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个父母手心里的宝,做父母的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会担心、害怕自己的宝贝受到伤害,在孩子的养育过程里,不知不觉的我们越做越多,溺爱这个词就成为很多家长的养娃现象。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吃过很多苦,现在有孩子了,不能让孩子也吃苦,所以从穿衣吃饭到铺床叠被都帮孩子做了,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还有人觉得,我家条件好,就愿意娇养着,要什么给什么,有钱就这么任性。
那么你们想过这样做对孩子的未来是否正确,这样的溺爱又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呢?

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从来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孩子不懂这是付出,他也不会珍惜你的付出。因为没有人教孩子这些事情他也应该学着做,所以他会觉得这些本该就是父母做的,天生就该如此。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以后的就业率是15:1,犯罪率是1:10。此外,爱干家务的孩子,在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是非常低的。
这项调研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干家务和不干家务在成年之后巨大的差距,我们一定不要忽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做家务,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另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技能,还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现代家庭对孩子的看护,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孩子要玩耍必须在家人的视线内,一但看不到,家人就会惊慌失措,甚至方寸大乱。这些焦虑有很大一部分是信息过载带来的后果,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过快,把一些不好的信息放大在我们的眼前,才造成我们把孩子的安危看得越来越重。
网上有很多由于家长看管过严,对父母心生怨恨,尤其是叛逆期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还有的家长在孩子交友的事情上,都要加以干涉,觉得孩子小,不懂得分辨好坏,怕交到的朋友不好,把自己孩子带坏了。要是孩子跟朋友一起玩,出现矛盾了,有的家长会马上出面帮孩子解决掉。
现在帮孩子把问题解决了,但是孩子还是不会自己处理问题,家长看得再好,孩子总有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那个时候,谁又帮孩子去解决问题?家长把孩子的阻碍全部清除掉,孩子社交能力变差,在处理问题时,会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以上这些都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父母对孩子进行清单式的养育,带给孩子毁灭性的打击。孩子每天按部就班,照着父母安排好的一切活动,孩子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步入社会后有个好的未来。于是父母就用自己学到的经验,用到孩子的人生里。吃饭多少,该报什么辅导班,几点睡觉等全部安排到,从来不采取孩子的意见,把孩子严格控制在一个框架里。
孩子就像提线木偶一样,在父母的手中掌握着,也许孩子有过反抗和眼泪,但都被父母无情的打压了,孩子在反抗不了的情况下,在心里会产生压抑、暴躁、愤怒等各种情绪。这些情绪长时间伴随孩子的成长,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远房叔叔家有一个孩子,因为母亲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非常严格,孩子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学习。母亲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对孩子出现的情绪没有在意,终于有一天,孩子因压力过大,超出了心理承受范围,进了精神病院。母亲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明白自己的行为毁掉了孩子的一生。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觉得自己被爱是理所应当的。他会觉得所有人对他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无需考虑他人的感受,以及自己对他人的影响。
这种孩子长大之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他的内心是自私的,他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会觉得很多东西,是应该得到的,而得到这些并不需要他们付出任何的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