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逻辑思考方法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作者: Albert陈凯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3:04 被阅读25次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下载得到APP购买正版
http://t.cn/RGK4uG3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一家公司CEO该如何做战略》。应该说,上市以来,我花在战略 思考的时间不少。伴随猎豹前进中遇到的一 些问题,我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入。

我曾经说过战略三部曲是预测-破局点-All in。破局的单点,很多人讨论。但预测这件 事,被忽略了。然而,预测背后就是格局 观。怎么理解?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纯粹靠一个单点爆发, 已经很难了。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互联 网是一片蛮荒之地,需求稀缺,人才也稀 缺。只要你投身这个行业,随便找个单点开 始深耕;只要你还算努力和坚韧,运气也不 太差,就有机会做一家不错的公司。所以, 那个时候不需要预测,需要的就是干干干!

于是,我们都觉得自己很牛,以为世界就是 这样。我们以为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加班 加班再加班,逼疯自己,逼死对手,战争就 结束了,却没有意识到——我们站在互联网 这个正确的格局和风口上,做什么事情都是 对的,而我们正是那群幸运的猪。

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是不连续的。经过二十 年的发展,今天,互联网已经是一个传统行 业了。风停了,放眼望去,到处是血海竞 争,乌压压一片创业大军。勤奋依然很重 要,但聪明的勤奋才是关键。这个时候,就 要求我们想清楚,行业里的大风在哪里,并 做出预测。

因此,你的脑海里必须有一个对于这个行业 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格局脑图。哪里已经过度 竞争,哪里刚兴起却没人察觉,三四线城市 网民的不同在哪,互联网与哪个行业以哪种 形式结合会有机会等等。

我们需要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在过去积累的 认知红利之上,重新构建新的认知体系,制 定战略的新打法,去更大的空间寻找新的破 局点和机会。

■ 1.战略认知=格局思考

过去,我讲过一句话,叫"现象即规律'’。 现在,我把它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叫"没有 偶然,只有必然,所有单点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

一个现象,它发生的时候,一定有大趋势支 撑它。没有孤立的单点,本质都是大趋势下 必然的单点。

以前,我们就站在肥沃的土地上,不用深入 思考就可有所作为;今天,挤进来的人越来 越多,思考某个现象为什么突然生机勃勃, 它背后反映的规律是什么,怎么利用这个规 律帮助自己找到下一个肥沃的土壤,就变得 非常关键了。

我曾经一度认为:美国人强调“Think Dif

ferent” 很有情怀,后来才发现,本质不是 情怀,而是为了减少竞争成本。因为美国创 业者们比我们更早进入血海竞争阶段,“勤 奋+努力+不要命”已经很难产生质的差别 了,才逼迫他们用“更勤奋的思考”来避免 高成本的竞争,从而降低失败率。

创业必须讲究方法论,必须讲究不同情形下 的不同方法。今天互联网的竞争格局,远远 不是十年前的样子。我们必须Think Differ-ent,而Think Different的前提,就是要有行 业格局认知,看清大趋势,在大趋势下做判 断。

所谓战略,就是在这样的格局认知下,找到 破局点,制定路线图,投入资源。如果不去 建立这样的认知,公司很容易陷入一些误 区。

■ 2.战略认知的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见招拆招,啥热做啥,啥熟

悉做啥。这是懒情思考,不愿意认知升级的 表现。结果就是越做越多,越做越累,越做 越委屈。

我拿自己做例子。

一年多前,我跟几个高管反思,猎豹今天是 不是做挺多的?我们在过去野蛮生长中,不 断强调快速执行,做热点,认为只要做好这 个点就会有机会。没有拿整个大趋势,或者 叫大格局下的战略,做一个大方向下的可串 联的点。但事实上,整个互联网的竞争加剧 比我们想象中来得快。如果每个单点,不是 在一个大格局下的累加,以致每个单点都会 遇到强大对手的竞争,很难长大。

我们老说"战略上的懒惰”,就这个意思。 看到一个机会,扑上去。看到另一个机会, 再扑上去。看上去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回 头一看,各种方向上布满了各种产品,彼此 不能借力,也没办法真正在单点上聚焦。

第二个误区是:做产品的方法论依然停留在 5年前,认为抓一个简单功能热点就能颠覆 格局。

我经常在微博上收到各种私信,说他有个点 子,要颠覆腾讯,颠覆阿里,问我要不要见 他?我基本不回,为什么?

因为我不觉得存在这样的点。如果20年前, 想个网址导航,还有可能成为hao123。几个 人在屋子里攒出一个聊天App,还有机会是 QQ,逆向一个Dos3.0,写个WPS,—不小 心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那是一个多么美好 的时代。

但这个时代真的过去了。移动互联网的 App,不稀缺了,越来越少的App可异军突 起了。App呈现越来越强的头部效应。而头 部的那些大佬们,已经总结了一整套如何面 对单点突破的小对手。尽管你精干灵活,但 他们会用生态、用流量、用更强大的研发力 量碾压你。

只把一个单点做到极致就能创造奇迹的时 代,真的过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以 前互联网不被重视,具备互联网技能和认知 的人有限,所以你做了,别人要么看不起, 要么做不来。而今天,'‘互联网就是金矿" 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相关从业 者,浩浩荡荡。这好像一碗好吃的牛肉面, 如果利润很高,如果能做出来的人已经一大 片,就更不要提那些巨头们了。

怎么办?你必须结合趋势,结合整个战略思 考,把所有东西累加进去。容易打的仗,已 经打完了。要花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构建 自己的行业格局认知。在看上去繁杂纷扰的 信息中,不断深度思考,加大自己的认知优 势,然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到不为人知 的机会,趁着大家还不够懂,突然发起战 役,全力以赴。

这就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构建 这样一种格局思考的能力?

■ 3.举个例子:回顾几个破局点

先拿我自己做例子,回顾几个破局点的思考 路径。

怎么产生Clean Master这一个点?我当时觉 得,中国互联网App水平还是不错的。拉了 一个技术同事到美国开会,请了一个挺牛的 人介绍安卓。讲完后,我的同事说,这人水 平一般。我想,这位同事虽然狂了点,但说 得很中肯。而这位牛人,已经是一家60人硅 谷创业公司的CT0。我们做了一些动效给 他,他还很疑惑怎么做到的。我发现,中美 之间并不存在技术代差。_

于是,我开始思考,中国App能否走出去。 最后我作出了一个大趋势的判断一一中国 App已经领先全球了,我们已具备这样的基 础。这个判断做出以后,后面的事情就简单 了。

包括猎豹上市后,该干什么?当时我的判断 是,移动互联网颠覆格局的机会基本过去 了,要想找到猎豹十倍增长的机会,必须从 未来着手。所以那时,我跑硅谷,跑以色 列,去世界各地看创业团队。在国内搞傅盛 战队,办紫牛基金,只投非纯粹互联网的早 期创业项目,想知道年轻创业者在干什么, 以及互联网跨界到底怎么发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了人工智能和机 器人。尤其是深度学习,开始在很多创业方 向中都有体现。它把很多过去跨行业的算法 统一了起来,并且效果上有了质的飞跃,这 让我非常着迷。

而机器人又是个工具,和猎豹过去做的事情 不谋而合。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 道。这就有机会去定义。作为一个产品经 理,要去定义机器人的交互是怎样的,人的 感受是怎样的?我觉得这个特别吸引我,也 符合我的特质。与此同时,能把基于深度学 习产生的视觉、听觉技术进行革命,与机器 人产业结合起来,更是今天很少人意识到的 巨大机会。

这个行业认知建立以后,执行也就变得简单 了。去年年初,我开始下大力气组建人工智 能和机器人团队。在整个行业暴热,开启人 才大战的前夜,我们组建了一支精壮的国际 化队伍,还全力以赴研发了产品。很快大家 就会看到我们即将发布的AI产品,多少也算 领先了业界一步。

回想当初,我说自己要倾家荡产做机器人, 很多人还认为我只是蹭个热点,搞个宣传。 但把真实情况串起来后,你会发现,我是经 过了深思熟虑,花了足够时间认真思考的。 如同上文所述,这个单点,它不是偶然,而 是我整体思路的必然。

所以,一个点不是孤立存在的。你的脑海里 有没有一个大格局?这个大格局是什么?这 很重要。

■ 4.回到根本:怎样做战略?

首先,脑海要有大格局。大格局就是对这个 行业深入的、清晰的认知。

你心中要不断问这个问题_一在这个行业 里,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什么才是下一个 趋势?这样,你才有机会去判断这个点对不 对。否则,可能消耗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但不形成持续爆发增长。因为它不是大趋势 下的点。本质就不该做。

我们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行业,去思考 对手,去观察现象。在获取大量信息后,不 断在脑海里做思维推演,去判断。

当然,这些格局认知里,至少你要想到一些 关键词,比如全球化、视频、品牌、AU争 夺时长和红利结束等等。整个行业的大格 局,没必要从零开始做认知判断,一些看上 去很热门的趋势,选择相信,再去分析背后 的规律。

其次,养成格局和破局结合的思维习惯。高 手是什么?你有格局,处在大风口。破局就 是找到与众不同的那个点。二者缺一不可。

过去,我们太强调那个单点的重要性了。大 部分人的思维习惯,停留在游击战。有个好 想法,做起来。就像游击队,看到有头猪,

就抢一把。对手在哪,他们在怎么做?这个 领域的趋势会怎样?这个点领先者是不是稍 微抄袭下就一样了?基本都不知道,也不去 了解。只在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恨不得 明天就赶紧实现。

今天,做一个互联网产品就像做一辆汽车。 如果你只有对某个功能(比如汽车安全)的 好想法,而不去认真思考资金、工厂、产业 链、上下游、品牌定位、对手策略、消费者 习惯迁移等因素,你认为你有机会超越宝 马、奧迪、奔驰吗?

战略,就是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逼迫自我 的思考。真正的超越机会,不是来自于在工 作时间上把对手逼死,而是在认知深度上先 把自己逼疯。

互联网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形势下,做战略的 关键点,就在于不断加深自己的认知,找到 已经存在但不为人知的那个秘密。而且,这 个秘密所能孕育的机会,要足够大;离现有 领先者的区域,要足够远。核心是你能否具 备超出对手的、对行业的、与众不同的认 知。基于这个格局认知,为自己撕开一道突 破口。

简单一句话概括——经过充分思考和认真研 究后,制定清晰目标以及持续推进的路线 图,这应该就是战略的全貌。

同时我也要补充一点:战略是在这个路线图 下的势能的累加,不能累加势能的,再有效 果的执行,本质都是增加成本。

这就慢慢理解了杰克•韦尔奇说的“数一数 二法则”。因为不数一数二,长期没有竞争 力,还耗费精力。就不是一个累加势能的

点。

如今,猎豹的新slogan——Make The World Smarter,目标就是要围绕AI方向做累加。猎 豹的路线非常清楚,那就是——以人工智能 为核心的累加,以6亿月度活跃用户数据为 基础,用技术和产品的突进,完成我们整个 目标。对目标没有持续、有效累加的事情, 都没有意义。

猎豹要做的,是将人工智能跟传统移动互联 网的业务相结合。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真 正做出一些赶超BAT的AI产品。

回到战略,它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战略 就是一个杠杆。它让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放 大几倍,几十倍。一旦远离这个杠杆,就变 成小公司创业模式。关键是,这种创业模 式,又比不过真正的创业公司。

猎豹走到今天,重新回到创业,置身于一 处——于大格局之下,寻找新的破局点。战 略如是。

截止现在,我的认知三部曲已全部发布。其 中《认知三部曲之一: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分享了认知迭代的本质就是捅破那层窗户 纸;《认知三部曲之二:管理本质就是认知 管理》分享了分享了一个领导如何在大格局 下构建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并从信息、 时间、人的三个维度,剖析了管理之 道;《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 局》分享了大格局的认知下,升级战略打 法,积累势能,寻找新的突破口。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转发分享 给自己的朋友。

相关文章

  • 【058 得到|聪明的勤奋更重要】

    傅盛:战略=格局+破局 大脑中必须有对行业清晰的认知格局图 战略认知=格局思考,必须通过勤奋的思考降低激烈竞争中的...

  • 傅盛: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推荐:本文是傅盛《认知三部曲》第三篇。现今白热化的互联网环境下,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傅盛认为应当在大格局的认知下,重...

  •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下载得到APP购买正版http://t.cn/RGK4uG3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

  •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一家公司CEO该如何做战略》。应该说,上市以来,我花在战略思考的时间,不少。伴随猎豹前进中遇到...

  • 傅盛的战略三部曲

    傅盛自己总结了这个阶段,称为叫战略三部曲,叫预测、破局和All in。预测就是提前想方向,破局就是反复的找关键点,...

  • 傅盛:到底什么是认知

    我的认知三部曲《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战略就是格局+破局》发布后,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宝...

  • 傅盛《认知三部曲》三 | 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文/傅盛 此文是猎豹创始人&CEO傅盛所写,这里做一个收藏转发,供大家学习。此系列文章共三篇,本文第三篇,主要讲了...

  •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读书心得

    首先作者说明了一个情况: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单点是不能在爆发了。想当年在移动互联网开始阶段,有许多的ap...

  • 傅盛战略认知

    傅盛定义战略认知就是格局认知,这个讲法还是很深刻的。只有你具备了足够的格局,才有足够深广的认知。大格局才有大视野,...

  • 2021-01-28

    成长就是认知升级。这句话再同意不过了。 傅盛的认知三部曲——《成长即认知升级》、《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战略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fo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