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陪孩子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听了关于记忆方法讲座。当时孩子在玩游戏时输了,老师过了一会把几个输的小朋友集中在一起带到另一个房间,用他们系统的方法记忆词语和数字。
第一组小朋友记的是词语,第一个小朋友顺着背几十个词语,第二个小朋友是下面的观众随便抽背一个词语。我家孩子是记数字,前面一个小朋友顺着记,中间有两次卡,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100个数字全部记完背出已经很不错了。轮到我家小孩,主持人问他是怎样记数字。他说倒着背,我在下面替他捏了一把汗,前面的小朋友顺着背都卡了两次,倒着也不知道他能记忆多少。
主持说开始时,他就从最后一个数字倒着背一直到正数的第一个数字结束,中间居然没有卡壳,而且完全背对了。天!这还是我家平时小费头子吗?(四川话,调皮的意思)让我感到很意外。
因为在活动开始前,观众们现场给了100个数字,我也在下面记,但在短时内只能记着前面两排,大概40-50个。
而活动方在很短的时间内用他们系统的方法,把几个完全都没底的孩子培训了一下,他们全都无误地记下来了。不得不说方法的重要性。
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也是找对方法才行,不然花了工夫,还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就比如在阅读上面,我就因方法不对,没有记住不说,还效率低下。
1、不看目录,不看前言
很多年前,我看书时是不看目录和前言的。只要一本书到我手上,那肯定是直接翻到第一页开始看起。
后来读得多了,才知道一本书的目录和前言都很重要。目录是经过作者高度提炼的大纲部分,前言更是把书中的主要内容写在里面。
那时候都不知道去看一下,还直接略过,想来真是有无知。正因为自己踩过这个坑,在前些时间我们社群里小伙伴聊天时,有小伙伴说她现在看书也是和我以前的样子相似。
我就用我以前的经验告诉她,这种阅读的方法不对,目录和前言一定要看,不仅看还要仔细看,因为他们将作为你对书中内容哪里值得多读,重点读的部分。同时你在做笔记或者思维导图时给予很大帮助的地方。
2、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读
小伙伴你们读一本书是不是从书的第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读完的?许多年前的我就是这样。总觉得一本书拿在手,要一个字一个字读完才算是真正地把书读完了。
后来读得多了,也读了几本关于阅读方法的以后,才发现自己以读书的方法是错误的,尤其是在读一些工具致用类书籍时。
其实大可不必用这样的方法去读,一本书不可能都是精华,大概精华部分只占比百分二十左右。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可以略读或者跳读。而我以前没有这样做甚至是想都没想读一本还可以这样读。
在知道有这样读书方法后,有一些书我现在就采用这样的方法,更多的时候是采用眼睛一眼看完一句话这样阅读,所以时间会比别人稍微快一点。
3、不在书上做任何标记
我自认为是一个爱书之人。上学那会,一学期下来,书还会像新的一样,笔记从不在书上记录,也不会在书上划线。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我的阅读进阶》中说到过此事。
原因是当时一个朋友问我借两本书,当我拿出这两本时间久远的书时,自己顺手翻看了一下,才发现有一本书里没有做任何标记,更谈不上划线,而另一本,不仅划了线还有简短的评语,当时就发现了自己的阅读存在的问题,同时才有了那篇阅读进阶的文。
4、不写读书笔记
我虽然喜欢读书,但在以前读书是从来不做任何笔记的,所以那个时候读书还不能称为读书,只能算作看书,看书和读书是有区别的。看书只是浅尝辄止的读,而读书的境界要高出了几个级别,里面包含了读过后的思考和做笔记。
那时的我看完就完了,也没做过一次笔记。后来读过的好多名著已经忘了一大半,更别说进行思考。现在想来,那时看书感觉完全就是在凑数量,只是把字认了一遍,收获最多的可能就是多认识了几个字。
这就是我许多年前的读书方法。所以方法不对,努力白费,获得信息也会是肤浅的。
5、现在读书
现今读书,我会先去读目录和前言部分。这些在对我读完书后做思维导图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如果是工具致用类书籍,我有时看到目录后,认为哪里重点部分,我会更加关注一些,也会读得更仔细一些。
读到书中能让我产生一些联想的地方,我会用笔做好标记,有时也会简短写一句在旁边,再也不像以前不做任何标记了。
当一本书读完后,我通过做的笔记,再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这样又加深了一遍记忆。思维导图做完,写一篇笔记,这本书就算彻底完成阅读,所以现在读过的书很少忘记了。
6、写在最后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和方法,只要你找对方法,也会很快掌握其中的奥秘所在,从而轻松解决难题。
所以方法很重要,它会让你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成本。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不断地去总结,思考,然后从错误中找到好方法,那些所有横梗在你面前的事,都不是事,就这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