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量与善恶

作者: 世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6-28 14:26 被阅读0次

思想虽然会影响行为,可是行为需要意志支持,才能实践并且行为。

行为一样,立场或许是不一样的

行为不一样,立场或许是一样的。

还有情绪化行为。

思想怎么来的,才是看人的底色,普罗大众有多少种思想,其实也就那么几个。

具体有多少以后再说

潜意识,怎么影响人行为的。

各种潜意识导致行为,所反应的思想是什么?

除去潜意识

这社会上的绝大多数思想

杂七杂八组合起来,就成为了一个人的人格,影响了他的所作所为。

思想难理解的,有小众思想的是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

比如

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

这句话怎么理解?

根本原因在于思想的来源,思想是不会莫名其妙出现的。

比如善这个概念,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特别明确

普遍意义上,不伤害他人,不恶语相向,乐于助人,就能称之为善了。

可是实际上的善?

善是一种很抽象的概念。

做个思想实验,“我”看见水中有一条鱼,“我”认为它还是比较可怜的,从来没有感受过风,“我”想让它感受微风吹拂身体的感觉,

“我”把它从水里捞出来,电风扇开到一档给它吹,吹一夜(8小时),结果鱼死了。

我对它是否善?

可我本是好意,结果它死了。

如果让它死是一种恶,那么很显然,我有一种无知的善造就的恶。

这种无知是?

“我”并不知道,鱼离开水,很久就会窒息死亡。

这是无知的恶

还有一种恶,我并不知道它是否想感受风吹过自己身体的感觉。

这是无知的恶

而我有一种,我主观上的“善”

我认为微风吹过身体挺舒服的,我想让它试试。

这是我主观上的“善”

所以善是什么?

于是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

具体逻辑

善由人类而存在

是主观对主观

而主观也由人类而存在

主观的根本是思想

善便是思想对思想

思想来源是知识

善便是知识对知识

如苏格拉底的那句话

于是我得到了,对一个人是否善,取决于自己和对方的知识所认为的善。

反映现实的表象:

好人不会对恶人善

对恶人善,是作恶,

好人对恶人的恶,是同样知识下好人眼中的善

恶人看好人是恶人。

是不同知识下的对立

同时是有知,和无知的对立。

相关文章

  • 善恶知识

    在伊甸园,有生命树,还有善恶知识树,神说,你不可吃善恶知识树上的果子,吃的日子必定死。 但人禁不住狡猾的蛇的诱惑,...

  • 五分钟了解人体中的铁三角-气,血 与津液

    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速度与体量比之前要多很多,但这些知识大部分都是对外在世界的了解,探索,创造与...

  • 思维提升(一):忽悠与反忽悠的套路

    思维提升(一):忽悠与反忽悠的套路 信息爆炸时代,是垃圾信息的爆炸,知识的体量并没有变,所以对知识的查找/识别成本...

  • 如何成为自己的知识?

    现在的知识体量已经超出一个人想要全部学完的边界,知识体量在工业革命以后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面对这样想海一样的知识总...

  • 【解惑】多变环境下,企业该如何应对人才危机?

    多变环境下如何发展企业与培养人才? 如何建立知识关系体系和扩展用人视野? 如何实现人才储备的持续发展? 企业体量逐...

  • 学科的分类与融合

    学科分类与融合并不是把不同类型事物进行强行杂糅,而是对知识和文化本身的又一次回归。 因为知识体量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

  • 服务体量

    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 有些工作是服务于工具,然后通过工具服务于人。有多少人对你的工具产生刚需,你就有多大间接价值...

  • 选择与善恶

    恶以善为对,善以恶为基。 是故,圣贤都云:万事无善无恶! 这世界其实就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看到了对立的一面,但仍...

  • 善恶与江湖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豪侠梦,梦着仗剑走江湖,梦着赤脚行天下,梦着江湖儿女情长,只为心中坚守的爱情。 马云的功守道,怀...

  • 善恶与犯罪

    这几天没有更新,是因为在思考一个关于犯罪的话题。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其本质上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毕竟错就是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体量与善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sy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