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比在最强大魔法中的巫师和神灵,都更强大。——题记
今天晴。一大早打开手机看到新闻里说,今天早上4点左右,上海金山区石化突然3声爆炸巨响,爆炸威力更是周围商铺玻璃震碎,是因为金山石化乙二醇装置发生火情,事故发生后,市119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调派金山、奉贤、化工区等救援力量至现场进行扑救,前来救援的消防车停靠在路边,车队长度约1公里。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救援队伍立即调派563名消防救援人员、11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处置。到中午为止现场火势已经得到控制,正在实施保护性燃烧。同步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对公司厂界及外部区域持续进行环境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正常。已经安排加强雨水排口采样、监控,目前未发现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影响。火势虽然被控制,但处置难度较大,预计可能仍会保护性燃烧一段时间。经初步了解,火灾已造成一人死亡。
不知道为什么上海最近运气这么不好,这边疫情还没完全消停,那边又爆炸火灾了,眼看着下周一全市要开党代会,反正坏事也都凑一块儿了。回望刚刚过去的两个月,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过的经历,相信对于上海2500万人来说也一样,都是一次从来没有过的心灵和生活的冲击。上海自开埠到今天将近180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上海确实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在此其中,每个人都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人生,认识了这座城市,认识了这个国家,认识了这个世界。人是靠某种期望、对某些前景的信心活着的,群体中彼此之间有一种信任感,这种信任存在于公民与政府、个人与个人之间。现在这些纽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引发了某种危机感。这种冲击带来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显现出来。
只知道,以前大家虽然在同一小区,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不说话,因为大家都太忙了,也没有必要,每个人和社区生活的联系是很脆弱的。但在这两个月期间,大家突然有了共同的命运感。过去上海和中国其他地区是有疏离感的,说上海是“世界的上海”,上海和世界的联系要远远超过和中国其他地区的联系。但是这两个月,大家都感受到,原来上海还只是“中国的上海”而已。当一个人被静默在家,又无比地孤独,这种孤独有时连家人都很难相濡以沫,这种情形就形成了一个极大的落差:命运连在一起,但彼此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很多人都谈到了,我也切身地感受到了,它不仅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静默把形而上的一面很残酷地揭示出来,最后你还是要靠自己内心的力量来克服它,超越它。人在孤独的时候,越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中会越痛苦,那一刻你只有想到别人,想到受难的不只是你自己,内心才有一种超越的孤独感。过去人们不太思考自我的生命价值,自己的心灵感受,匆匆忙忙地活在世界上,想的都是一些很实际的事,突然间,人被抛离日常生活的轨道,孤零零地处在无人拯救的状态,只能一个人孤独地面对天地,面对一个不可知的命运,这时就开始想到自身存在的意义,生命本身的价值等问题。理性的困惑可以通过方案得以克服,但心灵的痛苦涉及到人的隐秘世界,很难与人分享和诉说,这成为人生一个最大的过不去的坎。当一个人突然被抛入一种孤独的境地时,生命存在本身的荒谬性就呈现出来了。当然这种荒谬性是需要超越的,否则就真的要进上海600号了。这种超越可以借助哲学、宗教的力量,当然还有可能通过文学,不过文学的背后依然是哲学和宗教。
随着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少刚刚恢复营业的银行网点也迎来了现金业务需求高峰,而其中排队最多的就是老年人。目前上海多家银行排队爆满,据新民晚报报道,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邮政储蓄银行的一个营业所,银行窗口每天放号40个。有的老人甚至凌晨2点就带着小板凳坐等排号。从6月初开始就大排长龙,门外还有不少老人在排队等候。其中不乏一些白发苍苍的高龄老人,往往队伍一排就是几个小时。很多附近居民要存钱、取款、转账,甚至缴纳水电煤费,来来回回折腾好多天还是无法办理,这让他们叫苦不迭。有不少老人只是线下缴个水电煤费,都要连续几天来排队,哪能吃得消?我最近也是,经过了这两个月的禁闭,多多少少有的后遗症,比如常常会登陆山姆会员店和叮冬的线上平台购物然后囤起来,经常会坐着发呆,啥也干不了,办公室的行军床也不敢撤,总是担心疫情会卷土重来,我们又要驻守单位加班,总之,仍有种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病急乱投医的张惶和迷茫,
没错,我也常在想,在失序喧闹的世界,如何重新理解过去和未来?因为各类事件的频发给人们带来了普遍的失序感,我们失去了对秩序的稳定预期,陷入了一个无从把握的未来。也想更多地了解历史,期待有助于建立理解世界的框架,从而更深刻把握社会运行逻辑。也许人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憧憬,并努力实现憧憬的一部分,因为人生来就是一种创造乌托邦的动物。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家比在最强大魔法中的巫师和神灵,都更强大。”对的,疫情蔓延时家是世界,疫情散去后,世界是家。记得《易经·艮卦》中《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意思是行止适时。想到了疫情期间,只有少出门才能阻止疫情的蔓延。所以在家出不了门,我们的心态必须静下来,战胜恐慌,克服焦躁,安分守己,这就是最好的修行。这次疫情如果你的心不静,分不清真假,分不清善意,就会恐慌盲从,甚至以讹传讹,不仅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麻烦。所以静默的这两个月,我要么在单位值班坚守,要么在家里居家办公,内心也收获了安定的成长。现在回想起来,疫情来临,不让出门就做到“艮,止也”。艮是止,但又不完全是止,静下来不出门了,但每天我依然坚持学习运动。根据艮止学说,一个人若能做到动静自如也应该是最好的修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