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早期的典籍中有些道:“不知者不罪。”意思为: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该加怪罪。
这一般是慷慨者宽容他人的说辞,起到舒缓对方情绪,安慰对方心境的作用。但现在这句话却成为了一些人逃脱责任、原谅自我的托词。好像『不知者』理所应当被原谅。
要知道,“不知”并不应该是“无过”的借口,无论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不知”本身就是错,它会带给我们伤害。
大自然一出手,人类就颤抖。原始社会,因为不知道动物、植物的习性,我们会有性命之忧,要么被吃掉、要么被毒死,性命的代价让人们不断积攒经验,圈养了牲畜、尝遍了百草后,我们终于能够在大自然万千五中当中脱颖而出,开始主导地球的发展。可那些经验背后我们依旧不知道的事实,却一直潜藏在丛林深处,用它深邃的双眼洞察着整个世界,每次它出手,人类必定慌乱不堪,比如艾滋病、非典、埃博拉。那些我们不知道为何会出现的病痛曾一次又一次把死亡的恐惧播撒在人类面前。
无知让我们无力,无力让我们痛苦,而痛苦源于无知。
为了弥补无知带来的困境,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然吾生也有崖,而学海也无涯。我们穷尽一生,却只能知道一小部分知识,那些知识的限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志向和决策。
有个故事相信你一定听过,一个人问放羊的小孩,你为什么要放羊啊?小孩说,为了让羊长大。为什么要让羊长大啊?为了卖钱。卖了钱要做什么啊?为了娶媳妇。为什么要娶媳妇啊?为了生娃。生娃以后呢?放羊……也许这对你来说只是一个笑话,你会觉得这个放羊的小孩很可爱,说话很天真无邪。但笑话的背后,这个孩子的回答透露出的是对生命可能性的无知。他不知道人这一辈子还能干什么?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放羊。
羡慕的背后是对无知的悔恨。
在你走出家乡来到大城市之前,你可能只听过北京、上海的繁华,只看过北大、清华的照片,那繁华背后的汗水、照片背后辛勤你无从知晓。有些人简单地把成功和成才的原因归为好好学习,初高中的时候奋发读书,抛弃了兴趣和特长,上了大学看到那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颜值情商通通飙高的同学以后,才发现过去认为自己好像很擅长学习,后来才知道自己其实连学习都不会。
对现实和人生可能性的无知,会让人眼界狭窄。总有人在网上大谈特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说即使考入同一所学校,毕业后的差距也是咫尺天涯,正是因为如此。
无知会让你无我,无我会让你迷茫,而迷茫源于无知。
《房思琪的初恋花园》最近特别的火,可是我并不为它的作者而高兴,因为人们看它只是因为其作者自杀背后的血腥事实:狼师折磨幼女,以及育龄前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小说中主人公跟妈妈说:咱们家好像什么教育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她妈妈说:性教育是给需要性的人看的。
无知也等于无奈。
中国传统教育中对于性这个话题往往是忌讳的,小孩儿问爸妈,自己是哪来的,爸妈一般的标准回答是:垃圾堆里捡来的。父母对于这个问题的避讳,让孩子们形成健康性观念的最好机会被错过,所以有那么一些该死的漏洞让居心不良的狼发现。不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源于教育的不全面。性教育的缺失让很多孩子在这方面的知识是空白,而吊诡的地方在于我们习惯于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去合理化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以至于有些时候按照常理解释不了了,就会形成一些歪理。所以房思琪想,她要爱上那个伤害她的男人,才会让这一切解释得清。
基于现实的合理化能让人屡清思路,基于无知的合理化却能让人思维粗乱、几近癫狂。
传销组织里,那些随意编造事实还企图合理化歪理的不法分子用各种伪造的文书和理念来给人洗脑,通过偷换概念去合理化所有编造出来的东西,毫无逻辑可言却蒙蔽了很多人的双眼,究其原因,不过就是因为一些人缺乏对其中逻辑的细致推敲。一些人不知道真实、不了解逻辑、不思考真假,成了传销集团的保护伞,所以它屡禁不止,逼疯了很多人,也毁掉了很多家庭。
无知会让人无助,无助会让人癫狂,而癫狂源于无知。
无知带给我们的伤害往往比较极端,可能是对他人生活习惯的细微冒犯,也可能是对生命延续的严重打击。无知的本身就是错,所以我们才要不断的去学习、去成长、去体会世界的磅礴和人的渺小。无知是客观现实,却并非不能改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知这个错无法全改,但可以不断改善。
我们被无知伤害着,又伴着痛苦不断恶补我们对世界的无知,探索让我们成长,让我们能够不断修炼铠甲,去抵御新的无知带来的伤害。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有无限可能性的,要想解决不知,就要不标签化个体和信息,要善于修正自己的不知,对待信息兼容并包,让自己有一个收放自如的态度和思维,这样改变不知的现状会容易一些。
对无知要乐观,未来的可能性会带给你答案。
另外,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行为,对未知充满好奇和探索,并不断去发觉事物的多面性,让自己拥有多维的思想和灵魂,这样才能让未知的可能性不断延展,让我们能不断创造,不再害怕不知。
你的不知本身就是错,重要的不是犯不犯错,而是你怎么对待这个错,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