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而且这样的提醒时常以篡改为荣,不过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使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和饱满。而回忆在岁月消失后出现,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眼前,自我的拯救仅仅只是象征。”
从上大学以来,一直在看一些国外的作品,很少看国内作家的作品。不是崇洋媚外,我也没资格评判国内的作品怎样怎样,只是个人兴趣,觉得国外的一些作品更直白,外国一些作家的写作风格我更喜欢。不过我知道自己一直漏掉一些重要的东西,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没有好好地读过几部国内的作品,没有静下心来去真正了解一种文化。所以在毕业之后,看的东西稍微有了改变。因为我开始明白,立足于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看国内的作品,可以切实体会到文字里流淌的独属于中国的文字力量,这是阅读译文作品所体会不到的。
这是第一次看余华的作品,被他文字里透出来的露骨的冷给震慑住了。有人竟然可以将感情收敛地如此滴水不漏,行文里都是冰冷地描写,冷冷地剥开最残酷的现实给读者。一系列地手足残杀,将人情冷暖全部打破,剩下的只有冰冷的现实。当我看他的作品时,内心觉得这样的作家太恐怖,太血腥,太残酷。不过站在作者的角度想想,写这样的作品有多痛苦。收起自己作为人的悲悯心,不流露一丝感情,我觉得作为人收起自己的感情才是最难的,不管是喜怒哀乐哪一种。在虚构的现实里,无疑余华是另有一番人生的,不然在现实和虚构里他会无法平衡自己。对他那个虚构的现实我只能远远地观望了,觉得太狠,太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