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29 周一,阴天
这两天天气都不太明亮,而我刚好洗了衣服……只能放室内晾干囧。
上午吃了麦片,出门,去学校……免费厕所和电力……
据说,现代人生活和那些住在山洞里的先辈是有所不同的。
先辈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洞穴是休息安心的地方。
然而,现代人白天昏昏沉沉,晚上龙精虎猛,洞穴是欢乐的地方——火锅店、迪厅、电影院……某种意义上好像也挺安心哈哈。
不过即便是大搓一顿,也少有人回家倒头就睡。
毕竟,对于现代人而言,“属于自己”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如果不在台灯下、被窝里刷一两个小时手机,实在不知道今日的奔波为何。
早在513年前,有个老铁被送到贵州龙场,在棺材板里悟道,成为近史上第二个圣人,王阳明。
这种成功,有好事者归纳为“龙场悟道”,而实现这个悟道的,正是“洞穴时间”。
……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回归母体”?
就我自己而言,白天的日程似乎更多是为一个“世俗的我”而工作,只有晚上,坐在房间,开着小台灯,等所有光线被黑暗笼罩,人只能聚焦于眼前时,“超脱的我”才会降临。
无论是思索还是遨游,无论是惊叹还是诋毁,这些情绪和思想才完全属于我。怪不得古代神话有日游神和夜游神两个职务。
人生比较难的是表象的我和内在的我的统一,毕竟心想事成、称心如意只在春节有效。
于是,我们开始追寻先辈的足迹:打洞。
我们试图在现实世界里打洞,好比那些在虚空觅食的巨龙。我们想找的不是虫洞,而是可以栖身之所。于是,精神开始投影到现实。有“第三空间”美称的咖啡馆,有下班之后听半小时音乐的车厢,有户外徒步……
虽说结果不一定如愿,但至少过程中能歇口气。
不过现实和精神脱离,始终是个隐患,甚至引发各种情绪、肉身疾病。
想来王阳明当年也只是想躺一躺——外界太苦了。人生顶峰,贬低千里,乌烟瘴气、十死九伤、言语不通……这都什么破事!不如躺棺材当自己死了!
然而,没想到这一躺,那个世俗的、愤懑的、激昂的自我也随之回归肉体。再次起来的,已经是另一个人。至于后面的功绩无需我啰嗦。
向死而生,死的是谁,活的又是谁?
如果旧我不“死”,“新我”又何来诞生?
扯半天还是老生常谈:好好睡觉,灵肉合一、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