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疫情挡住远方 脚下就有梦想

疫情挡住远方 脚下就有梦想

作者: 高山望月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13:49 被阅读0次

文/大  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晨读东晋陶渊明的这首《饮酒》诗作,回归乡野大自然的意境令人心之神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再读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作,出门长途跋涉远离家乡的苍凉不禁油然而生。

眼下,疫情肆虐全国城乡大地,外出打工的路异常艰难,那不如在家翻田种地,采菊饮酒,当个农场主,何尝不可呢?

当初,在家耕田种地,地里能刨出真金白银,能过上好生活,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也许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无奈感慨。

这“当初”应该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前了吧,回望那时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实艰难。

公路不通,种田种地,秧苗化肥,肩挑背背,种出来的苞谷、大米,要卖,也要人挑马驮。

再说,人均一亩三分地,苦刨苦磨,只能强糊口,无法种出美好生活。外出打工,是唯一的出路!

地还是那块地,田还是那块田,原来种田种地没出路,现在怎么又有希望了?

这是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农村的交通条件改善了,不仅修了通村路、通组路,还修了串户路,有的地方甚至修了产业路。种庄家不再用背背肩挑了。

现在,外出务工的人多了,甚至是全村出动,一坝坝的良田闲着长野草,一坡坡好地荒着长篙芝了。

交通好了,田地闲着撂荒,租一片来,不就可以办农场了么?农场主的梦不就圆了吗?

丹麦、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很多国家都兴办家庭农场,并且发展得不错,非常现代化。

丹麦2%的人口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农业产量却足以为1500万人提供食物,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国家也鼓励创办家庭农场,前不久,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还出台了8大支持政策,从项目、资金、用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近日黔西南州财政拿出40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有支持春耕生产的,有支持生猪喂养的,有支持企业用工带动的,等等,支持的项目很多,力度也很大,几万几十万都有。如有心动的,就赶快行动,有时间期限的,过时不候。

能赶上这么好的政策,纯属意外,如果没有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很难遇到这好政策,或者说这个政策不会来得这么早,这是当农场主最好的时机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农村城镇化,这是发展的规律,农村人口往城镇流动,这也是人口发展规律。

回想这些年,农村最先跳出“农门”进入城镇的是考取大中专院校而后谋得一份公职的农家子弟,后来是一波又一波的外出打工人员进入城镇……

甚至,农村进入城镇的人还会不断增多,农村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耕地撂荒就是一种信号。

农村最大的资源或优势就是耕地,等到现有农民都不种地的时候,农村的发展空间最大,现在已经有很多农民不种地了。

现在不种地的农民,已经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外出务工,已从农民转变成了工人,身份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了。

有人要问,农民都不种地了,还有谁来种地呢?这地不就荒了吗?

到了那个时候,不仅农村的耕地资源要来进行重组,而且种地的人也要重新洗牌,是新农民来种地,是农场主来经营耕地。

农民与新农民有什么区别呢?虽然只多一个字,但区别却大了。

农民种地,就叫“种地”,只要懂春种、夏锄、秋收就行了,种地的目的是解决吃饭问题。

新农民种地,那叫“经营”,除了会种地以外,还要懂种什么、怎样种才卖得出去,才卖得好价钱!种地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为什么今后种地的是新农民呢?

道理很简单,如果还是只耕种那承包的两三亩地,只够糊口。但要花钱、要过好生活怎么办呢,只有种三十亩、三百亩!那就要经营了,逐渐学会经营,就变成了新农民。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必须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今后,在乡村种地,一定是三百亩、三千亩。种这么多的地,自然就是农场主了。

现在外出打工的人们,想过打工五年十年后还要回来种地吗?如果回来还是耕种承包的那点地,是无法支撑现在的生活水平的,生活质量将从天上掉到地下。

外出打工,每人月均收入达到四千吧,一年的毛收入就四万八。种地,要种多少,才有这么多收入呢?

今年全省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达标坝区每亩产值八千五,扣去投入每亩纯收入应该有四千元左右,种十五亩地,就等于外出打工的收入。

也就是说,一人要种地,至少要种十五亩以上,一家人种地,至少要种三十亩以上。

外出务工人员,如果今后回来还是种地,那还不如现在就华丽转身,回来当个新农民、当个农场主,从五十亩、一百亩干起,慢慢地小场主就会变成大场主,就不会担心今后干什么了!

看远一些,现在当个小场主,还真是明智的选择。

当下的疫情虽然有些缓解,但吸纳外来人员务工最多的浙江、广东疫情并没有完全消退,许多工厂还有复工,而那些小厂疫情防控的能力又有限,恢复正常务工还有一段时日。

虽然现在各级政府都在想尽千方百计有序组织滞留务工人员返岗,但疫情防控带来的制约因素太多太多,难度太大太大,据了解,截止2月20日,全州组织返岗人员仅两万零点,仍还有三十一万人尚未返岗。

现在一时出不了门,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还不如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当农场主的料?有没有可能当个小农场主?若有可能,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先理一理办农场发展什么?如果没有好的产业,那盯住应政府的产业规划。

黔西南州主推的有,茶叶、蔬菜、油茶、烤烟、香料、中药材、食用菌、薏仁米、精品水果、生态畜禽十大特色产业。

随便选一个产业,都可以圆场主之梦!

场地也是现成的,今春全州主推106个坝区、退耕30万亩坡地低效作物,可以选一个坝区或一片坡地,划一个圈,就可以开始经营农场了。

投资呢?

按一百亩来预算吧,土地流转五六万,种苗、化肥等农资二三万,翻犁一万,栽种一万,管理也就一两万,打紧点十一二万元就可以搞定了。

赚钱不呢?

先看种菜赚不?据抽样调查,每亩毛收入四千元左右,一百亩就四十万,除去成本还赚吧!打五折也是赚的,并且土地一年可种三季菜呢,赚得更多了。

再看种烤烟赚不?种烤烟与种菜的成本也差不多的,烤烟平均每亩毛收入五千元,一百亩毛收入五十万。现在时兴“烤烟+”模式,收了烤烟,在烟脚下蜿豆、萝卜、大头菜等,不用再施肥,只要稍微管理,每亩就多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这小场主当得还有搞头吧!开轿车,建乡村小别墅,我看也要不了几年!

如果觉得百亩场主小了,可以邀约几个人,组建一个公司、合作社等等之类的经济组织,董事长、总经理,不就成了吗!

另外,现在还有三十多万务工人员滞留在家,聘请工人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在家创业,天时地利人和都一应俱全,春光一片大好,此时不创,还等何时?

相关文章

  • 疫情挡住远方 脚下就有梦想

    文/大 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晨读东晋陶渊明的这首《饮酒》诗作,回归乡野大自然的...

  • 色彩画稿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远方

  • 梦想

    有梦想就有希望,为了梦想迈向远方

  • 心怀梦想,就有远方

    年初还在对别人侃侃而谈的关于时下我们如何面对未来变化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先体验一把,就在上周第一次正式给集团领导申请...

  • 寻梦

    一 、远方 路在脚下延伸,走过前方,将又是远方。梦想的远方,又在何方? 二、孑世独立 梦想的远方,或许孑世独立。这...

  • 城市

    街道是汽车的河流 河岸上全是高楼 高楼重叠着高楼 挡住了田野,远山和夕阳 挡住了梦和远方 树木委屈地看着脚下 少得...

  • 心中有梦想 脚下有远方

    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一潭死水,它就像上帝之手,随意在画板上画些风、画些雨,给我们的人生增添风采和历练。 之所以感...

  • 脚下的路,远方的梦想

    那年,她六岁。 那次,她第一次一个人离开家。 邻村的人用自行车载着她,把她送到充满泥土气息的田野里。她看着茫茫的田...

  • 不要错过

    远方放进心里就行了 眼睛要看着脚下 梦想放进肚子里就行了 嘴巴要歌唱今天

  • 我以为那是梦想

    我以为那是梦想,但是现实给我的却是幻想,唯有将它踩在脚下,你才能看的更好更远。——白云 曾经以为大学是梦想和远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疫情挡住远方 脚下就有梦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rj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