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作者: 道形图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11:10 被阅读34次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音Xi)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时空对话]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的形象。

老子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没有私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待每一个人、使人人守信、向善。

这样的统治者的德性非常的崇高,简直就是达到了‘玄德’的状态。

这样的统治者,不仅善待善人,对不善的人也善待,不仅信任守信的人,对不守信的人也信任,这样做的目的是宣扬和鼓励老百姓都向善守信。当然不是纵容不善的人和不守信的人,而是用善和信感化那些不善和不守信的人,而不是简单地“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如果那样的话,就变成了宣扬暴力了。

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本人能够以身作则,能够恰当地收敛自己的私欲,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不敢放纵自己,不敢与民争利,不敢以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妄为,这样就为天下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天下民心淳朴,风清气正,政治清明。

在老子看来,一般老百姓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并且为了利益,人人动用聪明才智和机心巧诈,甚至无法无天、胡作非为。

因此老子希望统治者,通过前述完美而理想的统治,把老百姓都回归到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纯真状态,这样就国泰民安了。

相关文章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

  • 山西票号的胸襟与壮举

    走马观花道德经(49) 49.道德经第四十九景点——慈悲之门 第四十九章 慈悲大爱善待一切众生 圣人无常心, 以百...

  • 初识《老子》第49章

    第四十九章六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五十一」圣人无常心》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解读。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

  • 学习

    【日精进第75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四十九条,《卓...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九章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fq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