售下滑和降价信息日益涌现等一系列继前期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之后一引起市场更多重视的国内经济信号。市场对此的反应即为忧虑经济下行风险,对冲政策放松等利好预期,导致股指跌破2400点所谓重要支撑位。对此,笔者仍然认为一方面上述状况均属于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的正常现象,也就是属于笔者在今年年初指出的“看容忍”即政府主动调控理应预期到的表现,到目前为止尚不值得过分悲观;另一方祸福相倚,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可能倒逼政策进一步松动,包括欧美经济问题的演化影响传导国内,共同决定了中期政策将最终采取何种变化以及变化的时点、幅度,股指也将在等待经济底的过程中继续震荡筑底。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顺其自然牵扯出对明年宏观市场策略的展望,2011年仅余最后一月,在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均需要进一步明朗的条件下,难以奢望出现超预期的行情,不如静观其变并着眼准备来年的投资策略。虽然可以预见欧美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势将延续至2012年,国内通胀问题也仍然会是2012年的重要经济话题,但基于对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相信这一根本出发点,乐观假设中国经济在转型次年,不仅能够较好地处理物价上涨、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内部因素影响,实现“保增长”目标,且能够在极端情况下抵御外部因素冲击,那么股市震荡上行乃至结构性牛市可期,在此逻辑下,作为经济“换挡”主角的新兴战略产业自然是当前战略建仓首选,其多只龙头股在近期大盘向下行情中表现仍属抢眼。综上所述,建议投资者短期回避风险,中期谨慎乐观,即短期宜通过控制仓位积极防御,应对系统性风险;中期着眼于来年经济上行带来的行情,继续逢低适度增加新兴行战略产业龙头股配置。
烟花易冷风萧瑟 12月01日
受央行下调存准率、欧美央行联手救市等内外利好消息刺激,周四沪深两市双双大幅高开,随后因电力和房地产板块回落,大盘呈现高开低走态势。10点过后,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拉升,沪深两市股指齐齐再度上攻。但午后成交量不及上午,加之股指期货在下午2点后快速下滑,A股随之回吐涨幅,截至收盘,沪指报2386.86点,涨53.45点,涨幅2.29%,成交952亿元;深成指报9917.86点,涨224.48点,涨幅2.32%,成交835.6亿元。两市成交量虽较前日明显放大,但沪指未达千亿量级,且未站稳10日均线,局面表现复杂。
本周全国各地迎来今冬第一波“寒潮”,而股市也在周三遭遇凛冽寒风。笔者上期判断后市指出“股指至多继续在2400点短暂徘徊,然后将下行考验2307点支撑”,而其后沪指围绕2400点震荡3日后以近80点的跌幅直接触及预测位置——恕笔者直言,周三大跌属于笔者自11月初反弹停滞起一直等待中的事件,因为核心反转条件不具备,那么一时反弹再夺目也不能改变理性分析的结果,好比烟花再灿烂终会凋谢。
按照趋势分析,股指今日应惯性下跌或震荡整理。殊不料周三晚间央行宣布下调存准率,又妙在瞬间传来美联储联合六央行救市,欧美股市暴涨,遂造就今日A股的暴涨。众所周知,内外利好齐至,涨是应该的,下调存准率本也在市场预料之中。问题在于今日涨完之后怎么走,或者说还能涨多久。投资者对此类问题并不陌生,笔者一向坚持以既有的逻辑体系站在较长周期进行宏观分析和微观验证,正是笔者前期所说改变今年第三轮下跌趋势的只能是突然而至的重大实质性利好,那么,今日暴涨的两项直接因素应二分观察,对于存准率下降宜以事件性驱动因素待之,对于欧美央行救市本身应属于长期影响因素,但目前更多是预期产生积极作用,因为其长期而远不能下定论,单就外围股市暴涨连带A股上涨而言仍然属于事件性驱动因素,大家都知道事件性驱动因素不太可能连续重复出现,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将随时间逐渐消褪或被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的负面信息所冲抵。因此,笔者静观今日意料之中的上涨,并没有过于乐观,相反因为以下原因而感到寒意犹在,相信成交量并不火爆也反映了市场中同笔者近似判断的投资者大有人在。
关于下调存准率。首先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是面对复杂两难的经济局面,政策工具就那些,大抵想来想去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当年“四万亿”就是例子,现在好比戒毒有点成效就又去摸烟枪,这是实施该政策的必然性所在;二是在欧美债务危机蔓延大背景下突显了政策抉择的紧迫感,国内经济必须先苦练内功,即“稳增长”,家底殷实才能应对来年可能扩大的外部金融海啸的冲击,乃至届时有能力伸出援手,符合政策的前瞻性所在;三是不排除是央行面对外汇占款近年来首次下降背后的国际“做空中国”力量采取的针对性措施,这体现了及时性所在。其次,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下调?上面已提到了前瞻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今天公布的PMI环比回落同样在各方面预期中,结合其他经济实体领域现象进一步印证了国内经济稳增长的紧迫性,于是决策者决定释放一部分流动性——这不仅前推翻了前几日有机构关于年内不会下调存准率的预言,也恰巧着实缓解了周三暴跌对市场稳定的冲击,还借助海外市场东风扭转了下调存准率次日行情大多“见光死”的历史规律,更是政策调整是改变股指年内惯性趋势的重要力量这一观点的体现,要知道,如果PMI等经济数据有令人欣喜的表现,笔者甚至将改变对市场大趋势的判断,可惜这并没有发生,决定股市的核心因素即经济面仍然处在不确定性之中。
关于硬币的两面。笔者在前两期着重分析了作为政策微调和反弹行情的前提条件即通胀缓解以及经济基本面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近日关于欧美量化宽松救市的种种迹象以及全球大宗商品的反弹,包括国内电价的上涨,进一步支持了通胀必将仍然是来年经济主题的判断。纵观周遭,笔者仿佛看到了2010年冬天那一幕幕场景:中东局势的不稳定直接带来石油重回100美元,阵阵寒潮的逼近带来用电和天然气的高度紧张,如果日益常态化的极端天气卷土重来将迅速带动食品价格的飙升……笔者年初就成本推动型通胀和紧缩货币政策之间博弈的分析似乎仍未过时。在这样的条件下,又有什么必要执着于此次下调存准率是否代表着政策就此宽松?不仅在通胀问题上如此,政策调整对于经济形势同样具有两面性,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若针对经济颓势不得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是以预支未来应对现状,举措不当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政策的调整是一门艺术,我们都需要和决策者共同观察各种因素的演变,股市中长期走势的明朗也因此需要再等待。
关于市场的偏见和短视。在动荡而漫长的市场周期中,时不时因为各种突发因素而出现较大的行情波动实属正常,问题在于包括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在内的市场参与者会因此而判断失策,或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一种表现为仅就突发事件来解释市场,无论涨跌,都可以不顾牵强附会找出若干理由,寻得自我安慰,例如,国际板推出传言固然是诱发周三大跌的因素,但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担忧才是近期困扰市场运行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市场本就趋势向下;另有表现为缺乏动态和全局的分析视角,仅以当前的境况找一堆理由静态解释,这样是无法找出真正决定市场趋势的力量及其演变轨迹的。无论哪种表现最终都只会让自己摸不着头脑,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给投资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笔者窃以为,只有在实践中形成一以贯之的分析体系并坚持运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方可得“渔”而非鱼,2011年的A股市场虽不可爱却正是磨练投资分析技艺的好场所。
综上所述,事件性驱动也许会在一时改变行情趋势,但烟花散尽终易冷,只要当下经济本身面临的风险仍然存在,投资者均宜对后市保持一分冷静。虽然利好消息将本已下行的股指硬生生拉住,但回头一看仍不过是在2400点附近打转,若无持续性利好,反弹难以持续。尤其通过上述分析,笔者感受到的更多是萧瑟寒风,投资者不宜因冬日一抹暖阳乍现而过于乐观,甚至需做好应对最坏的可能即如2008年状况的心理准备。
江湖夜雨十年灯 12月15日
周四,沪指在外盘大跌影响下,延续惯性下跌趋势,早盘即低开低走,最终以又一个大跌收场。股指早盘在资源股杀跌拖累下,迅速跌破2200点,最低探至2183点附近。随然其间银行、地产等板块发力带动股指脉冲式回到2200上方,但仅是昙花一现,两市午后延续跌势,上述板块也纷纷翻绿,特别是2点半以后大盘再创新低。截至收盘,沪指报2180.90点,跌幅2.14%,成交473亿元;深成指报8871.09点,跌幅2.44%,成交450亿元。两市成交量合计较昨日有所放大。
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年股市转头空。本周二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245点,而2245点恰是十年前该指数最高点。市场更不容广大股民叹息,连续下跌直至今日盘中最低2179点,而曾几何时被不少人视为政策、估值、技术三重“铁底”的2307点早已如过眼云烟。近期市场走势再次被笔者“不幸”言中:沪指将在2400点附近短暂徘徊后继续下行,直接考验2307点前期低点,遗憾的是所谓2307点支撑不过是部分市场投资者心理上一个安慰点,如此不堪一击。实际上,一直关注笔者分析的投资者可能注意到,早在10月中旬自2300点上方第一波反弹夭折时笔者已然感到今年行情俱往矣,断言股指将继续今年以来第三波下跌趋势,无论期间反弹多么绚烂也是烟花易冷,如果说之前对行情可持谨慎乐观态度,则彼时无论如何理应树立大熊市思维,为此其后至今笔者一再建议投资者务必空仓回避,切勿一厢情愿认为“跌了这么多,该到底了吧”,更在12月初指出投资者应做好市场重现2008年跌势的准备。
总结经验是有必要的,不妨回头来看为什么说2307点仅是投资者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先看估值,即便经历了前三个季度的调整,A股中小板、创业板估值仍旧整体偏高,六七十倍的市盈率比比皆是,因此笔者首先对所谓“估值底”不认同,以主板估值水平代替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或简单平均化来考量市场是否有泡沫无异于掩耳盗铃。再看政策,若单以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作为政策见底的标志未免过于简单化,其效果也已了然,笔者认为对于本属于长期宏观范畴的政策面同样应以长期动态的观点审视,笔者年初指出今年市场主题词之一即为“政策看容忍”,那么在市场演化过程中就需要不时发问:还可以再容忍吗?所谓容忍,一是对证券市场本身,二是对中国经济本身,归根结底是对经济本身的容忍度,而新旧经济转换的几位主角——出口在继续回落,房地产调控效果也就刚刚见到,通胀缓和也许只是暂时,新兴产业规划才陆续发布……个人认为决策者对此仍然需要观察,其能够付出的代价底线仍未被触及。至于技术底,笔者一贯认为在基本面占主导的市场阶段,技术分析失效是很常见的,仅仅因为几点连线或是前期低点,就认为某个点位具有强支撑,由此造成投资失误,实是可叹可惜。技术上11月上旬反弹停滞后头部迹象相当明显,部分投资者对此视而不见,直至18日跳空下跌,临近2307点时又幻想再次反弹,而在此期间笔者并未从流于市场上呼声较高的“铁底”论,反而连续数期观点鲜明地指出股指将惯性下跌考验2307点后继续向1900-2000点区间靠拢,目前看来实证分析结论正一步步趋向成立。
对于后市,笔者仍然认为在大熊市思维前提下应继续从基本面变化寻找趋势反转的可能迹象。当市场言论聚焦于通胀形势和预测CPI数据时,笔者指出影响其后一段时间市场走势的核心因为已经转化为中国经济形势本身,这也是目前市场上的基本共识。而近期市场对于人民币兑美元现汇价连续跌停及其相关影响的关注上升,联系到前不久外汇占款下降及有关“做空中国”言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更为重视,海外避险和套利资金的流出对当前国内资产价格调整的压力已经在显现,此外,笔者曾于9月做了关于人民币升值对A股市场影响的课题研究,其中对四季度A股市场走势结合条件假设做了相关预测,而目前市场走势吻合其“熊市间或反弹”的结论,综合以上因素,A股市场继续下行为大概率事件,不排除国际资本挖坑A股以备来年抄底的可能性。
具体来看,一方面沪指已经跌破降通道下轨,理论上应有技术性超跌反弹;中国石油、银行股等权重股以及环保股、券商股龙头均回落至前一整理区间或历史底部区域;另一方面,基本面仍然存在变量,突发利好可能在于汇金再度增持、存准金率下调等,房地产市场、中东局势演变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寒冬农产品价格抬头趋势值得继续关注。从今日走势来看下跌力道尚未竭尽,技术上也不存在明显支撑点位,即便在数个交易日内迎来技术反弹,反弹力度也很有限,或在2190-2220点之间震荡,对于投资者来说可操作性不强,投资者理应坚决摈弃侥幸心理,杜绝熊市每买必套行为,宜趁反弹减仓,根据物极必反的规律,当市场上连侥幸心理都不存在时或许就是见底之日。
日生残夜几人知 12月22日
今日大盘再次创出新低2149点,且盘中继周一后再次上演大逆转,固然刺激,却让人愈发看不透因而不敢奢望太多。两市早盘低开低走,创业板、中小板继续估值回归,沪指最低跌至2149点,此后以中国石油和银行股为首的权重股拉升,环保股也人品爆发,推升股指大幅反弹,但尾盘股指缓慢回落,最终收带长下影的十字星,并仍然处在主要均线下方,成交量变化不大,个股跌多涨少。截至收盘,沪指报2186.30点,跌4.85点,跌幅0.22%,成交480.2亿元;深成指报8909.35点,涨25.10点,涨幅0.28%,成交516.1亿元。
本周行情又一次让众多分析人士和投资者失望了,且几乎又一次经历了由悲观到激动直至极度失望和恐慌的完整轮回。笔者上周四分析指出,沪指或暂围绕2200点挣扎一番,期间技术性反弹虽在即但已难有操作价值,并结合历史规律提出基本面存在汇金增持等随时可现的变量。话音刚落,次日中午即传来汇金再次增持的消息,股市随即展开一波看似凌厉的反弹,于是市场上再次浮起笔者一再告诫大熊市之中不应有的各种幻想。本周随着诸多利好传闻的未兑现,以及基金“重庆啤酒”事件、平安再融资影响,股指外强内干本色显露,在周二反弹就显露出难以为继的迹象,此时被套投资者理应奉行笔者之前指出的“反弹减仓”策略果断减少损失,而在上周四五炒到阶段底部的投资者也陆续获利了结,最终股指从哪里来回到了哪里去,甚至以比反弹更为凌厉的幅度连创大盘、个股新低,同时又新多了一批被套者。
上周末还有一项所谓利好消息本周已被证实,因此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即有关方面公开表示支持社会养老保险进入股市,这一般被视为有望支持股市长期走好的基本面利好。但我们看到周三股指走势对此并不怎么卖帐。一方面正因为属于中长期政策,其效果未必立竿见影,更何况此次仅是相关负责人表态而已,其中方法论可见年中笔者和大家探讨的关于如何正确看待市场信息的问题。另一方面,笔者曾从事过社保相关工作,知晓我国养老金收不抵支状况日趋严峻,将作为老百姓养命钱的社保基金投入到一个仍然处在不甚健全发展阶段的股市中,其风险可想而知,其后果值得掂量。因此,虽然过去的一周各种所谓利好消息不断,但行情整体仍服从于笔者四季度观点“熊市间或反弹”,面对听闻利好即过于欣喜的投资者,笔者只想泼一泼冷水:先把2200点(沪指)站稳再说其他。
笔者上周特别提到了须关注国际资本在近一阶段持续“做空中国”现象以及我国政府应对措施,上述方面均会对A股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随着过去一周相关信息的披露,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国际资本“做空中国”在程度上正逐渐加深,不断有有识之士呼吁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者应对形势进行充分预判并抢先实施反制措施,这样才能打赢这场可能已悄然打响的金融保卫战。笔者认为,所谓“做空中国”本质上仍然是资本逐利性的表现,对于做空方来说同样是基于概率判断下的对赌行为,君不见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跌停后,央行在该出手时就出手,宣布11月继10月之后继续抛售外汇储备,旨在力挺人民币币值。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才能真正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而中国经济的稳定将使那些做空力量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在央行干预货币的同时,数据显示中国房价整体上刚刚有所松动,或严格地说仍然处于僵持阶段(与那些房地产巨头之前快速累积暴利相比,吐出进嘴的肥肉自然要难得多),既然各方均不知道房市何时会下行到何种程度,考虑到房地产市场仍然对中国经济存在着重要影响,那么中国的经济底在何时出现自然也是未知数(至少不能那么精确地被预测),那么A股市场的晴雨表功能暂时也无从表现,我们都知道即便真实的天气预报也是时准时不准的。因此,面对种种国内外复杂情势,我们还是应立足练好内功,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换挡”。
对于今天的反弹以及后市,其实上文已明确分析表明行情仍然在上周分析框架内:沪指2200点上下仍是反复争夺及反弹高发区域,反弹持续性技术上要视是否能完全回补15日缺口,基本面上仍须关注汇金增持、存准率下调等忽然而至因素,否则2100点附近是没有任何显著支撑的,继续看空沪指回落至1900-2000点区间。支持今日反弹及企稳的迹象在于,笔者自9月下旬注意到,中国石油的走势与大盘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近期中国石油底部再度出现连阳走势,并在新低后呈右侧上升趋势,加之银行股在逻辑上存在汇金随时兑现承诺继续增持的可能,因此权重股的动向值得高度关注,遗憾的是今日反弹沪指触及五日均线、中国石油触及60日均线均无功而返。
龙年近在眼前,A股仍未见底,正是时已至此、事已至此,投资者也不要过度悲观,笔者早在11月已为兔年行情打了“俱往矣且待来年”的总结,从辩证法角度来看,越是此时越“安全”,因为指数离底部越近其可下跌的空间在减小,市场估值也进一步趋向合理。所谓海日生残夜,既然底部必然存在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耐心等待行情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除个别篇外,均为发表于次日《金融投资报》《信息早报》等媒体文字的原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