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还是李斯的故事(读书笔记)

还是李斯的故事(读书笔记)

作者: 苏薇suvy | 来源:发表于2017-02-17 08:30 被阅读92次

还是李斯的故事

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李斯决定去学习。因为“不学无术”,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才能变得有用,因为你有用,人家才需要你,才能改变环境。

李斯找了当时非常德高望重的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成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功建者,欲西入秦“

学成之后,接下来就不是环境挑你,而是你挑环境了。

后来李斯选择了去秦国,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因为秦国国军庄襄王刚过世,所以李斯去了吕不韦的名下,并被任为郎官,随伺在年轻的秦王左右。

当时的秦王只有十几岁。

那么李斯想要秦王重用自己,他会对秦王说什么话呢?

当时的秦朝已经非常强大,宛如中央政府,其他国家可以说是俯首称臣。

要说服别人,永远不是你想要说什么,而是对方想要听什么。说服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弄清楚那个人到底想要什么。

那么年幼的秦王想要什么呢?

当时秦史王一心想要的,就是要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可是当时的秦朝已经宛如中央政府,诸侯都只是地方官吏,而且这样的局面已经经历六代了,统一天下不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吗?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而这正是李斯所要说的。

他会怎么说呢?

李斯说了一段大概这样的话:好机会,稍纵即逝。现在诸侯国俯首称臣,只是因为没有贤明的君主,如果以为秦国太强,就觉得不用担心,并且大意懈怠,不急着完成统一的话,那么等到诸侯国出现了贤明的君主重新强大并且联合起来,秦国就要以一敌六,就算你再能干贤明,也不可能统一天下了。

李斯清楚的看出了秦王的志向和他的需要,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快。所以他打动了秦王。

所以,要说服别人,首先要弄清楚那个人到底想要什么。

李斯可以说是个中高手。

来看他的第二个例子。

韩国因为位于秦国东出中原的要道上,所以常被秦国侵略,苦不堪言。因为韩国想出了一个计谋,就是让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到秦国去,向秦王提出一条建议,修建一条有利于秦国的很大的渠,让秦国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人力,让秦国疲于工程,没有办法再出兵。

但是这个阴谋被发现了,于是秦朝的宗室大臣都主张外国人都不是真心为秦国做事的,都是间谍,要求秦王把所有在秦国做事的外国人都赶走。

历代以来,秦国有很多做官的都是外国人,百里奚,骞叔,商鞅都是。所以秦国的本土人早已经深怀不满,认为只要不是土生土长的秦国本土人,不可能对秦国真心,当然应当把那些外国人都赶走,这样势力就会回到秦国的本土势力手中。

李斯是楚国来的,也在被赶的行列。

而当时的李斯已经开始飞黄腾达,飞黄腾达就是他的目标和愿望,他又怎么会愿意被赶走呢?那么要如何说服当时压力山大的秦王?秦王需要什么?统一天下。消灭六国,一统天下。

于是李斯就上书一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谏逐客书》。

李斯对秦王说,现在把在秦国的宾客/有才能的人都赶走,他们便只能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如果被这个国家重用,而且他们被秦国赶走,心中必定对秦国心怀怨恨,必然会想要报复秦国,这样,秦国不但会少了很多人才,全天下的其他人才也不再敢来秦国效力,逐渐衰弱,而其他国家却得到了大量的人才,这样的话,现在的逐客就等于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

这样对秦国一统天下有没有利呢?

当然是没有的。

所以李斯不但没有被赶走,还说服了秦王。

秦王还提升了他的官职。

秦王不但提升了李斯的官职,还采用了郑国的计策,修建渠道,并且命名为郑国渠。

李斯看清了秦王的需要,所以从秦王的需要出发,一次又一次的说服了秦王。

这是第一点,要说服别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弄清楚对方想要什么。

第二点,好机会稍纵即逝。

李斯第一次见秦王对他说的那番话,如果秦国以为自己强大就把小着急一统天下,等到别人强大了,一统天下的目标便再也无法实现了。

而派出间谍到秦国的韩国是否也就从此高枕无忧 呢?

没有错,当秦国着力于修建郑国渠的时候,韩国确实不再受侵略和战争之苦。但是如果在在这个时期,韩国有没有奋发向上变得强大呢?并没有。那么等到郑国渠修成,秦国因为郑国渠的灌溉物产丰富,变得更加富裕强大,韩国会怎么样呢?

《海贼王》里讲到幼年的索隆一心想要打败古丽娜,所以不断努力练习,拼命练习,以为仲能战胜古丽娜,却不知还是败了。

原因是什么?因为在索隆努力练习的同时,古丽娜也在不断练习训练啊!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相关文章

  • 还是李斯的故事(读书笔记)

    还是李斯的故事 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李斯决定去学习。因为“不学无术”,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才能...

  • 李斯的故事

    《流血的仕途》讲了几个李斯的故事。 1、李斯和老鼠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一个管粮仓的小吏,公务员编制,收入稳定,吃不饱...

  • 追福避祸的李斯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8

    追福避祸的李斯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8 对于李斯的死,王夫之是这评价的:“无他,畏死患失之心迫而有所不避耳...

  • 精简写作,真的有必要吗?

    回答问题前,我们先来讲个故事。 一个秦国丞相李斯,用不到九百字文章,改变国家命运的故事。 彼时,李斯还不是丞相,仅...

  • 两个故事

    都是老故事,最近看了,却另有一番感触。 一个是李斯和老鼠的故事。李斯先在臭气熏天的厕所里看到一只吃屎的老鼠,这只老...

  • 拥有李斯特式的老师,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今天聆听《古典音乐很难吗?》,听田艺苗老师讲述“钢琴之王”李斯特的故事。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著名...

  • 钻进去再爬出来

    第一次读李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以后,对毛泽东教导王海荣读书的原则印象很深刻,我在读书笔记四月读书笔记——《毛泽东...

  • 说说李斯之叹

    李斯列传是一篇经典之作,经典在于里面的几个故事。 故事一:厕中鼠与仓中鼠。 李斯年少时,为一小吏,发现厕中鼠与仓中...

  • 比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深沉厚重的人格。

    这个世界上,才华横溢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拥有圆满人生的人,却寥寥无几。原因何在? 我们先来看一下李斯的故事: 李斯早...

  • 环境决定人生,平台决定高度

    很多年前,我读到了一个故事。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秦朝有个人叫李斯,上蔡人,是个看粮仓的文员。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是李斯的故事(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jk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