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如何于这漫长的日夜交替、寒暑变幻之间,找寻一条可能的道路,与外物相处,与他人相处,与变化相处,与自己相处,从而心安理得,在这短暂而长久的人生之中逐渐完成自我,成就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以其需求层次理论为大家所熟悉,而其一生之最后转向,则在人的自我实现,探索人的潜能与价值,于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有开创之功。承其绪者,则是在今天已经成为“显学”的积极心理学。而此问题追溯至两千多年以前,提出系统答案的正是儒家学说,是《中庸》。李泽厚也说,儒家哲学,正是人本主义的哲学。
《中庸》说“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暗然而日章,是因为它遵循了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的然而日亡,是因为它只是利用了一时一地的特定条件,而与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相违背。
因此,找寻一条长久之道,必从“天命之性”出发。不能探究自然与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并依照这些规律行事,就没有什么中庸之道可言。因为中庸之道,首先是“率性之道”,是帮助自己及世间万物充分发展其本性,充分发扬其生命力,充分实现自我之道,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
探究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是非常不容易的:“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世间万事万物,无不有其运行的基本规律,至广大而极精微,哪怕全知全能的圣人,也无法完全洞察掌握。保持敬畏,保持谦卑,“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首要法则。
当我们知道规律的存在,并开始探究规律,尝试着去理解世间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缘由与路径,“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就可以开始走上修养道德的道路了。
修养道德,需要探索行为背后隐藏的缘由,探索事物在细微处所展示的性质,从何开始呢?从自身开始。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其背后都有许多原因,有些极为明显,也有一些,深藏于我们平时所没有深究、不愿深究、甚或害怕深究的内心底里。深入自己的心理,分析自己的意识,把自己行为的各种隐藏缘由,或者自以为知道,实际上并不清楚的缘由挖掘出来,明明白白地放在眼前,是修养道德的第一步。
其次则把自己行为的各种产生因素,都摆到万物运行规律的天平上,仔细地衡量,是不是都正大光明。在我们独自一人,不需要对外界负责,不需要接受他人的评判与惩罚的地方,我们是不是还能按我们所知的正道行事?是不是还能依照万物的规律行事?是不是还能极可能地意识到自己行事所依赖的一些荒谬的理由,并及时调整?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随时反省自己的内心,掌握驱动自己行为的根本因素,随时依照正道行事,帮助自己、自己身边的事物、乃至于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顺应其本性,充分地发扬其生命力,实现自我,就是依照中庸之道进行修身的法门。
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有智愚贤不肖的禀赋缺陷,对世间规律的掌握也极有限,当然会碰到各种问题,甚至做错许多事情。只有保持敬畏,知道万物运行有尚未被我们所理解的深层规律,保持谦虚,知道求知修养之路永无止境,保持反省,体察自己的行为与内心的变化,及时调整,才是根本之道。此所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对规律的理解没有完整彻底的时候,唯好学而已,对规律的实践没有完美无暇的时候,唯力行而已,对自我的完善没有圆满成功的时候,唯知耻而已。
掌握了自己的内心,知道如何修养自身,才能掌握他人的逻辑,知道如何引导他人的成长发展;能帮助他人成长发展,也就知道如何帮助世间万物成长发展。因此,我们通过自我修养,而能对身边的事物有所触动,由此出发,而能变化天下万物。以无息之至诚,成就博厚高明之道德,覆载万物,发育万物。
中庸之道,不是死板的道德教条,而是自我成就的人生自觉;不是吃人的社会礼法,而是温暖的人生关切。“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中庸之道对个体理性的范围是有充分警惕的,而遵循经验主义的方法,随时保持怀疑,随时保留自我调整与改善的可能。
君子之道,对世间万物,首先是充分的尊重与理性的温情。所谓“道不远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并刻意强调自我的修养而不是对他人的要求,“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而对于自身的现实境况,也有充分的关照,“君子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正是与自己,与他人,与外物相处之道的具体指引,也是修身之道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与天地万物共存的人,“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在与外物,与他人发生交互,我们保持反省,调整行为,也就是调整我们与外物及他人的交互,调整我们与外物及他人所相互施加的影响。一方面,通过自身行为的修养,我们能够触动外物,变化外物,另一方面,也只有通过调整自己与外物的交互行为,才能修养自身。因此,成就外物,也是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是成就自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圣人之道,“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而其基础,是对万物本性,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敬畏,此之谓“尊德性”;是对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背后的各种因素的不懈探索,此之谓“道问学”;是目光极于天地万物,而用心尽于精妙幽微;是不断修行调整自己,引导事物发扬本性。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朱熹说:“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祥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