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说,我对书的喜爱,似乎是天生的。据老母亲回忆,我小时候最省心,大人出去干活,把我放在家中,给几篇带字的纸片,他们回来一看,我还在左瞧右看。其实,我知道,哪有天生的喜好,这纯粹是我大姐榜样影响的结果。我大姐学习好,母亲总是表扬和奖赏她。小小的我,琢磨出一个道理:爱读书,有“糖”吃。
我总缠着大姐给我讲故事,后来,她和我说,你多认字,自己就可以读很多故事。就这样,我在学龄前就认识了好多字,在60年代偏僻落后的乡村,也算奇事一桩。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为我童年广泛的阅读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依稀记得,上学前,村子里二十几户人家存有的“小人书”都被我翻遍了。
01 小学与初中
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读的书都是上中学的姐姐从学校图书馆给我借回来的。其中大部分是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有《烈火金刚》《平原枪声》《林海雪原》等,此外还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
这个阶段有三本书对我影响最大,几乎对我的人生方向起到引领作用。这三本书是《青春之歌》《教你画动物》《砚边点滴》。
《青春之歌》是描述青年知识分子革命成长史的长篇小说,读完后,我对知识分子特别崇拜,对大学生活也特别向往,从小就幻想着有一天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另外两本书来自我的大哥。大哥喜欢画画。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当兵去了。没想到,他留下的两本关于画画的书居然成了我的人生启蒙老师。
一本是《教你画动物》。清晰地记得:先画一个小圈,再画两个相交的大圈,连线后,再添上嘴巴、耳朵、腿和卷曲的尾巴,一个可爱的小猪就跃然纸上。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会画画啦!”然而,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会画画,而是通过书中那种用几何图形建构事物的方法,使得我在那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整体地”观察和描绘事物。朋友评价我说,大局观较强,谁也没想到这种素养竟发源于这样的小册子,呵呵!
另一本是国画大师钱松喦的《砚边点滴》。书中讲,画水中的石头,不要把石头与水面相交的轮廓线画出来,否则,石头就不是“浸”在水中,而是“浮”在水面啦;画南方的山,要朦胧,北方的山要清晰,这是空气湿润与干燥的缘故;树的枝干要有“破”与“立”;布局章法的疏与密、虚与实、轻与重要呼应。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生活是多么有趣,观察事物要仔细。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但已能用朴素的方式掌握和运用辩证法。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文化DGM”开始了。从那时起一直到初中,读不到更多的书。不过,这阶段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精读”一套书,这套书就是《毛选》四卷。回过头来看,这套书对我影响至深,少年时代,对政治、中国现代史,甚至哲学的认识是从这时奠基的。
初中没有怎么上文化课,更谈不上课后作业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是利用这个时间读完的。那时对《红楼梦》理解不深,囫囵吞枣读过一遍;喜欢看热闹,《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倒啃得颇为仔细。
这个期间,很难得读到一本书《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是意大利家卡洛·科洛迪的代表作,被公认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中的经典作品。当时我很惊叹:作者太有想象力了!这是我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接触到的第二本西方文学。这本书是一位下乡知青偷偷送给我的。
02 高中
高中正是“特殊十年”的后半程,除了毛选和“梁效”风格的报纸,其他的书仍然很难见到。好在班级来了几位“五七战士”子女同学,从他们那借到了一些有趣味的书,比如,前苏联的反间谍小说《一颗铜纽扣》等。
由于特殊机缘,那时我竟然读到一本好书,就是秦牧的《艺海拾贝》。《艺海拾贝》以优美生动的散文叙述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文艺理论,涉及美术、音乐、戏曲、宗教等广博知识,由于我喜欢画画,正对我的胃口。在那个年代,能够读到如此美文,简直是欣喜若狂!这本书让我领略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别样风采,使得上大学后我开始自己的“文艺复兴”,也就没有了意念上的篱笆。
03 乡村教师
高中毕业后,我当了两年多的乡村小学老师。对读书而言,这两年我有了意外收获。由于我担任学校文艺班班主任,读了很多音乐与乐器方面的书籍。本来我缺少音乐细胞,通过读书,至少在理论上有所感知,相当于把知识短板往上提了一小截。
此间我又读到了一本好书,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高中刚毕业时,我一度情绪低落,对前途充满迷茫与困惑,这时幸运地遇见我的人生导师——城里来的高叔。他为了鼓励我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特意赠送我这本书。小说主人公鲁滨逊的进取精神对我的人生成长的确有所滋养。
04 大学
读大学时,我是学机械的。幸运的是,我结识了人生挚友颖士君,他是学造船的。我们俩的友谊是从学生食堂的黑板报开始的,我的画,他的文,每期都能博得同学的赞赏。我们俩都不安分学工,除了理工课程外,我们把课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学校图书馆。那时,我们如饥似渴地阅读,就象久旱的干裂土地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雨。《忏悔录》、《居里夫人传》、《罗丹艺术论》、《林肯传》的借书单上,我们俩是事隔十年后续借书的第一个签名,心里既得意又感慨。
从大学三年级起,我的阅读兴趣从人物传记、人文思想转向了美学,缘起是我受图书馆之约,给同学们做的一次美学讲座。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李泽厚的《美学历程》,这些大师们的美学著作,只要出版一本,我就读一本。黑格尔的《美学》是比较难啃的,但我坚持读完了第一卷。黑格尔书中写到,一个小男孩,向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他由此欣赏自己的“杰作”,这就是美感。这个例子印象深刻,我至今不忘。
美学属于哲学的分支,我因此也喜欢上了哲学。这段阅读经历对我影响极大,乃至决定了后来我读研专业的选择。
大学时代,读的书非常多,其中最喜欢的书是《歌德谈话录》。歌德的《浮士德》与《少年维特之烦恼》都是众所周知的文学名著,与文学性相比,我更推崇他的博学和哲思。《歌德谈话录》中的哲学、文学、艺术精辟的论述具有启发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视野。书中的一句话:“人的情绪构成了他一生的命运”,是我后来的首条座右铭,乐观豁达,已是我性格的一大特点。
05 大学教师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沈阳一所理工科类高校任教。那时,我一心想报考中国科技大学李志超教授中国科技史专业的研究生。李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青铜器,我大学学的是金属材料专业,加之喜欢美术与美学,所以觉得考古方向非常适合自己。
为了考研,我自学了王力的四卷本《古代汉语》,研读了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如《墨经》《论衡》《梦溪笔谈》等等。这段读书学习,为我这个理科生阅读文言文基本扫清了障碍。
没有想到,到报考时,那年李志超教授研究生专业临时停招。这时离研究生考试只剩一个多月时间,我只好转向,改报母校的自然哲学专业。还好,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了。这真是鬼使神差,否则,我现在可能是一位考古工作者。
06 读研
读研,使得我的读书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一是精读了多本哲学原著,尤其是科学哲学的代表作,比如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拉卡托斯的《证明与反驳》、库恩的《科学的革命》、罗素的《数理哲学导论》等;二是有意识地去掌握读书方法论;三是提升了个性化的创新意识;四是拥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共同体,因为研究生小班授课,多数采取的是讨论式和“小先生主讲制”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学相长。利用课余时间,我还艰难地啃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这本书的思辨精华让我受益终身。
值得一提的是,读研期间正逢“金庸热”,我也是狂热的金庸武侠小说迷,他的所有作品都读过了,像《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都读了两遍以上。对于理科生的出身及艰涩枯燥的哲学学习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互补效应吧。
07 市委机关
研究生毕业,本来我应该留在大连高校任教,可是老婆大人不愿意离开沈阳,我只好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沈阳市委宣传部,从此背离我喜爱的纯学术研究之路越走越远。
在宣传部,我是在理论处工作,这使得我对政治及中国国情有机会进行深入研究。因为要配合不同形势下、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所以读书涉猎非常机动庞杂。比如说,面对东欧剧变,要研究西方的各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由于中国要加入关贸总协定(即后来的WTO),就要研究国际贸易法则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市委机关工作这段经历,对我政治素养提升有莫大的帮助。
回到沈阳,我结束了两地分居,家庭生活比较有节奏感了,工作之余也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从而有机会多读一些“闲书”。我爱人是学中文的,她收藏的文学图书非常多。这时候,我把家中的西方文学名著都看遍了,什么《红与黑》《简爱》《悲惨世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等有十几部。由于历史原因,中学时代是见不到这些书的,大学及研究生时的阅读兴趣又没有放在文学类图书方面。现在终于有精力进行恶补了。
08 下海
九十年代中期,沈阳要成立社会科学院,我是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行政编也转为事业编。然而,筹备工作启动后,当时的政策竟然转向,对这类“软性投入”不予重视,财政部门只给划拨人头工资费用,其他筹建费用要自己想办法自收自支。没有办法,筹备组只好成立公司,准备用自身盈利养活社会科学院,我就这样稀里糊涂“下了海”。
从校门到机关,不懂管理,不懂经营,只能边干边学。起初的那几年,有关经营管理的书籍读得很多,大部分是实用类的,比较系统的是《松下幸之助管理全集》。
后来,旗下其他的企业都没有成功,只剩下汇文书店坚持下来了。这个时期,完整地看完一本书的时候非常少,但快餐式短浏览的阅读量非常大。由于图书采购需要我亲自选书,因此我和国内赫赫有名的各大出版社有了亲密接触。出版社的新书信息是第一时间掌握,作为文人筛选图书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于是乎,一些好书譬如学术类的钱钟书的《七缀集》《管锥篇》以及余秋雨的畅销书《文化苦旅》等等,都是我率先引进沈阳的,从而也赢得社会的美誉。
09 出版工作者
2000年以后,主管部门要求我管理的企业与市委机关脱钩,我个人闯荡江湖已经习惯,不愿意再回机关,从此走进了图书出版行业。
近二十年我主要从事教育图书出版,接触了不少教育名家和优秀教师,对基础教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2004年,我主编的体现新教育理念的《教与学示范》丛书,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也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有关课程改革的长篇文章。
这二十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读了很多教育类书籍,其中受益比较大的有《给教师的建议》《后现代课程观》《课程与教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
10 最近六年
我先后担任两个大型图书公司的高管过程中,忽然发现自己的读书史有着重大缺憾,那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很肤浅,特别是自我修身境界的高度远远不够。于是从2014年开始启动晨读经典计划。
坚持每天晨读经典文献,写读书笔记,到目前已经有2000多天,几乎没有中断过,写下读书笔记300多万字。现在已经精读完《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孙子兵法》《易经》《曾国藩家书》《传习录》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图书十几部,眼下正在读《资治通鉴》。
可以说,近六年的读书,是有史以来收获最大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真正实现了由兴趣式的游牧阅读或者是短期的功利性阅读转变为有根有脉的自觉性阅读。
以上就是我的阅读史。
只是罗列自己的读书流水账,是没有意义的。朱永新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回顾自己的阅读史,重新检视自己的精神发展史,总结出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那将是一笔宝贵财富。
笔者的下一篇文章将是点评自己的阅读史,期待朋友们围观讨论。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见证官:见证优秀 共同成长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