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书语∣如果你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

书语∣如果你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

作者: 浅色半夏酱 | 来源:发表于2017-02-13 21:44 被阅读255次

    “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这里已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三个夜晚,我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查令十字街84号》,用各种方式重温它。这是一本正文只有93页的小书,它仅记载着一封封穿越20载悠悠岁月的书信,并没有什么特别,却让我为此感到莫大的欣喜与幸福。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一见钟情”,翻开来,便再也放不下了。正如毛姆曾经说过:“最有意思的文章实际上是书信,没有伪装,不多修饰的散发着生活的味道。”

    一封封书信,往来于纽约市东九十五大街一幢“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的老式公寓和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思与科恩书店之间,内容无非是索书、致歉、邮寄告知、感谢、问候和对见面时的设想和期待,没有多余的铺陈和阐述。正是这过多的留白,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瞎想,让我们在一封封平实无华的书信中,感受一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女作家和一间伦敦旧书店之间长达20年的深厚情意。

    马克思与科恩书店旧址

    查令十字街84号,一间专营绝版书籍的书店,海莲曾让朋友探寻这家书店:“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极目所见全是书架,高耸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股书架,像木架面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虽已腿色仍径放光芒。”

    这是一家“活脱脱从狄更斯的小说里蹦出来”的书店,这里被誉名为“爱书者的天堂”,若这间古朴的书店至今犹在,我一定要去一趟,也许我会在那里体会出那份“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书信的两端连是纽约和伦敦的之间距离

    书信的两端连是纽约和伦敦的之间距离,一端是弗兰克·德尔,查令十字街84号“马科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一个矜持稳重的英伦绅士,他常跑到乡间,到处拜访私人宅邸,搜寻待售的旧书。而另一端是海莲·汉芙,一个常住纽约的女作家,一生穷困潦倒却爱书成痴,性情可爱直率。他们的相同之处便是对于书的热爱,一个是矜持饱满,一个是奔放炽烈。

    不难在信中发现弗兰克对于书的理解是那么深刻,他总会不厌其烦地为海莲找寻她想看的书,并耐心地向告知她喜欢的文章收录在哪本书中,书的品相,出版的年份,装订保存的情况,他似乎对每一本书了如指掌,你很难相信他记得每本书的内容,他愿意为那些经过时间检阅的古旧书籍找寻更适合和它相伴的人。而对于海莲偶尔的抱怨,他总是谦和有礼的回应,并没有任何不悦或不耐烦,他喜欢读她的来信,更愿意一直兢兢业业地设法寻找可以帮她度过漫漫冬夜的书籍,并认真地回信告知,帮她把美元换算成英镑。

    弗兰克·德尔,一个博览群书的古旧书店经理

    而海莲则是个性格直率的可爱女孩,她来信热烈真挚,语言幽默活泼。虽然自己同样穷困潦倒,却十分慷慨善良。她将各种各样的食品寄送到书店里分给所有店员,这份善举感染着书店里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开始给她写信致谢,并殷切地期待她的来访,他们之间有了像亲人一样的深厚情感。

    每每读她的信,总是会莫名感到轻松愉悦,也会不时地会心一笑,她大大咧咧地细数生活中的琐事,却不会让你觉得无趣,反而越发喜欢听她的唠叨。

    海莲·汉芙,纽约的女作家,一生穷困潦倒却爱书成痴

    对于书她是严苛又过分在意的,收到精致的好书,她的欢喜溢于言表,会感叹“打出生起我从没见过这么标致的书。拥有这样的书,竟让我油然而生莫名的罪恶感。它那光可鉴人的皮装封面,古雅的烫金书名,秀丽的印刷铅字,它实在应该置身于英国乡间的一幢木造宅邸;由一位优雅的老绅士坐在炉火前的皮制摇椅里,慢条斯理地轻轻展读……而不该委身在一间寒酸破公寓里,让我坐在蹩脚旧沙发上翻阅。”

    而收到不满意的书,又会毫无掩饰的大肆批评一番。看到弗兰克用书的内页充当包装纸、填箱料,愤愤不平地埋怨“我真是觉得世道中落、万劫不复了。

    这样一个真性情的女孩,一定会让大家猜想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她一定有着可爱的笑容,一说起话来就停不下来,生活散漫自由,总是穿着宽松自在的衣服,有时迷迷糊糊的搞不清楚状况,一旦谈起书来,又会滔滔不绝,两眼放着光芒。

    书店的同仁赠送给她的一块手工刺绣的爱尔兰桌布作为答谢礼物,她收到后万分惊喜,竟会写信给刺绣的老太太表达感谢,你可以想象,当一个伦敦的老人收到一个美国女孩的来信,得知她的桌布已经漂洋过海地抵到大西洋的另一端,并为她的新主人所珍视如宝,爱不释手,她该是怎样的惊喜和欣慰呢。

    海莲还会把食物寄给这远在伦敦的独居老太太一份,对这陌生人的关切之心,也真是让人感动不已。相信每个读着她的来信的人,都会珍惜那份真挚的情谊并满怀一份感激之情。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再是伦敦到纽约的距离,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相知无远近,天涯若为邻。

    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再是伦敦到纽约的距离,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这种书信往来的记忆是温暖的,开启的那一刻总是充满期待。就像译者陈建铭先生所讲的“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境况和情绪。”看着对方的笔记,读着一句句散发淡淡温暖的探询,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小心地将信收集到精致的盒子中,在某个恬淡的午后,翻出来细读,再一次的开启,又将是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

    我喜欢他们简单纯粹的精神交流,这样的交流是片面的,仅是自己生活的一个侧影,而不是全部。而唯有如此,这样的彼此才是纯粹的,才能历久弥新,像是蒙太奇电影中的一个个片段,拼凑出一整本时光影集。

    看着那些书信,只觉得时间像是的承载了历史的老唱片

    一封一封地看那些书信,只觉得时间像是的承载了历史的老唱片,悠扬轻柔的韵律缓慢地描画时光剥落的模样,像是云淡风轻地吟唱,岁月的漫长又因为文字的浓缩,变得紧凑而充满情趣。

    一场欢畅淋漓的倾诉,伴随着1969年1月18日的一封无寄信地址的信戛然而止。就像专心听着一场音乐会,正在尽兴时,突然全场静默无声,留下一片茫然错愕,久久难以平复。信的内容是关于弗兰克·德尔因病去世的消息。

    得知这一消息的海莲会用什么样的心情追忆那个为她寻书20年的谦谦君子啊。没有任何描述,只留给读者难以填补的空白,于是无数种可能便在你的脑海中泛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悼念这一场长达20年却始终无缘相见的动人情怀。

    不久后书店的经营者相继离世,书店主人的后代已无心经营旧书。一年后,海莲的畅销书也没能改变书店的命运,它就这样被永远记录在那段时光里,成为永远的回忆。

    20年前的一个春天,海莲在信中说她想要读一本情诗集,“我要那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横飞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点儿脑筋!最好是小小一本,可以让我轻松塞进口袋里,带到中央公园去读。”之后,她收到了德尔寄来的诗集,那是以书店全体同仁的名义赠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唯一的一本,那天是她的生日。如今,当她再次抚摸那本三边的页缘都上金的诗集,看着眼前物是人非的查令十字街84号,该是怎样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海莲·汉芙于1971年来到她魂牵梦绕英国,她一心一意地寻找当年让她心系了20年的书店,然而书店早已不在。储物所见,根本不是当年的情景,只留下内心深处热烈浓致的情怀。那种情怀像一坛陈酿的美酒,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沉淀,酝酿出醇香而厚重的味道,历久弥新。

    查令十字街84号,因海莲·汉芙的书而举世闻名的米克斯与科恩书店原址

    现在,店门口外镶着一面铜铸圆牌,上面绣着“查令十字街84号,因海莲·汉芙的书而举世闻名的米克斯与科恩书店原址”,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如果你也曾经为此倾心,可否来看一看,并献上真挚一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语∣如果你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gz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