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我的更好”
——《超越感觉》第8章阅读笔记
文 | 龚荣庭
刚上小学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这样说:
我爸爸比你爸爸厉害!(更高、更帅、更有钱……)
我的鞋子比你的新!
我的蜡笔比你的更漂亮!
……
再大一点,会不自觉地这样说(有时不会说出来,但心里却是这样想的):
我的车子比你的快!
我买的球队今年一定会所向披靡!
我的分数比XX的高!
……
再老一点,会不自觉地这样说(多数时候不会说出来,但心里却是这么想的):
我的房子比你的大!
我的老婆(丈夫)更有魅力!
我的孩子更优秀!
……
如果有上述说辞或想法,别不好意思,几乎所有人都有,只是或多或少,程度不同而已。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活在或大或小的圈子里,没法不比较。于是,
比较就是生存的常态,而在比较中认为自己的更好(mine is better),不论事实上是否如此,就成了根植于人性的思维倾向。
《超越感觉》的第8章,也是第二部分的第1章,The basic problem: "Mine is better",就专门论述了这种倾向,这种人类思维中最基本、最常见的错误。
—1—
作者还举了一个实证调查。在美国上百万的高中生中,通过调查他们是否“超出平均水平”,就显示出很有意思的结果:
超过7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在“领导力”上超出平均水平,仅有2%的人认为低于平均水平。
100%的调查对象认为,在与人相处方面超出平均水平,其中60%的认为自己处于前10%,25%的认为自己处于前1%。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多数情况下,“我的更好”倾向会被其他人的“我的更好”倾向中和。换句话说,许多人都会意识到,除了自己认为在某些方面更特别或者更好,别人也会有这样的看法。能理解这些,能有合适的安全感和自信,就能够控制“我的更好”这种倾向。
不过,有些人就不理解其他人也有自己的观点。对他们来说,“我的更好”,不是每个人的态度。相反,“我的更好”是他们更特别、更真实的状态。心理学家把这些人视为:
自我中心主义者(egocentric)
种群中心主义者(enthnocenttic)
这一章,作者专门分析和批判了这两种人。
—2—
所谓“自我中心主义”,就是只关注自己和自己的利益、需求和观点。他们倾向于“自说自话”。在英语中还有一个专有名词,egospeak。
在这种“自说自话”的背后,是 egothink,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他们很难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由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规定的。
妨碍他们的,也妨碍所有人
对他们没有结果的就不重要
所谓“种群中心主义”,即过分以某个群体为中心。多数人都会对自己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有认同感,但并不是种群中心主义者。更熟悉的总是会让我们更舒服一些,这也是人类的天性所在。
与正常的认同感不同,种群中心主义者认为:
a.他们的群体不仅与众不同,而且比其他群体更优秀;
b.而且,其他群体的动机和目的都是可疑的。
这些信条就成了阻碍批判思考的偏见。种群中心主义者渴望挑战其他群体的观点,但却不愿意其他群体质疑他们的观点。因此,他们倾向于把复杂情况过分简化理解,不承认有中间立场,非此即彼。所以,他们也倾向于构造负面的刻板印象。比如:
他们会把任何问题,如街头犯罪、毒品走私、政府腐败、政治暗杀、工人罢工、色情文学,等等,都归咎于某一个群体,如犹太人、意大利人、非裔美国人……
—3—
很明显,自我中心主义者和族群中心主义者都是“我的更好”的极端表现,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无法客观。但大家也别笑他们,因为“我的更好”倾向在所有人的思维中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我们总会偏好自己的思考,但这种会妨碍我们正视自己思维中的缺点,也会妨碍我们正视和学习他人的观点。比如,当我们以自己的宗教或信念为荣时,就会非常快地拒绝其他宗教中的信条和历史,也会忽视自己宗教中的缺点。
而且,不加批判就接受一些观念,会让我们在那些擅于操纵的人面前非常脆弱。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这也是希特勒成功掌控德国并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原因。
对批判性思考者来说,“我的更好”思维是最基本的问题。除了未经检验,它还能够扭曲观念、腐化判断。我们越是陷于主观,批判性思维就越难发挥作用。尽管很难实现完全的客观,但是通过控制“我的更好”倾向,我们还是能够达到相当程度的客观性。
如果你致力于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那么你的观点经常会证明为最好的那个。当然,前提是所有的观点都得到评估。但是,“我的更好”思维会让我们直接放弃评估,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的观点最好。
那么,如何控制“我的更好”思维呢?作者给了两条建议:
记住:我们与其他人一样,都容易陷入“我的更好”思维,尤其关注对象是我们真正在乎的事物时,它的影响是极其强大的。
警醒“我的更好”思维出现时的信号,
感觉上:让人非常高兴、赞同的感觉;未经评估就立即拥抱某个声明或论证的冲动。或者是,让人非常不爽、消极的感觉;立即反击或否定某个声明或论证的冲动。
思考上:会有这样的想法,如“这个专家持这样的立场我很开心——我一直也是这样想的”,或者“不用浪费时间去分析证据——它就是最后的结论。”或者有这样的想法,如“这个观点太离谱了,根本不符合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我拒绝考虑。”
如果有上述反应中的任何一种,你就基本上是“我的更好”思维的受害者了。恰当的反应是停下来,然后强迫自己更中立地考虑问题。
做到自然不容易,因为你本能上会抛出很多理由让你沉迷于“我的更好”冲动中。但是,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你的进步就在于你接下来的选择。
网友评论
一起来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