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优师”课堂,听了谈杨老师的课堂,受益匪浅,谈老师用具体的课堂实录展示,讲解了我们平时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并指导大家应该怎么去设计我们自己的课程。怎么样去研究自己的课堂。
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往往也有些许差异。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索是无意识的,学生也不能完全认识到自己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探求已属于深度学习的部分,需要教师的协助和辅导。所以,教师的指导不仅是知识的指导,更包含对学生学习思路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当然,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味地强加给学生,应该在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必要时给予及时指导和纠正。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把握程度,学生可自主习得的方法不给予指导,明显超越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也不讲授,在适合学生的程度内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学生知识的习得至少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习或者提出相关问题;第二阶段是相互交流、动手实验或听教师讲授;第三阶段是巩固知识并加以分析和实践。第一阶段是学生目前实际所具备的学习水平,第三阶段是学生潜在最大化的学习水平。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实际水平与潜在最大水平之间的过渡点。过渡点的含义是承上启下,即总结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潜在发展区。
当前教学中,课堂往往被视为学生学习阶段的终结,只要打铃下课,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就结束了。这种观念容易使得学生的学习缺少必要的综合和归纳。学生在课堂活动结束后,理应走向第三阶段的学习,即对课堂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总结。学生在完成第三个阶段的学习以后才真正到达整个学习的阶段性终点。依据深度学习的观点,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而这种学习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是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已有的认知习得的。所以,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深度上的帮助和方向上的指引,学生完成的任务才是适合学生深度学习的任务。
感知体验既包括了直接感知体验,也包括了情感体验。以教学活动为例,感知体验不只涵盖在理科教学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中,还蕴含在文科的情绪、情感体验和背景知识和相关内容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