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28大山深处的民俗遗存从德江傩戏到松桃苗绣

2019-02-28大山深处的民俗遗存从德江傩戏到松桃苗绣

作者: f2dcc5df1b5e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6:25 被阅读0次

    大山深处的民俗遗存从德江傩戏到松桃苗绣

    作者:华小清

    千百年来,在梵净山中,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和谐共處,繁衍生息,共同造就了梵净山独特的民俗文化:德江傩戏原始而完整,是世界傩戏的代表;乾隆皇帝赐名的“神龙”,代代相承的不仅是技艺,还有祈祷和祝福;热闹而隆重的花鼓舞,遥见苗蛮文化的大气磅礴;不拘一格的松桃苗绣,一针一线流淌出苗民的世代情愫……

    德江傩戏恐怖的神功“开红山”

    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而贵州傩戏则在梵净山。

    梵净山腹地的德江县,是著名的“中国傩戏之乡”。德江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由于设坛做法事一般在愿主(即主人)家的堂屋,因而又叫“傩堂戏”。德江傩戏可分为傩仪、傩戏、傩舞、傩技四大部分,其中傩戏往往与傩仪祭祀交织在一起。

    为了制造森严、肃穆的氛围,将观众引入神秘的宗教境界,祭祀前,掌坛师都要按照一定的格局,精心布置傩堂(俗称“扎坛”或“扎禁门”):正对堂屋处摆一座纸扎的牌坊,称为“三清殿”,“三清殿”前置一案桌,桌上摆放傩公、傩母的木雕神像和令牌、师刀等法器,以及香烛、纸钱、供品,桌下则摆放傩戏面具和弓、箭、枪等道具。值得一提的是,傩戏面具不仅是表演时的道具,更被视为神祗,“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说的正是面具在傩堂戏中的特殊地位。“三清殿”正面及堂屋左右的墙壁上还要悬挂“三清图”“师坛图”等各色画轴,画上或是各路神祗,或是历代傩坛祖师。

    开坛祭祀时,傩戏师要净手、焚化纸钱、燃放鞭炮、跪在坛前叩首礼拜,用手蘸米酒,轻弹于地,嘴里念着历代神灵、先师的名字,望其保佑,爆竹齐鸣之后,轮流喝下“敬师酒”。法事完毕,便戴上面具表演戏剧,这些戏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现实生活,原始而古朴。

    傩戏中,傩舞可分为傩仪舞蹈和傩戏舞蹈。傩仪舞蹈严格遵守巫舞的“禹步法”和“罡步法”,有“踩九州”“九州布城罡”“八字罡”“丁字罡”等72种步法,对掌坛师要求极高:众多的罡步必须在一张两平方米的竹席上进行,“踩九州”的舞步还需严格按照师传进行,不得踩错,如果踩错了就会克主人,也会导致自己的法术不灵验。甚至多灾多难;反之,则意为强大的罡风能吹走一切扰乱之鬼,驱赶宅内的邪精,逐疫安宅。相比之下,傩戏舞蹈则自由得多,不仅表演不受任何限制,还大量吸收其他舞蹈动作,动作千奇百怪,变化无常。

    如果说宗教气息浓厚的傩仪、傩戏和傩舞让人感到神秘,那高难惊险的傩技则令人惊心动魄。除了较为熟知的上刀山、下火海、抓油锅等绝技,傩戏中还有一项恐怖的神功——开红山。据说,这项神功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活人祭祀活动,巫师割下人头献给神灵,后来演化为用人血代替活人。演出时,掌坛师从容地将长20厘米、宽约3厘米的锋利尖刀钉入头顶.然后面不改色地逐一向愿主、客人敬酒,再回到傩堂歌舞唱跳,跳完三段后,这才跪在堂中,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将尖刀拔出。刀出,掌坛师的脑袋却并不会鲜血四溢,只滴下几滴洒在“九宫八卦”图上,依血所洒落的卦位判断吉凶后,再用草纸盖在刀口处,包上头帕,在观众的惊叹声中收场。

    作为“傩戏之乡”,德江傩戏在民间开展十分普遍,若是哪家想为老人祝寿、给小孩“过关”(即许愿消灾)或为病人祈福,都会请傩戏师傅到家中表演。正是因为这种信仰,在百家争艳的文化涤荡中,傩戏才得以带着原始的面貌,跨越千年传承而来,至今在梵净山兴盛不衰。2006年,德江傩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延续600年的滚龙艺术乾隆御笔赐名“神龙”

    龙是苗族人崇拜的吉祥物,在梵净山许多地方,都延续着和龙有关的民俗文化,其中最具代表的要数滚龙。

    滚龙是松桃县寨英镇特有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由于舞动时有滚动飞舞的气势,因而得名。明清时期,寨英滚龙多次奉召赴京表演,并得到乾隆皇帝御笔亲赐“神龙”的嘉奖。至今,寨英滚龙文化仍旧兴盛,2004年,寨英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滚龙艺术之乡”。

    寨英滚龙全长36米,共分17节(又称“洞”),由竹篾扎成龙头、龙骨、龙身,再以整幅的绸布画上斑斓的鳞甲,罩在龙身上,而龙头则蒙上特制的防火布料后加以描画,最后龙头、龙身点上油捻,还要装满彩灯,夜晚舞动时,龙体通明透亮,光彩照人,蔚为壮观。除了滚龙,人们还要编扎一条“黄龙”伴舞,据说滚龙是雄性的,黄龙是雌性的,雄主阳,雌主阴,只有阴阳消长,相生相合,世间万事万物方可完美。

    在寨英人心中,滚龙能够祛除魔障,确保安宁,寓意来年五谷丰收。因此,每年新春佳节,寨英都要舞滚龙,代代沿袭,流传至今。

    舞滚龙前,要择定吉日吉时,请有威望的老祭司举行发灯仪式。先在寺庙大殿神像前设置香案,案上瓜果祭品陈列、红烛高烧,大堂内云烟缭绕。老祭司头戴冠扎帽,身穿红法衣,挥动司刀和绺巾,脚踏九宫步,口里高唱祷祝,还不时“嘟嘟”地吹响牛角号。庄重的发灯祭典后,德高望重的舞龙老手致吉祥词和宣布各种注意事项。随即,唢呐高奏,锣鼓齐鸣,鞭炮震天,欢声动地,灯会会长高声宣布,滚龙活动开始。

    舞滚龙时,由34个体魄健壮的人轮番舞动,他们以“卧龙猛醒”“游龙戏水”“蟠龙戏珠”“蛟龙抖威”等技艺高超的表演招式,引来众人欢呼喝彩。舞滚龙的整个过程,还要以打击乐器进行伴奏。锣鸣鼓响声,时而紧张、激烈,时而轻缓、舒张,无论那长长的滚龙如何翻卷、腾挪,均有与之相应的节律伴奏。放眼望去,近百条长龙依次排开,跟随鼓点一齐舞动欢腾,庄严而隆重。

    “娱龙”后是“送龙”,也称“倒灯”。“送龙”一般在正月十五进行,祭司举行仪式后,人们就将滚龙扛至寺庙前或河滩上,盘成一堆烧掉,接着男女老少一起聚餐致贺,万人空巷。

    热烈隆重的花鼓舞“无字天书”松桃苗绣

    除了滚龙艺术,在松桃,还保留着多姿多彩的花鼓舞。花鼓舞是一种以牛皮大鼓为道具的苗族民间舞蹈。据说,花鼓舞源于唐朝农耕及狞猎活动,盛行于明万历年间,多用于助战扬威,具有浓郁的战争文化色彩。后来由于大迁徙,苗族先民便将“花鼓舞”带到了梵净山脚下的松桃县正大乡。

    正大花鼓舞根据鼓面的不同,有两面鼓舞和四面鼓舞之分。两面鼓舞由一男一女各站鼓面一端,相对而舞。四面鼓舞可细分为四人舞和八人舞:四人舞即四人分别站在鼓的四面进行舞蹈,时而腾挪闪跃,时而绕鼓换位,击鼓而舞,八人舞则每方两人,时而交叉击鼓,时而并肩同舞,场面恢宏热烈。

    花鼓舞的表演不需要伴奏,可在祭祀、耕作、庆贺、招亲、迎宾等场合进行。按照功能,花鼓舞可分为拜神祭祖的神鼓、辞旧迎新的年鼓、催人奋进的战鼓、互诉衷肠的情鼓以及模仿动物的蛇鼓、猴鼓等80余种类型,其中以神鼓最是热烈隆重。

    神鼓,苗语里称“农涅海诺”,一般在盛大祭祀活动“农涅”中可见,目的在于庆神,时间可长达几个昼夜。跳舞前,巫师先绕场三周,接着主人领客人载歌三周。绕场时,长辈在前,年轻人尾随其后,绕毕,叩请舅辈先击鼓(俗称“开鼓”),然后主人、客人载歌载舞,同时击鼓,场面热闹非凡。

    长久以来,苗族一直没有文字,但苗史却以多种面貌流传后世,除了花鼓舞,更贴近人们生活的便是苗绣。这种用针线书写的“无字天书”,把苗族的历史、文化和神秘都记录在了盛装之上,并永久留存。

    最初的苗绣,记录的是大自然的语言。相传,在苗民南迂时,为了记住迁徙的经历,女首领兰娟想出以彩线记事的方法:跨过黄河绣条黄线、穿越长江绣条蓝线,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居地时,从衣领到裤脚已绣满了山川河流、飞禽走兽。

    不僅如此,苗绣绣线的颜色也是从大自然借来的。苗族多居山区,交通闭塞,刺绣的线是自纺的,布是白织的,染料则多出于植物的根、茎、叶。如红色采自椿树和红粉质碎石泥土,黄色来自黄莲根……染制丝线布片时,将采集的原料捣碎加水,然后将染物泡在其中一起拌浸或煮染,到一定时间后取出晒干,经反复多次染制,直到上好色为止。这些有限的材料经过苗族女子巧妙的构思配置,在五彩缤纷、雍容富丽之中,透出一种古朴、浑厚的风致,值得细细品味。

    苗族人喜爱刺绣就像喜爱唱歌一样,几乎将之视若生命的一部分。由于环境的熏陶,苗家姑娘个个会绣花,从四五岁起她们就跟着母亲学习绣花,到了七八岁,她们的绣品就可以镶在自己的衣裙上,出嫁那天,她们会穿上自己亲手绣制的嫁衣,从自家绣房走进一座新的吊脚楼,将缠绕指尖的五彩丝线,一代代传下去,绣进生命的维度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28大山深处的民俗遗存从德江傩戏到松桃苗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hk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