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恒无心,德善,德信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恒无心,德善,德信

作者: 修心筑本 | 来源:发表于2024-01-30 06:44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解释:圣人通常没有心(个人私心),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天下公心)。

    解析:天地大道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她内心至虚至静,没有私心杂念,以致让人们忘记了她的存在。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道理,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真心实意造福天下百姓,不辜负百姓的厚望和重托。人是万物的一份子,在生理上怎么能无心呢?恒无心,并不是说没有心脏,而是说没有私心杂念,不为名、利、财货、权力等身外之物所累所伤,物来不迎,物去不送,物来则自照,物去则不藏,所以《庄子》说啊:内心无物,方可主宰万物。圣人治国理政没有个人私心,只有天下公心,公而忘私,造福于民、服务百姓,公心就是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想百姓之所想,思百姓之所思,全心全意为人民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所以啊,谓之: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解释:合乎大道之德者,以道养之;不合乎大道之德者,以道正之,这是德善。

    解析:天地大道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对于合乎大道者,就让他昌盛发达;对于背离大道者,就给他点教训看看,让他尝尝失败的滋味。天地大道对于合道者和逆道者都是保持一个至虚至静的心,不存在喜欢谁而不喜欢谁的问题,也不存在厌恶谁不厌恶谁的问题,对外宇宙万物一视同仁,这就是大道的德善

    |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解释:信奉大道之德者,以道化之;不信奉大道之德者,以道教之,这就是德信。

    解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俗之学不就如小鸟叽叽喳喳吗?天地大道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无形中蕴含着至真之理,大道对于宇宙万物,信也罢,不信也罢,大道始终保持一颗至虚至静的心,公而忘私,功于天下、造福天下,让宇宙万物得以有序的运行,这是大道的德信。

    | 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

    解释:圣人治理天下,安详和谐,让天下人的心归于浑朴。

    解析:圣人治理天下,立政为公,大公无私,只有天下公心没有个人私心,真心实意造福天下百姓,他不被虚名所累,不为财货所动,内心至虚至静,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把功绩推给人民。她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却不居功自傲,不自视清高,不视为天下主宰,让百姓能安其居乐其业,能自然而然的生活,这就是圣人的厚重之德啊。鱼儿自由自在畅游于江湖,鸟儿自由自在飞翔于蓝天,人们自由自在生活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之下,安其居,乐其业,美其服,乐其俗,天下自然呈现一片安详和谐的景象。奸诈邪恶之徒不敢危害他人,淳朴善良的人们得以保护,人与人没有相害之心,所以啊,谓之: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

    |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解释:百姓都运用自己的耳目(聪明才智)安心发展,圣人都能让百姓之心归于婴儿般的淳朴自然,没有相害之心。

    解析:上文讲圣人的状态是“恒无心”“德善”“德信”“歙歙焉”“浑其心”,这都是老子所说“复归于婴儿”而具备的德行。因此并不是圣人把百姓当成婴儿对待,而是圣人就好像婴儿(笑着)一样对待百姓。无私,无欲,无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恒无心,德善,德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bg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