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我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作者早年也曾致力于出仕,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却数次无功而返。中年之后,作者已经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在自然之美中寻找精神寄托,这首诗即作于这个时期。
鹿门是地名,又称鹿门山,位于湖北襄阳汉水西岸。作者隐居于汉水东岸,但他在鹿门山建了一座房子,时常去住一住。
渔梁是汉水中的一处小洲,相传汉末著名的隐士庞德公曾居住在这里。
作者乘船渡过汉水,前往鹿门,天已黄昏,山上古寺的钟声敲响,渔人们争相踏上渡船回家。
诗的颈联和尾联融情入景,写得非常精彩:我登上鹿门山,天已彻底黑下来,夜色笼罩树木,仿佛有一层轻烟缓缓浮动;那松林、山石和林中小径常年里寂寥落寞,只有我偶尔独自来去。
通读全诗,可以体会出:作者虽然隐居乡里,尽情享受山水田园之乐,但是内心深处仍有着些许不甘,仍然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