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谓的套路

所谓的套路

作者: 好好的__ | 来源:发表于2020-04-07 23:51 被阅读0次
不是不知,而是心照不宣的明知如此 ,依旧以此行事

1

采访时,对方出于信任或性格,毫不掩饰的将自己的观点和盘托出。

每当遇到这样的受访对象都是极为让人欣喜的,即便是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能否经得起推敲都不确定,或许在日后当时我们深以为同的论据会被其他人批得体无完肤,很多否定的后话和推翻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他能够和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说那么多的话,且是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这本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也是采访成功的一种体现。

所谓的采访成功,如若按照常理推断,是以完成既定的选题为目的,以搜集相关素材为准则,不相干的话题都可排除在外,时刻准备将话头拉回到可控范围内,这样才算是成功;可事实呢,一个成功的采访,不应当是对方毫无隐瞒的说出自己最直观的表达,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第一反应给出的答案,这样难道不是更有吸引力?

此次,对方所说的套路,是各地方在进行相关建设时的经营方法和商业模式,用样板式的例子来打造自身发展的途径,最终能否成功似乎都有赌博的成分掺杂其中。不成功,有理由可以解释;有效果,自然可以增加预算。

财政有了合理的支出场合,各级部门有了可做的工作,底层工人有了活儿干,其乐融融,共享太平,一种微妙的平衡就这么建立了起来。至于后果,鲜有考虑太过久远的后果,人人都在看着眼前的奶酪。

现在都吃不饱,更不用提将来。

2

已经多少次提到过这种可小可大、可大可小的道理,只不过表达的意思和包含的韵味却都不大一样,在特定的故事背景下,同样的词汇可以象征着不同的观点。

经营多年的公司业务,在某一领域已经有所成,国内各类机构、券商、研究者都以此作为参考和数据来源,这就是资源和人脉得以汇聚的优势。

一份调查问卷和长年累月探索出的模式,让该领域的各类专家、高管、决策者、领导者、执行者、销售者、学习者、初入者汇聚一堂,将公司提供的平台作为最权威的机构来看待,并时刻关注最新动态和进展。

这就是示范项目、试点工程、样板戏、优秀代表、举一反三中的一。

其他再想要做进一步扩展的领域,都将以此为标准,寻找合适的人,用合适的方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摸索出最佳的结果,以此来牟利赚取利润。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不然拿什么养活企业,拿什么去谈情怀和信仰。

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再提到个人,任何一个人都在这个环节中充当着相应的角色,只为了完成领导者最终的目的。或许最终的结果并不如人意,可期间的尝试必不可少,这自然也少不了各方的参与。

所以,出现了“好使”这样的词汇。

某一方,在推展过程中,出奇的显示出可用性,能够给予该领域更好的发展和持续推进,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料和内容支持,这就是可用之人,是应当加强联系并特别注意维护的关系。

很不巧,我在工作用遇到过此类的人,而我也正是此类的人。

3

我清楚的认识到,大家都在心照不宣的按照这种套路进行下去。

互相利用对方可能给予自己的某些用处,然后付出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给予的产出权限,大家和气生财,各取所取。没有人去考虑这算不算是一种套路。即便是,那又能怎样,一切都照常进行,不会有什么改变。

其实,这种套路和关系网并不是大家不清楚这种运转法则,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都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此类的道理,那些更优秀的人,自然是看得更透彻,目的性也更强。

可事实是,大家都以此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进行着,这是否说明了这种套路是如今的社会上公认的生存之道,是大家身为成年人都需要接受并需要学会灵活运用的工作方法和手段。

就像是我们对领导一致的评价,明明都是相同的意思,最终再上一级眼里总是不够落地、不够具体、不够全面、不够清晰、不够精炼,然后以此为修改意见进行内容上的调整。

可是,最后的结果和原本的面目有多大的区别?这究竟是领导们故意以此来显示自身的优越感和经验还是我们本身的工作确实存在问题?或许也只是他们为了要展示出自己的工作量、为了显示自己已经有所阅读、为了表示自己有意见想要表达,进而做出的一些并非必要的意见和调整建议。

到底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不合格,不满意,不行,不可以,还需改进?

很值得推敲。

4

至于写作的方法,就像每位写作者都会有自己最喜欢也最舒服的写作方式一样,在编辑工作中,难免会将日常写作的习惯代入到工作内容中。

领导们自然有着明确的主题和副标题,连带着大纲、问题、内容、逻辑都是清晰的,一旦可以想得通就是可以进行的一篇选题。当我们按照被安排的选题自由发挥时,太过刻板的摘录或太过自由的阐述,都不会得到认同。然后,问题也就出现了。

上级看到后,自然不能够认可某些过于意识流和随意的表达,也不会对洗稿的东西有所好感,尤其是当自身公号和自媒体矩阵的定位十分清晰,且有着明确的受众,对内容有着清晰的标准时,很多个人化和他人化的东西都不得留存。

领导们会无意识的将下属的一些特色鲜明的风格打磨殆尽,直到变成和自己一般的模样,似乎只有这样才是自己最满意的,只有这样才是自己认为受众们最喜欢的。

而事实证明,这种喜欢与否,只取决于读者而不是经验丰富者。花费过多的精力反倒无法引起关注,没有难度只有些统计方法的文章反倒容易引起重视,这都是让人无奈且必须接受的结果。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每当这个时候,就不知道领导们哪里来的自信和认知,总以为自己说的话大家并不知道,明明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次次都再次进行交代,次次都重复的强调。

难道他们就真的以为对方没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和工作意识吗?难道对方在明知道这些问题存在还会重复的犯错吗?

没错,身为领导者是有批评指正的权利,可太多耳熟能详的话,效果只能适得其反。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领导们在抱怨没有可用之人,员工们在抱怨没有识马伯乐。

5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套路,小公司有小公司的说辞。

同样的决定,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最终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她们已经明确表示的不加薪,且年终会受影响,用那种义正言辞特别官方的一种表达来通知全体员工。

不用想,我们这样的家庭作坊自然也是会遇到相同的情形,至于老板一家会如何的传达,那都是他们的事情。

节省如此,最后定然不会有太大的惊喜和意外存在。

唯一继续的理由都是互相利用,我来获取经验和学习,公司以此完成业务发展和广告效应。

而经常性的把孩子带到办公地点,是无法和家庭完全区分开?还是这种创业初期都存在或者并不想避免的问题?还是他们本身就是为了资源而创业?并不在乎长远的问题,一切都是以最大机会的牟利为目的,过于明显反倒惹人怀疑。

虽然,这种行为和工作并不关联,但这是一种态度。

仔细想想,有很多问题都经不起推敲。尤其是涉及到很多冲锋陷阵,免费广告,业余公关等非工作职责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在套路中生存,无法摆脱,只能适应。有一天,当对当前的套路忍无可忍时,换一种套路继续。

而那个时候,一切仍旧正常运转,就像未曾改变过的样子。

文/好好的            2020/4/7

相关文章

  • 所谓的套路

    1 采访时,对方出于信任或性格,毫不掩饰的将自己的观点和盘托出。 每当遇到这样的受访对象都是极为让人欣喜的,即便是...

  • 所谓套路

    2016年12月,“套路”这个简单的词,入选《咬文嚼字》杂志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 网上说,套路是随着竞...

  • 所谓套路

    凡事皆有套路但过于赤裸裸地强调套路反而突显内容的空洞和乏味 所谓套路也有高低之分好的套路是不动声色,意犹未尽次等的...

  • 所谓“套路”

    《创业维艰》第一章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真正的难题并不是设置一个宏伟的、难以实现的、大胆的目标,而是你在没有实现宏...

  • 所谓“套路”

    最后一课,给自己总结一点“套路”叭(˙︶˙) 金句 1.你爱的是欲望,不是欲望的对象。 ...

  • 所谓套路

    所谓套路,就是一环套一环。 上午带孩子去轮滑场地练习,在外边等着,来了两个推销员,推销一款可以清洗小白鞋、羽绒服的...

  • 认真做自己

    真心,所谓的真心只是绑架! 关爱,所谓的关爱只是动嘴! 仪式,所谓的仪式只是套路! 高贵,所谓的高贵只是虚伪! 我...

  • 今天来聊聊什么是产品经理的套路

    其实,无论是做什么职位,都是有一定的套路,这些套路就是所谓的经验。当然各行各业不同职位都有一定的套路,比如销售套路...

  • 所谓用心,都是套路。

    一位在企业里的销售培训经理R约我喝茶,我也知道,她哪里是喝茶,明明想咨询我,不过说白了,她已经交了私教年费,我总得...

  • 所谓暗恋,全是套路

    每个女生被暗恋再怎么含蓄,心中都应该是欣喜的吧? 1、❤ “嘿嘿嘿嘿嘿……”耳边循环播放着笑声。终于在第11次笑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的套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va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