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输出合辑
深度汇谈,《第五项修炼》No.2-4 陈伟新

深度汇谈,《第五项修炼》No.2-4 陈伟新

作者: 陈伟新_走在自我完善的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23:03 被阅读5次

    本篇的内容来自第11章《团队学习》。作者在开篇讲述一个团队需要”协同校正“,即一个团队在方向上一致,大家的精力和能力得到融合与协同,减少损耗。

    团队学习,是协同效正的过程,是开发团队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会创造团队成员真正想要的成果。

    团队学习修炼,包括深度汇谈和商讨的( discussion)实践艺术,这是团队交流的两种独特的方法。在深度汇谈中,对复杂和微妙的问题,要有自由的、创造性的探讨,要悬挂或临时忘记自己的观点,相互深度“聆听”。相比之下,在商讨中,不同的观点都摆出来,得到阐述和辩护,同时寻找最佳观点,支撑眼下必须作出的决策。深度汇谈和商讨可以互补,但大多数团队无法区分它们,无法在两者之间进行有意识的转换。

    今天的拆页解释深度汇谈。

    拆页四

    来自第11章《团队学习》P238

    深度汇谈有三个必要的基本条件:

    (1)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悬挂”自己的假设,就好比把假设悬挂在我们面前。

    (2)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把其他人看成同事,平等相待。

    (3)必须有一位“辅导员”( facilitator,)来为深度汇谈“护持场境”( holds the context)。

    这些基本条件能够减少沟通交流的阻力,帮助“意义的自由流动”(flow of meaning)贯通对话小组。电路中的电阻会让电流产生热量(耗散的能量),类似地,一组人群通常的操作运行也耗散能量。在深度汇谈中,有一种“冷能量,就像超导一样”。“热点话题”通常难以驾驭,会引起情绪化的争执和躁动的局面,但经过深度汇谈,就变成了可探讨的议题,甚至变成通往深层智慧的途径。

    悬挂假设( suspending assumptions)。把自己的假设“悬挂”起来,就是“托住”假设,“就像‘挂在你面前’,对质疑和观察评论保持开放和欢迎姿态”。这不是说放弃和压制自己的假设,不去表达它。不是说持有自己的意见就是“坏事”,也不是说我们应该取缔主观性( ( subjectivism)。相反,这里的要求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假设,并把它拿出来接受检查。如果我们总想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就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假设,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的观点只是基于自己的假设而非无可辩驳的事实,那就同样做不到这一点。

    相互看成同事。只有当一组人能将彼此相互看成平等的同事,共同携手探索深层智慧,澄清思想,才会有深度汇谈。相互看成同事为什么重要呢?因为思想是参与性的。在思考中有意识地把对方看成同事,就会以帮助同事的方式来交流沟通。这听上去可能很简单,但会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同事关系,并不是说你需要同意和分享一样的观点。相互看成同事的真正作用,其实在观点不一致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大家观点都一致,做同事就很容易了。而当观点很不一致时,做同事就难了,但这么做所获得的回报也就大了。选择把对手看成“有不同观点的同事”,能获得的利益是最大的。

    波姆曾经怀疑,在组织机构中实践深度汇谈不一定可能,原因就是建立同事关系的条件:“等级体系是与深度汇谈对立的,而在组织机构中是很难摆脱等级结构的。”他质疑说:“那些身处权位的人真能与下属“坦诚相待吗?”对组织团队而言,这种质疑有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每个参与者必须真心想要获得深度汇谈的利益,并把它看得比保持自己的地位和特权更重要。假如有谁已经习惯于因为自己地位最高,所以要让自己的观点获胜,那他在深度汇谈中必须放弃这种特权。假如有谁已经习惯于因为自己地位最低,所以要隐藏自己的观点,那他也必须放弃这种隐蔽观点的安全感。必须消除恐惧,避免武断指责。深度汇谈是很有趣的,它就要求你愿意摆弄推敲和测试新想法。而一旦大家过于计较“谁说了什么”,或者“可不要说蠢话,”那就不好玩了。

    为深度汇谈“护持场境”的辅导员。没有熟练的辅导员,我们的思想习惯就会不断地把我们从深度汇谈模式拉到商讨模式上。这种情况在团队进行深度汇谈修炼的初始阶段尤其容易发生。我们会认为“我们的思想所表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而不是其再现和代表;我们确信自己的观点,并且要让它获胜;我们对公开悬挂自己的假设感到很担忧;我们甚至不能肯定,悬挂“所有假设’是否会产生心理安全问题”------“不管怎样,有一些假设我必须要坚持,否则就会失去我的身份感和归宿感,不是吗?

    与好的“过程顾问”( process facilitator)一样,深度汇谈过程的辅导员有一些基本的责任,包括帮助大家对过程和结果都始终保持拥有者的态度,即大家对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负责任。假如有人开始心怀不满情绪,觉得“某某人”不让我们探讨那件事,那就构成了未悬挂的假设。辅导员还必须继续推进深度汇谈。假如有人开始把对话拉向商讨模式,而商讨实际并不是当下的要求,这就必须辨别清楚,公开指出来,质问对话小组是否还具备继续深度汇谈的条件。辅导员总要非常小心地行事,一方面在对话过程中要提供知识和帮助,另一方面又不能有“专家”或“医生”的心态,因为那样就会把大家的注意力从团队成员自己身上转移开,从而忽视大家的想法和责任。

    然而,在深度汇谈中,辅导员要做的还不止这些。他对深度汇谈的理解,会让他仅仅通过参与就能影响对话的进程。比如,有人作了评论时,辅导员可能会说:“但是,反面的情形也可能成立。除了对对话条件的类似的提醒,辅导员的参与本身就是对深度汇谈的展示。深度汇谈的艺术在于经历意义的流动,在于看到当下需要说出的那一件事。基督教教友派贵格会( Quakers)鼓励其成员,不要简单地说出脑袋里闪出的任何念头,而要只说出自己感到有冲动的想法[说话的冲动和需要,会使自己感到“贵格( quake),即震动和颤抖]。类似的,辅导员也只说出当下需要说的,不多,不少。这样就会使大家加深对深度汇谈的理解,而且比任何抽象的解释都管用得多。

    随着团队对于深度汇谈经验和技能的积累,辅导员的角色就不那么重要了,他可能逐渐变为一个普通的参与者。一旦团队成员开发了自己的技能和理解力,深度汇谈就会从一个“无首”团队中自动呈现出来。在一直实践着深度汇谈修炼的社会文化里,深度汇谈通常是没有指定辅导员的。例如,美洲印第安人部落,曾在很高的水平上实践了深度汇谈,却没有正式的辅导员。萨满( Shamans)和其他智者起到了一定的特殊作用,但团队小组自己就能进入深度汇谈。

    「I,重述知识」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深度汇谈,深度汇谈是全体成员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假设,并积极聆听其他成员的观点与假设,所有成员之间做到平等信任,并有辅导员为这种开放的场境在需要时保驾护航

    要做到深度汇谈,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条件:

    1、悬挂假设  所以成员把自己的观点与假设象旗帜一样亮出来,并对他人的观点与假设保持虚心聆听;表达自己观点时,以别人能听懂、能理解为目的,别人发达看法时给予尊重与好奇。

    2、平等信任  临时团队,或者身份地位相当的团队成员,比较容易做到平等信任;而组织中天然存在级别,所以团队成员间如有不同等级的人员参加,高等级的人员应做到放下高位者的作派,不要在意识中认为别人就应该多听多的,我说的就是对的;位低者也要敢于表达,不要怕自己的观点没有出众的地方,不要怕人笑话;所有参与都做到平等信任,才会有形成一个安全的、开放的场域。

    3、护持场域  形成一个安全的、开放的场域,即需要一个独立的成员来担当引导与护持的角色,书中把这个角色称为辅导员。名字叫什么不重要,职责是引导大家共同构建好这个安全、开放的场域,并对已经形成的场域保驾护航,等大家已经习惯之后,辅导员这个角色有没有都不重要了。


    「A1,激活经验」

    一次3人以上参与的成功讨论,在这个讨论中,你可以找到深度汇谈的影子。请写出这个讨论并进一步识别出这三个原则,以及他们对当时汇谈的帮助。

    除夕当天,与家人进行了一场讨论,关于家人开的一家面馆的发展问题。

    当时我先表达了之前观察过面馆情况,并把观察后思考的一些设想表达了出来,过程中经营者也把我假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纠正,共创了三条年后要施行的计划。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时地要出来把跑偏的话题拉回来,并不同地跟长辈说,今天的会议不批评不指责,只在于商讨出一些对面馆发展的建设性的意见。

    反思:学了今天的内容,感觉当时我的角色即是平等参与者,与是场域的辅导员;表达观点与假设方面,只有半数人参与;平等信任方面,有长辈有同辈,经营者有时也会有防御心态,时不时会对自己的经营方案进行辩护,有待改进;护持场域方面,没有做到把所有成员的心态调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汇谈,《第五项修炼》No.2-4 陈伟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z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