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富于真实感的精神内涵。”一一美国文学评论家费迪曼。
歌德称赞《红与黑》作者的"周密的观察和对心理方面的深刻见解。"从书中可以看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情绪、心理活动的描述,成了司汤达塑造人物性格的至关重要的手段。
从书里得出的是这样一个在美人儿们看来极其可恶的教训:
在虚荣心即使没有变成热情,至少也是变成每时每刻都有的感情的文明社会里,年轻的男人,如果您希望自己被爱上,那就请您每天早上彬彬有礼地对头天晚上还是您崇拜的情妇的女人表明,您即将离开她。
在本文中两个女主人公,三十岁的德.雷纳尔夫人和十九岁的德.拉莫尔身上,屡试不爽。
锯木板工人的儿子一一于连,他是一个矮小的年轻人,体质羸弱,相貌好看,一双黑眼睛,脸上留着热情的痕迹。因为他使斧子的本领不如他的两个哥哥和他的父亲,所以他受到他们的蔑视,还挨他们的打。他恨他们。但是他读书识字,这在他家里是没有人能和他相比的本事。一位叔叔在临死时给他留下两本书。于连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作品,他的心灵从中得到了培养。因为他在家里是拳头和嘲笑的对象,所以他这个十分敏感、不断受到侮辱的人,变得多疑,易怒,嫉妒心重,特别是变得非常高傲。比有漂亮的房屋、财产、马车、贵族出身和挂在钮眼上的所有十字勋章的德.雷纳尔市长还要高傲。
在上流社会人士的眼里,于连的全世界学问就在于会念拉丁文本的《旧念》,他把它熟记在心,他向任何人都背诵,如果你愿意的话,他还可以从最后一节背起,倒背到头一节结束。 这种本领很容易得到赏识,没有人能够否认它。
记忆力和军人的勇敢一样,是一点也做不了假的。
因此,十九岁的于连到了德.雷纳尔市长家里,从一开始就获得了成功。德.雷纳尔市长佩服他,家里的朋友和仆人也都佩服他。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先生羡慕他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家庭教师,用尽一切办法要从他那儿把年轻的家庭教师抢走。
于连有着极其敏锐的平民阶级意识。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是一个"可怜虫",没有保护人,也没有钱"。他唯恐自己因平民出身而受到上层阶级的轻贱。听到市长答应给他的待遇以后,他第一句话是"我不愿意当用人",第一个问题是”我跟谁同桌吃饭呢?"经妻子建议,德.雷纳尔市长给他一点儿赏赐,被他视为一种屈辱。然而,于连作为平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和他千方百计要超脱自身所处阶级地位、飞黄腾达的个人野心紧密联系着的。因时刻意识到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于连对上层阶级的丑恶观察得最透彻,并怀着强烈的忿懑。在德.雷纳尔市长家他鄙视这个贵族的贪婪和吝啬。对资产阶级暴发户瓦尔诺更加深恶痛绝。
夏天的一个晚上,在花园里,紧挨着房子的一棵大栗树下度过晚间的时间。德.雷纳尔夫人偶然碰到了于连的手,立刻把自己的手缩了回去。于连的心里正气恼着,容易动怒,他把这个动作几乎看成是蔑视的表示。"我必须握住这只手",他对自己说。"我应该使她同意把这只手留在我的手里。"说了这句话,于连浑身发抖,因为他毕竟只有十九岁,还从来没有握住过年轻女人的手。然而于连性格坚强,职责的观念对他具有无限威力。他是从《圣赫勒拿岛回忆录》里得出的这种信仰。他对自己说:"如果在午夜十二点,我还不能下定决心去握住这个就在我旁边的年轻女人的手,很明显,我仅仅是个懦夫,我要上楼到我的卧室里去开枪自杀。"
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响了。是在勇气的而不是爱情的最后一次努力之下,于连抓住了这只白皙丰满的手。 发生了这件大事以后,在当天夜里,德.雷纳尔夫人发现她对于连有了爱情。这使她自己感到了厌恶。
第二天,她在客厅里遇见于连,对他态度很坏。于连对自己说:“她蔑视我,因为我是一个木匠的儿子。我的职责是逼使这个贵夫人爱我。"于连的骄傲、自尊心,因为他没有爱情,所以在一两个月以后他对自己说:"今天夜里两点钟我必须到德.雷纳尔夫人的卧房里去。"他通知了她。可怜的德.雷纳尔夫人,尽管承认自己怀有爱情,而且这种爱情成了她的苦恼,她还是对他的这个主意感到深恶痛绝。
于连虽然感到害怕,但还是在两点钟的钟声敲响时,他上楼到德.雷纳尔夫人的卧房去。在那儿,一方的勇气和另一方的爱情造成了一个结果。
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达于连的过度的、疯狂的爱情。德.雷纳尔夫人仗着金钱的力量,利用而且是滥用了她姑母,一个出名而有钱的笃信宗教的女人的信誉,得到许可,每天到死囚住的牢房里看他两次,凡是人力所能为于连办到的事她都会去办。她是于连用手枪朝她开了一枪,没有打中,他开第二枪,她倒了下去。子弹打中她的肩膀,打碎了肩膀上的骨头。企图杀害德.雷纳尔夫人,幸好生命没危险。 于连关在监狱里,德.雷纳尔夫人医治好了她的枪伤,希望能使她仍然爱着的人得到赦免,她到监狱里去看他,公开地跟他言归于好。
高傲的富贵的德.拉莫尔小姐爱上了秘书,她父亲的那个仆人。是因为于连由于自尊心强,他的言行正好触犯了德.拉莫尔小姐的虚荣心。有两三次他当真地,决不是闹着玩儿地,差点儿丢下她掉头走掉。这就是那些巴黎女人的爱情的全部秘密。 于连有不怕匕首的这种光荣,冲昏了他的头脑,他下楼来到花园里,搬起一把梯子,把它靠在府邸的墙上,从窗口进入了这个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的卧室。
这一夜的第二天,德.拉莫尔小姐对她委身的男人感到羞愧。于连陷在绝望之中,他是真的爱上了。他遇到他的一个朋友,这个自命不凡的人疏懒成性,他储备了许多想诱惑女人的男人写给女人的信。他把这种信送了一套给于连,"照着抄,"他对他说,"把它们送给您在蔑视您的女人的社交圈子里选中的女人,在您把这些信的最后一个抄件送出以前,不要丧气勇气。"
于连以这般坚强的性格力量来假装冷淡,竟使得德.拉莫尔小姐生气了,因为她让有一天她曾经屈尊府就,把他当成情夫的人感到失望竟是这么小。况且她的虚荣心非常重,但是她没有堕落。一一于连是她头一个情人。她开始再爱他。
于连有幸假装冷淡,也证明他确实在伟大的性格。在两个月的冷淡和装出来的蔑视以后。德.拉莫尔小姐约于连第二次会面。但是于连对她说:″是虚荣心被触犯了,是虚荣心把我召回来,这不是爱情。"德.拉莫尔小姐为于连剪下整个一边的美丽的金黄头发,她扔到花园里送给他。这个巴黎的年轻姑娘将让人把自己带走,她没有爱情,仅仅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得到相信自己怀有伟大的热情的快乐。
于连在死牢里跟自己探讨哲理说"……当我想到自己被玛蒂尔德抛弃的时候,我感觉到的痛苦要强烈得多……真难以设想,我曾经怀着那么大的热情希望得到的这种完全的亲密关系,今天却使我无动于衷!……事实上,我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比这个如此美丽的姑娘来分担我的寂寞的时候,要感到幸福……" 玛蒂尔德的嫉妒发展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虽然非常机智的德.弗里莱尔先生想出一切办法,来向她证明,于连配不上她,她反而更爱他了。
"您的年纪,"冉森教派信徒郑重其事地对于连说,″您从上天得来的那张动人的面孔,甚至您的仍然无法解释的犯罪动机,德.拉莫尔小姐为了您不遗余力地采取的那些英雄的求狱的步骤,还有您的受害者对你表现出的惊人的友谊,都在使您变成了贝藏松的年轻妇女心目中的英雄。她们为了您把一切都忘了,甚至忘掉了政治……
于连因枪杀德.雷纳尔夫人,二十三岁时被推上断头台。
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故事贯穿整个小说,是刻画主人公于连,也是反映复辟王朝后期社会风尚的重要部分。德.雷纳尔夫人的"心灵的爱情"和德.拉莫尔小姐的"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
《红与黑》小说是一部一切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就是在一个小城市里主人公在朝他的头一个情妇开了两枪后丧生,他曾经当过他头一情妇的孩子们的家庭教师,而且她曾经用一封信阻止他搞第二个情妇,一个非常有钱的姑娘。 司汤达没有一点是虚构出来的。
作为文学的创作源泉的生活本身,每时每刻都在向人们提供无数可资利用的素材。但不同人利用这些素材产生的成品却往往大相径庭,见出其才能的高下。司汤达开始写作《红与黑》时,已四十五岁,在文学上至少也已经有十五年的实践经验。《红与黑》这部杰作的产生,可以说是他此前走过的漫长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导向的必然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2749/639490c75e4e63b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