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爱,但也正因为这种伟大的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总会出现陷入焦虑的倾向。而这种教育的焦虑在心灵的最底层其实是一种生存焦虑的变相表达,换句话说,为人父母者最最担心的是,在竞争如此剧烈的时代,我的孩子能否适应环境并在多变的环境中衣食无忧的继续幸福下去。其实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外乎争强生存能力的具象化表达。
网络图片在这种强烈动机的驱使下,所有的父母都殚精竭虑的、极尽自己所能的想要给子女以最好的教育。与其说父母担心子女“输在起跑线上”,不如说父母在自己的潜意识层面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是未来生存的必备能力。有需求,则必然有市场,因此各种儿童培训机构层出不穷。父母也以“军备竞赛”式的积极性,不断的投入到早教、兴趣班、补课等等助子学习的大潮之中。
但有些时候,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也需要把内在的“焦虑”放一放,让自己静下心来,仔细的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才是父母教育的根本。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是否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为核心的地方,从而事半功倍。
其实一个人发展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或者说愿意在哪些能力域内下功夫,完全取决一个人的思维系统的运作模式。我们日常所说的世界观,即是一个人思维系统的概称。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的世界观,可以把其想象成为一张巨大的思维拼图,这张拼图由外到内逐步加固,越往里走,越在表明一件事物,即“我是谁”。而我们的经历、所接受的教育、所习得的技能、所了解的各种信息等等则构成了这张巨大拼图的每一处细节。一个人从其出生起,这张拼图就处于加固的过程,每增加一条信息,我们定位自己的步伐就越加稳固,直至一个人世界观的彻底形成。如果依据一种普遍性的周期来看,一个人在青年期,即30岁以前基本完成自己的世界观架构。而一个人的世界观一旦建构完毕,除非面对巨大的外在事件的冲击,否则很难加以改变。当然这张拼图的外围还是处在不断的“增删改查”的动态化演进过程中。但其拼图核心,即“我是谁”的根本定义是很难再加以改变的。由此可知,教育到底是什么就是一件很清晰明了的事情了。
孩子从出生起,父母就作为其世界观的“第一启动者”直接影响着子女思维建构的过程。而幼儿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除却遗传所形成的先天“元素”外,思维建构的后天模版便是父母的思维系统。更精确的说,儿童在意识层面会以父母的语言、行为等为基本学习范式,而在潜意识层面则与父母的思维系统建立极深的链接。同时,父母的言行本身也同样依据自己思维系统的运作而表达。在这里请注意,父母绝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样板,而是子女思维系统建构的“潜意识母体”。因此,我们与其说是父母教育孩子,不如说子女教育的核心是持续性的更新父母的思维系统。
前面已经提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一旦形成,除非强大的外力冲击否则很难改变。那么父母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型以做好子女的“学习资源库”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思考。具体的说,父母要强迫自己思考。唯有思考方是我们在意识层面改变自己思维系统的方便之路。
于是有人要问,谁不思考呢?当父母的关于孩子的事,有哪些是不需要合计的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父母帮助即将上大学的子女选择所学专业,他们最先考虑的是什么呢?很可能是就业。因为这才是未来生存的关键。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去想这个问题,或者说思考这个问题,也许会发现不同的答案:其实学习哪一种专业都一样,或者说对一个人未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绝不是所谓的专业。在做出这样一种重大的选择时,我们是否考虑了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是否研究了未来人才的基本能力特征模型、是否明确了子女的心理类型与思维习惯、是否了解了子女处理问题时的能力匹配模式等等。我们在具体一些,我们真的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吗,支撑这个专业的基本理论框架我们是否清楚、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我们是否明晰、这个专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能力和心理特征的要求我们是否掌握、这个专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到底如何我们是否知晓、这个专业与哪些其他专业可以建立链接我们是否明白等等。而为了回答以上例子中所涉及的问题,大脑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所进行的信息积累与消化整合的过程,可以称其为思考。而这种类型的思考模式对于世界观已经基本稳固的父母们来说,是非常艰难的。或者说这种思考其实是一种习惯模式,只有持续性的腾出时间,专注于此,我们的思维拼图才会逐步发生本质性的更换。
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在潜意识层面影响子女思维模式的建构,这才是子女教育的核心,或者说这也是父母能传给子女的最巨大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