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人民广场
《论语》先进篇因人而异

《论语》先进篇因人而异

作者: 至善至柔 | 来源:发表于2023-09-12 05:05 被阅读0次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

求也退:冉有性懦弱,遇事退缩不前。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

公西华说:“仲由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一听到就行动’。我有些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

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

浅析:

在这一章中,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育原则与方法跟其他人是不同的,相对于同样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孔子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这里显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他是一位善于知人论事的人,而不是我们一致认为的墨守陈规,单凭这一点就是值得我们后很认真学习的。

那么孔子对同样的问题,因不同的人来问,为什么就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呢?

因为前面我们也都学习过,子路是一位为人刚强鲁莽,做事基本不经大脑考虑的人,所以孔子才让他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考虑到父兄尚在,希望能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不希望他勇猛过了头,造成任何损失;

而冉求的性格跟子路是大不相同的,他生性懦弱,遇事常常萎靡不前,没有主见,而孔子呢,就想鼓励冉求独立自主的能力,非常渴望他勇猛直前。

你看,孔子在那个年代就知道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来施教,而非一概而论,他能在一进一退之间,使得他的学生终生受益。

这里就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最最具体的案例之一,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既不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这便是中庸之道的最好体现!

如果在当今社会,老师也好,家长也好,都能很好的把孔圣人的教育理念运用起来,对待孩子不是只会一味的嘶嚎吼叫,乱打乱骂发脾气。

反之,找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引导,就不存在很多孩子与父母,与老师零沟通的问题了,对带孩子的教育,同样也是过犹不及!

做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都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有些问题(比如很多孩子机不离手),究竟是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老师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亦或是社会的问题?

相关文章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下半部11.1∽11.2day1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先进篇》——先进第十一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

  • 《论语·先进篇》

    【原文】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

  • 《论语》先进篇

    2019/4/5 Blue文 读书打卡 书名:《论语译注》 作者:杨伯峻 章节:先进篇第十一 书摘心得: 子曰:"...

  • 《论语》先进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

  • 论语~先进篇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09 【原文】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

  • 论语(先进篇)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18 【原文】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大意】子张问世间有一种自然友善...

  • 《论语》先进篇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19 【原文】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大意】孔子说:“称赞言论笃实的人,要...

  • 《论语》先进篇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21 【原文】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大意】孔子...

  • 论语先进篇

    第二十五节:爱学习的人材更懂读书的意义。 原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

  • 论语先进篇

    第二十六节:美好的结果离不开努力的过程。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先进篇因人而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we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