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种传承。
余光中先生大名鼎鼎,因此就算我不怎么读书,还是很熟悉他的名字。但这是第一次看到老先生的照片,我觉得这该是老年人最好看的样子了。纵然满头银发,精气神却是从每一道皱纹中散发出来。从里到外的平和,对后辈的善意,对生活的乐观,还有渊博的知识,都能从仅仅一张相片中察觉到。
在《余光中 : 怎样改进英式中文? ─ ── 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一文中,我感受到了余光中对中文的热爱和责任。这样一位温和的老先生在谈及汉语染上“西化病”时,措辞并不压抑本性,用些冷冰冰的词,读者很轻易就能感受到他对汉语生态破坏的痛惜和奋力阻止。如谈到“名词成灾”这一问题时,余老便毫不惜词,他直指那些“凭空造出一个「知名度」来,不说「很有名」“的人“迂回作态,貌若高雅,酸腐可笑”。我真是喜欢这个直爽的性子。生在这个年代,「知名度」一词我见怪不怪,早已当做是纯正的中文了,但那更说明了中文的“西化病”是越来越严重了,而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察觉不出这些,更不可能去抵制。如果大家都多读读余光中先生的文章,能够稍微对我们的母语上点心,或许情况就不一样了。
但是大家千万别受我误导,以为这是一个位颇为偏激的先生。事实绝非如此,大家只需将原文读上一读就可知。余老先生深谙中文之道,对其内内外外不仅看得透彻,还深入浅出,展现给读者看。整篇文章读下来你也许会惊讶,会反省,但是其中堵塞之处几乎是没有的。而且行文结构明晰,每一段开头提出一个观点或现象,接着用我们熟悉的例子来证明或展现。这很像我们上学时老师教写作文的风格,但是内行人要想对外行人把专业知识讲清楚大概还是用这样简单有效的方法好。
百度脑图做的思维导图,只能把详细内容写在备注中这是全文的框架结构,我学习基本翻译理论一个多月了,看了不同老师的翻译课程,其中不乏引用余老先生文中的经典例子的。比如“我见到一个长得像你兄弟说话也有点像他的陌生男人。“这一句该译为“我见到一个陌生男人,长得像你兄弟,说话也有点像他。”就曾经在别处见过。
余老先生的文章是透着一股幽默劲的。你看这句:
”「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就这么一个「哀 」字,若用西文来说,真不知要玩出多少花样来。”
我一人在屋里笑了半分钟。
是个可爱的老头呢。
最后贴两句原文,我认为是文章精华,也是核心观点。
1、西化的趋势当然也无可避免,但不宜太快、太甚,应该截长补短,而非以短害长。
2、变化之妙,要有常态衬托才显得出来。一旦常态不存,余下的只是乱,不是变了。(这是谈及前卫的作家要突破中文常规。)
我认为,单看这两句就已经能看出余老先生是很客观的,不偏不倚。
像余光中先生学习!真是好喜欢这么又有文化又可爱的人呀。
(咳咳、好像读一篇文就仰慕上一个作家是我的日常。。。)
接下来会继续阅读余光中先生的更多作品,希望能尽量抽出时间来,都写一写小感想,总结一下小收获,不然我真是七秒记忆,很快就忘光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