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孝这个词,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的亲人可能会夸你说这个孩子好孝顺,但是如果你并没有表现成这样子,可能就会说你这个不孝之人,那么这个孝在夫子那里代表的是什么呢?
一:论“孝”(1)
孝的本义指的是年轻人与老人的关系,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这篇非常著名的故事。学论语可能都对仔我有非常大的印象,因为一次孔子见到宰我白天睡觉,直接非常严厉的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这一次宰我向孔子问:三年守孝的丧期太久了,宰我这个学生非常的刁钻,因为孔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恢复礼乐,于是宰我就说,君子三年不为礼,三年不为乐,礼必坏,乐必崩,总而言之,宰我的观点是守孝,只需要守一年就可以了。那么孔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夫子在“宰我出”的前后说了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我们现在很多的衣食住行都是父母提供的,比如父母死后,房子就会留下来,所以如果你不守孝的话,吃父母的穿父母的心就会不安。第二个理由就是,当我们生下来以后,父母会养育我们三年,三年过后,我们才可以完全的脱离父母的怀抱,现在守孝三年,是对父母的回馈。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如果在父母死后的你并没有再用父母的再穿父母的,都是在用自己的东西呢?其实很多人都曲解了夫子的本义,其实夫子强调的就是那颗孝心,你的人心和你的感恩之心也是会不安的,所以就算是自己的东西的话,也要不安,那就要看你自己的心是麻木的还是安的。那么我们再看另一种情况,如果父母生下了你,她并没有养育你三年,如果只是在她的怀中抱了你三个月,或者甚至说都没有抱过你,那么如果父母死了,你还要去守孝吗?如果是夫子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他一定会说还要去守孝,因为父子说的并不是一种交换,对方抱了你三年,你就要去守三年,不是这样子的,应该是发自于内心的,就是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但是如果就算守了三年,如果你的心并不在这里的话,只是去走了一个形式,这也是不行的,主要是强调的心,否则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子游问孝的时候,夫子说现在的孝只是物质上去奉养父母,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养的那些小宠物?那些狗妈也是给他们吃的,也只不过是物质上的养,所以要把我们的心内在的孝推给父母,推给父母的话,就是爱和敬,但是如果推给那些狗,那些宠物的话,就是爱,那么现在我们在结合儒家讲的仁,也就是仁推给父母的话,那就叫作孝。
子夏也向夫子问过孝,夫子却说了一个词,那就是色难,这个色难有很多的解释,有的说是父母的脸色不好,有的说是自己很难保持一个很好的面色,但是你可能会问,自己保持一个很好的面色,在父母之前不是非常的容易吗?让父母保持和颜悦色也不是非常的容易吗?其实不是的,比如我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的父母生病了,你不得不回家去陪伴她,你一天去陪伴她,非常的容易,你可能会非常的勤快,为他端茶倒水,负起了铲屎官的责任,但是如果时间越来越久,你陪她的时间也从几天到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到几年,那么到这个时候你还可以做到吗?这就非常的困难了,所以夫子才说色难。但是后来夫子的语境却发生了转变,那么夫子为什么会质疑呢?因为这个色可能也不是发自于内心的,因为这个色可能是巧言令色,也有可能是强颜欢笑,那么如果照夫子这样的说法,孝也不是这样子咯?其实就像我们前面所说过的,色也是很难保持住的,一时易,但是如果常年累月下来,是装不出来的,那么这个时候也就是发自于内心的,这也就可以说是真的孝。
父母的年龄是我们不得不知道的,但是我们知道父母的年龄,可能会喜,也有可能会惧与悲,孔子也这样子讲,背的地方,我们很容易理解,如果父母活的越久,那么也就离死亡越来越近,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但是始终不变的就是人,终有一死,这是绕不开的,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归宿,父母一天一天的老去,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喜呢?其实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因为在过去那个年代,早要的人有很多,平均寿命只有四五十岁,孔子就非常的长寿,活了70多岁,那么如果父母长寿了一岁,我们也是应该是庆幸的,活很久也是喜的,这也值得庆祝。
所以现在我们纵观我们自己的一生,人生太短太短,人也必须面临死亡,那么我们要怎样在短暂的一生去陪伴父母呢?不要在父母死去,以后才意识到说之前陪伴父母的时间太短了,现在就应该意识到,那么现在你就需要去行,也就是去孝。最后带着自责,倒不如珍惜当下,好好珍惜现在与你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在他们还在我们生命中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们呢呢?
二:论孝、仁、礼的关系
孟武伯曾经向孔子也问过孝,孔子回答到:父母唯其疾之忧。每个父母都会对自己儿女的身体怛忧,比如生个病,受个伤,父母甚至可能比你还要关心,在古代疾指的是小病,病指的是大病,但父母只会对儿的身体而但忧吗?不是,当然也会重视其他的,比你的学习、举止,但是!现在注意了,孔子说的是“唯”,所以孔子说的是什么?是只让父母怛忧你的身体,不要让父母父母为你而在其他地方但忧,做到了是这一点,也就是孝,没有做到,就是不孝,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一个标准,精神上的立与成,这也就是大孝。
在生活中与父母互动,你可能发现不是父母都是对,如果发现了父母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孔子这里,就是要去劝谏,但是如果多次劝谏父母都不改呢?或者说没有完全改掉呢?不去从呢?我们可能就会有情绪了,但是如果说你让爸爸不抽烟,这其实是非常难做到的,因为变成瘾的习惯是很难改掉的,孔子就会不违背父母的心意,劳而不愿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互动当中,也要理解他人,同时,也要警醒自己,反求诸己。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也就是告诉父母,古人都是用通信。这个仁是要推给父母的,古代出门远游是无法很好的照顾父母的,所以在古代,那个交通不方便的
时候,可以不远游就不出门,一般远游都是去入仕,仗剑走天涯,找修齐治平的的机会,但也就无法尽孝了。
那么孝与礼竟究是什么关系呢?孔子说到;无违。
这个无违说是什么?用孔子的话来解释也就是:生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违我们通常就说的是不违父母,但是在夫了这里就是不违礼,要守礼,也就是孝礼,那么在这一则中,孝与礼是什么关系呢?首先,你是要有孝心,然后去推,但是是依礼去推的,一种体显,事之以礼,我们今天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到?哪些方面已经做不到了?其实清明节去上坟就是祭,葬,在一些地方的习俗也可以做到的,但是现在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一味的追求形式化,比如父死了,你就花个大价钱弄个戏班子,去唱戏,在送葬的路上假装哭,把花个大价钱把葬礼办的红红火火,这些都不是发自内心的礼,虽然世世代代都有变化,但是,重点是心不能改变啊!现在又有多少人有这颗心呢?
有子说过孝是仁行的根本,但是却没有夫子提到的礼,行的过程当中是以礼去行,有子说“孝弟也者为仁之与”那么"孝弟”的本又是什么呢?孝的本就是我们的仁就那颗活发发的仁心啊!
那么孝,礼,仁,三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仁,要仁心外发,也就推到孝了,但孝心也要外显,那么这个形式就是礼,要合礼,这个礼就是周公的礼乐制度,这就是三者微妙的关系。
三:孝与慈
从古至今,当人们谈起孝一定就会引出来慈,孝是儿女对父母的,慈就是父母对儿女,我们可能会想到父性之爱,母性之爱,但是在儒家的思想中,孝与慈又意味着什么,在道德图谱上又可以看到怎样的考与慈呢?
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终就是指父母,远是诅先,所以第一句就在表达好好的葬父母,好好的祭诅先,但有个问题,“慎终追远”,“民德”为何能“归厚”?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就说过,孝是仁行的根本,如果把这个本守住了,仁行也就守住了,仁行当然就推好了,民德自然的就好了,所以只有把本守住了,民德才能够归厚。曾子的观点与曾子在大学中提到的八目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把八目简化成修齐治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可归为修身,还有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这是下一步,“齐”其实就是孝道,孝行推行到父母身上,就是孝,这是对于父母的,悌是兄弟之间,这样才能够齐家,修就是修炼仁心,最终会成为君子,大人,就是大人之学,但归根也是仁,推到外,就是修齐治平。
我们听过《游子吟》这首诗,每个人都以背出几句,在这几句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现出了慈,慈在甲骨文当中,表示了儿女在父母关怀,关心之下,卓壮生长,兹长,这就是本意,在这首诗的情景当中,在游子临走之时,母亲抓紧时间,为游子缝补几下衣服,意恐迟迟归,但是时代不断的改变,把人与人的情感变淡了,现在很少可以看到在出行之时再送些西的情景了。表达出孝的的诗句一定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对父母的心是小的,才为草心,这是孝,春辉指的是父母的慈,但游子的语境是,寸草心怎么可能报春晖,那对于人类而言考与慈”,谁更更容易做到?为什么? 兹是人的基因刻写的本能,兔妈妈也照顾免宝宝,这是亿万年进化中得到的生存策略,那是不是说我们与动物完全没有区别了?不,不是的,动物也跟人不太样,动物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到吃的时候,父母就离开了,但是我们仍要把儿女养育到大,同时也要教育你,这是我们特有的精神与文化,孝也是后天文化的结果,文化,文明的结果,这也是我们人独有的,动物界是没有的。
那么在本能型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孝与慈呢?慈是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为他提供物质层面的满足,但父界仅仅可以养有儿女,可以无条件满足吃喝,境界也是不高的,孝可能是在父母年老之后,自己去养父母,但是仅仅只是供养,犬马也都是养们,人与动物是有区别,也有可能是被迫,动物是不会回馈父母的,我们人人可能出今天给你喝、穿,明天就不给了,这就没有孝心,离孝也就远,这一些的孝,只是本能型的养。
情绪型的如何去理解孝与慈呢?慈是父母在情感上理解儿女,感情上交流,但是无条件的爱就是溺爱,放纵的爱,比如巨婴,孝是花时间去陪伴父母。让父开心,心也就到了,但是情感也是会变化的,是易变的,仅仅让父母开心也是不够的,儒家讲的是成人,成父母,所以我们也要去劝谏,这也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逻辑型的人如何去理解呢?我们可有么知道了应该去孝,去慈,但是没有办法,方法,我们就要用理性去孝,去慈,吞则就不知道父母在想什么,要想办法。德性呢? 德性要继续往外推,归根就是仁,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又在什么层次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