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参加读中庸的分享

参加读中庸的分享

作者: 未央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23:14 被阅读0次

    今天下午,海棠读书会举办了 8090遇上中庸的分享,我看到这个题目,会被吸引,一是 中庸,那我国文化其中基石之一,做为国人,不免有一探究竟的志趣,二是,为自身生活增添些新鲜的趣味,在这个分享会上必然会遇到新鲜爱读书的人,听到些不同的见解,而我又是爱交友的性格,不免是一件生活乐事,遂欣然前往。

  听讲者,分享她对中庸的理解,总共有四句话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剩下的三句想不出来了,全听下来,给予我的一个纠正是,原来中庸,也是在讲道,而非讲观点和做人做事的模板,我谨记住的这一句便说明了,我们要了解天道,把天道贯彻成自己的道,然后按着这种道去教育自己,这样活着就不迷茫,不恐惧,不空虚,活出幸福的人生来。

    在之前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还留着些年少时叛逆的偏见,认为孔夫子,讲的东西是迂腐的,教别人按着某一种模板活着,便会鄙视,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建立在我对孔夫子的有深入的了解和有过实证,而是完全出于年少的叛逆思想和一种盲目跟风外加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刷存在感的诉求,便毫不耻的得出这样的结论。

  当现在开始了解下,才明白自己是多么的无知与自大随意下结论,评判自己无法评判的东西,人家孔夫子确实实实在在教人理解道,践行道的方法和评判做人待物的参考标准,是有一套成体系的东西的,并不是断章取义必须按着某一种标准来,只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后来人理解的不到位,才形成了一种死板的教条主义,实在是不可取呀!

    对于我来说,目前的理解,中庸是在于对平衡之道的把握,既自己如何跟自己相处,自己如何对待外面事情的,如何对待他人的关系,便是要把握其中的尺度,自己不会受伤害,别人也不会受伤害,然后自己和他人还有对世界都能有益处,在这个范围内的尺度都是可以的,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庸,然后在践行中逐渐去掌握这种平衡之道就好了

参加读中庸的分享

相关文章

  • 参加读中庸的分享

    今天下午,海棠读书会举办了 8090遇上中庸的分享,我看到这个题目,会被吸引,一是 中庸,那我国文化其中基石...

  • 用慎独时时照见自己的内心,使其合乎道而行

    读《中庸》学《中庸》的同时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老师也曾说过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分享,所以从今天开始与大家一起领略...

  • 《中庸》首读笔记(2019.9.11~14)

    《中庸》首读笔记(2019.9.11~14) 一、感悟、启发: 细述什么是中庸之道、如何行中庸。 修身、齐家、治国...

  • 读《中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越是夜深人静,越要意志坚...

  • 读《中庸》

    近来,接触了一些古文化的书籍,诸如《中庸》就是其中的一部。现特把其中觉得很有共鸣,又同频的文字摘抄出来,以供日后学...

  • 读《中庸》

    朱子版共三十三章,朱熹认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孔子之孙)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

  • 读中庸

    分两天读完,一共33章

  • 读《中庸》

    我们如何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如何于这漫长的日夜交替、寒暑变幻之间,找寻一条可能的道路,与外物相处,与他人相处,与变化...

  • 中庸,子思对爷爷的捍卫和颓废(二)

    三、子思的“中庸”观 子思的《中庸》如参加高考,肯定不及格。因为开篇所讲不是“中庸”,而是“中和”,典型的文不对...

  • 国学四书学后感悟

    内容摘自 【雷摩诘老师群友的直播分享】 老师内容串讲: 读四书的顺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之道, 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参加读中庸的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dx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