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常无心:与道合一的修行人,其心恒常地安住于一种[鲜活的空]的状态之中,无私无欲,无我无执.....
以百姓之心为心:以观照之心为心,以慈悲心为心,以利众心为心,以觉醒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当善念生起时,修行者应安住于本元真心之中,同时可善加利用令其增长,继而转化为利众之行;
不善者,吾亦善之:当不善之念生起时,修行者亦应安住于本元真心之中,善巧地对待不善之念,视之如客,观而不随,不评判,不追随,任其自来自灭,修行者保持清明的观照即可,不善之念即可自然消散;
德善:这样的处理方式,正是本元真心上善之德和超越智慧的体现;
信者,吾信之:当虔信之心生起时,修行者应安住于本元真心之中,同时善加利用此虔信之心而精进修行;
不信者,吾亦信之:当疑虑之念生起时,修行者亦应继续安住于本元真心之中,仔细观照此疑虑之念从何而生,从何而灭,当我们通过观照透彻地看清这疑虑之念空性本质的时候,疑念消散,对于本自空寂而觉照不灭的自性本心,即可清晰地照见而确信无疑;
德信:始终安住于本元真心之中,通过深入的观照看破一切念头的空性本质并善巧地进行利用和处理,这正是本元真心至信之德和超越智慧的体现;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与道合一的修行人,在面对身心内外所有的一切人事物及纷繁的万象时,皆使自己时常安住于寂静清明的自性本心之中,注意收摄自己的六根,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保持一种朴素平常的心态,和光同尘,宁静淡泊......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众生常常习惯于攀援和追逐外境,被六根尘境所迷而沉沦于各种欲望烦恼之中,与道合一的修道者,则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常葆赤子之心,纯净,天真,质朴,灵动,不被一切尘境所染,心若初开之莲花,既朝气蓬勃,生机无限,又庄严静美,清净自然.......同时,与道合一的修道者,还可以通过善巧方便引导有缘的生命一同回归到自然天真的本朴之心......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