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自己第一次读到本书的时候是在高中,当时完全是被书名所吸引,本以为讲述的会是关于美国乡村的娴静与惬意,亦或是某种孤独与坚守,却万没想到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青春期的少年如何叛逆和逃避的。
翻看此书,不难发现全书充斥着各种脏话,作者十分啰嗦的表达方式甚至一度使我觉得本书有些废话连篇。
读罢全书,我们会惊奇地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想尽各种办法使自己显得老成、油滑,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厌恶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厌恶除妹妹以外几乎所有人的孩子,他是又如何反抗的活着。如果你想从书中获取某些正能量的东西,很抱歉这本书或许并不能满足你的这种需求。
《麦田》无疑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作品。有这样一段故事,据说杀害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的凶手在行凶之后,既没有逃走,也没有反抗,而是选择在一旁安静的阅读这本书。
他说杀人的原因就藏在这本书中。很多年来,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始终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本书是叛逆宣言,有人认为这本书是青春圣经。那么这本书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呢?
为了弄懂本书,我特意查了作品时代背景。《麦田》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的美国正是从战争中大发横财,国家也正处于物质资源爆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急速提高的时期。
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问题便是人民的精神生活变得极度贫乏和空虚。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每个人都只注重利益关系,生怕自己赶不上时代发展的列车,哪会有人选择去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而学校和老师,也总是努力装作极力挽救身陷迷途之中的孩子,装作想要让他们悬崖勒马的样子。恰恰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这些所谓的问题少年才会越陷越深,直至坠入深渊。因此,主人公霍尔顿不过是“垮掉的一代”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而已。
貌似天不怕地不怕的霍尔顿,其实与当时的孩子们一样,都是孤单寂寞的,他坚强的外壳包裹的是一个善良柔软的内心。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他也只能向自己的妹妹倾诉心声。
“不管怎样,我总忍不住在想,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个几万个小孩子,周围没有一个大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抓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乱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抓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很疯,但这是唯一一件我想做的事了。”
他明白自己终会被现实世界污浊,可他却仍然想要尽全部努力守护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守护着自己关于青春的最后一条防线。
他努力试图融入的生活并非是他想要的,他故作高深,伪装的沉稳老成,其实是不想让“庸俗”的大人一窥他的内心世界,一窥那无法看懂,却又会惹人嘲讽的单纯与善良。
我们很难相信,如此深处时代迷雾中的中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其实是那么的简单纯粹,简单到人们或许都不会认为这是真的——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怀念孩童时代的纯真,他伪装成成年人在纽约鬼混,极力想要融入他恨到无以复加的成人世界。但最终只能在疼痛中渐渐麻木,在岁月中慢慢成熟。无论多么向往曾经,也没有人能逆转时间,回到过去。
“成长,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溃烂。”
霍尔顿痛恨自己的怯懦,更讨厌自己的迷茫。直到被妹妹点破了真相,他才明白,原来所有的愤世嫉俗都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自己对于成长的焦虑和对困境的无能为力。
正如书中所言:“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对这个世界的抵抗和挣扎最终一步一步使自己变得更加丑陋和卑微。
但霍尔特依然有他人性的闪光点,虽然他是个言行不一,胆小怯懦的人。他讨厌看电影,却又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厌恶爱慕虚荣的女友,却又沉迷她的美色。但即便有着层出不穷的小毛病,却也无法掩盖他的善良、真诚和淳朴——只不过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当时的时代看来,有些不切实际罢了。
青春期的少年厌恶着这个世界,同时怀疑着身边的一切,总是义愤填膺地想要改变这世间的一切丑恶,但却无一例外,最终都会“同流合污”。
霍尔顿经历了矛盾,抗争,反击,最终重新回到社会中,尽管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致精神崩溃,但他最终还是认清了人生成长的历程,懂得了这个社会。
《麦田》表面写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那种叛逆和不屈服,实则写的却是成年人心底的失落和无可奈何。
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个霍尔顿呢,当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种种社会问题之时,我们不也一样会选择逃避和叛逆吗?
这本书读起来脏话连篇且略显啰嗦,书里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和对青春的迷茫困惑却深深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并警示我们需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物质社会继续保持童心与纯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