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
关于父母和孩子、老师和教育

关于父母和孩子、老师和教育

作者: 橙子橙味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21:20 被阅读0次

原创:橙子橙味

打电话给陈老师,问她,是不是老师们都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家长? 她说,不是全部的老师都是势利眼,仅有的那些个别的老师,也是被家长给惯出来的!

很直白又很现实的一句话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刚跟幼儿园老师生了气,事不大,事出原因也很幼稚,或许是我小题大作、太过计较了;或许有很多的家长也被老师这样怼过,总是隐忍下来了;又或许老师们以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久而久之,大家竟也习惯了。

在大多数人眼里,那些形容一个孩子听话、懂事的所有好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我家萱儿身上,不是在吹嘘自己孩子有多优秀,恰恰相反,我不太喜欢别人总是这样夸我孩子,好像她就被这样给定位了,这样的定位反而让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候会很担心。


1

她入园的时候是3岁3个月,入园之前在姥姥家生活了近两年,也许是太姥姥的隔辈亲,让她养成了“衣来抻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习惯。

还有朋友跟我提过,孩子这样的娇气进了幼儿园以后肯定很难适应,我还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入园后呆一段时间自然就没问题了;

开始的一周她确实适应的很好,没有出现这种那种的问题,老师反应也很好,表现棒棒的;不由得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她更是信心满满。

谁成想接下来的半年、一年、两年里,她还是出现了跟其它孩子一样的厌学情绪,轻则哭闹、重则装病,只要不去幼儿园,她各种方法都用过,我本以为她这样的情绪只会持续两三个月的,没想到一直持续到了中班毕业;

期间跟她各种沟通,她也不说原因,每天早上去送她,她会各种嘱咐,必须放学后第一个站到门口等她;于是晚上等她睡着以后跟她的班主任电话连线、各种沟通商议。

老师说,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平时在班里,有些个别孩子太过调皮,她自己管理不过来,就会对那几个孩子采取一些小惩小戒,萱儿虽然不是那个别的几个,但是耳濡目染久了,也很害怕同样的惩戒措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就出现了各种的厌学情绪;老师说以后她尽量不会再当着其它孩子的面再去做惩罚,也希望我跟孩子好好解释一下。

然而这些开导对萱儿根本无用,她什么都听不进去;几天过后,老师最后的建议竟然是让我们转学;实在心凉,要转学孩子还不舍她的好朋友,不转吧她又讨厌去园里; 

最后我跟老公商量的结果是让她继续在这个园里待下去,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插曲,她现在就是初生的牛犊,总要学着去面对、去接受、去适应、去改变。

上了大班以后,这样的情况突然没有了,她竟对上幼儿园充满了期待,会告诉我放学的时候晚会儿去接她,她要跟小朋友一起玩一会儿;看她情绪好了太多,忍不住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现在的班主任特别爱她、总是夸她漂亮可爱,小朋友们也经常跟她聊天,她渐渐打开心扉,接受了这个世界本来就应有却渐渐被人们忽视的那些真善美。

说上面这些事情不是刻意评判哪位老师,只是觉得对于一个刚刚走出家人关爱、第一次迈入这个社会、第一次接受教育的白纸一样的孩子来说,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对她来说是有多重要,她会怎么待人待己、会怎么充满自信、热情满满的开始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2

记得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因为有陈老师的原因,我跟着她去幼儿园里玩耍,老师会让别的小朋友站着,让我坐下,虽然我只是一个旁听;若是去小学学校里,那些个学生们都过来抱抱我、亲亲我,我就跟个香饽饽似的;这种看似正常的讨好让我从小充满了各种优越感,所以就无形中学会了仰着头走路;

不知道是不是陈老师发现了我这点小虚荣心,不再带我去学校转悠了;尤其是在受到一次极大的冷落之后,这种虚荣心彻底化为乌有!

那是四年级升五年级的暑假,陈老师要去给学生上补习课,奶奶让她带我一起去,顺便把我的课也补了,我当然乐意了,去了以后肯定跟大姐大一样,后面跟着一堆小娄娄;走在路上的时候还激动的嫌陈老师骑车太慢;到了学校,学生们已经在教室里坐好了,我跟着陈老师进去,陈老师把我安排到最后一排的角落里,管我能不能听得见,不过我也没当回事儿,反正我来也不是为了学习来的,等下了课,陈老师没给我臭显摆的机会,直接领我进了办公室,安排我写作业,无聊地等到了中午放学,陈老师冷脸的说“自己去姥姥家吃饭睡午觉吧,我要回家了,下午按时来上课,别迟到”说完就把一脸懵逼的我丢到了路上;我生气的去姥姥家,吃完饭睡午觉,本想着下午就不去了,直接回家,舅妈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赶着我去上课,很不情愿地自己去了学校,一进门,这帮学生们竟当我不存在一样,没有之前的阿谀奉承、前拥后簇,只是说了句“老师快来了,赶紧进教室”,就这样都散开了;又是一脸懵逼,无奈地又去了最后一排的角落,下午就在心不在焉的状态里结束了这次糟糕的补习课;

回到家当然不会放过可以告状的机会,冲着奶奶就各种吐糟今天这“不公平”的待遇,奶奶一生气就念叨陈老师去了,陈老师愤愤不平的说“她跟我是去补习的,不是去玩的,更不是去显摆的,我不光是她妈,还是其他学生的老师” 。

好吧,就这一次,就彻底把我治改了。 


说了这么多,总结出一句话:父母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最信任的人,老师是学校生活里陪伴孩子成长的第二位父母。


如果在一个各方面很好的学校里接受着一个好老师对她好的教育,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也是家长们最希望有的;也许事与愿违,也许会存在一些我们家长接受不了又不可改变的缘由,我们不可能满大街去倾诉自己遇到的不公,也许这些不公、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反而使我们的孩子看到了她平时看不到的。

或许,她只认为这个社会什么事情都是美好的,可一旦有一些不美好出现了呢,她会不会跟这些不美好苟同呢,她会不会有能够判断好与不好的能力呢?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很舒服的生活、很细心的照顾,但不可能陪着她们一辈子;等她们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会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她们应该学着去适应这个社会,也必须有能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关于父母和孩子、老师和教育

    打电话给陈老师,问她,是不是老师们都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家长? 她说,不是全部的老师都是势利眼,仅有的那些个别...

  • 关于父母和教育

    如果不能成为孩子的称职的父母,请不要结婚生子。对于称职,各人有各人的道理,有人说,能生养你,保证你吃好穿好,就对得...

  • 做到这六条孩子会成为人上人

    1.关于教育:“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少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学校和老师。 相信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

  • 这4件事,父母越舍得,孩子越优秀

    孩子的教育仅仅依靠老师和学校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 你什么都不舍得,你的孩子怎么会成才?

    孩子的教育绝不能仅依靠学校和老师,长期以来,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亦是终生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影响孩子...

  • 陈美龄——《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

    1. 教育,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2. 关于孩子的教育方针,夫妻间必须达成一致。 3. 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

  • 关于孩子和父母

    周末阳光明媚,适合远行,踏青和赏花。 乘上回家的高铁,飞快的穿越城市和田野,奔向远方的家。家里有亲人在期盼,等待归...

  • 关于父母和孩子

    你为什么要生孩子?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答案。 我亲爱的宝贝: 感谢你来到我的生命中。因为有你,在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

  • 角色互换,家园共育❤️

    最好的教育: “父母支持老师‍ 老师支持孩子” 老师和父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而老师在...

  • 【醒学教育】孩子叛逆的成因一

    孩子的学习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共同教育,在家接受父母的教育,在机构接受老师的教育,但是很多家长认为把它放在机构,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父母和孩子、老师和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gy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