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潘建平铁建回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潘建平铁建回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潘建平铁建回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潘建平铁建回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潘建平铁建回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潘建平铁建回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潘建平铁建回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 潘建平铁建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 潘建平铁建
- 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 潘建
(六)奋进

谢天谢地,我们在场的18个人除了受惊,都没受到肉体损伤。好容易从恐怖和紧张中挣脱出来,大家开始互相祝贺首爆成功,开心庆幸有惊无险!
而我,却深深感到恐惧和后怕。我心里非常明白:今天这场飞天“纵”祸实在是老天给予的必然报应!就好比打仗不懂得武器怎么用,进攻不知道敌人的火力点在哪里,硬是抱着“瞎猫去碰死耗子”的态度去蛮干,虽然是以极小的概率侥幸避过了必然的祸灾,但18条生命如虎口逃生般归来,真是令人后怕不已,胆战心惊;回想那暴风骤雨般的满天土石带着凄厉的呼啸声飞泻在头顶之上的场景,我是永生永世难以忘怀!我们正处于青春年华的生命在死神的缝隙中穿离而后生,我们到底应该感谢谁?
姚指导员和杜连长指示,连夜总结经验教训!

当晚例行的政治学习之后,我立即召开班务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1、当时我们所有的人只考虑到了爆炸的威力都是直线性地指向四周的,没料到由于我们的炮眼都是垂直向上的,而且向上的洞口是最薄弱的环节,以至于爆炸的最大威力都指向了天空;那些被垂直崩起的冻土块在返回地面时,恰恰砸向了炮眼周边的地域,包括我们认为安全的土坎后边。以后,要扩大安全藏身范围,并有意识地把炮眼倾向于没有人员的方向;
2、针对导火线不容易点燃的问题,大家总结出了将导火线的横断面剪成斜面,并且在临点燃前有意挤压出来少许火药,以增大与火柴火焰的接触面;
3、为了有效地增强抗风能力,每次引爆时都将两三根火柴合并在一起同时点燃;
4、为了提高一次性点火成功率,每次点火都改由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人划火柴,另一个人持导火线不断转动方位配合,等两个人都确认导火线已经被点着了,再同时互相照应着离开;
5、为了增大炸药的爆炸威力,将炮眼打成口小里头大的坛子状,这样封口后,同样多的炸药可以产生更大的爆炸力;
6、为了安全、避免事故,每次打眼放炮不超过5个炮眼;
7、每次放炮前,在附近高处派出瞭望哨,防止附近农民和其他人误入爆破区。
该想到的,我们自认为都想到了;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没有想到,就是爆破这么危险的作业,前人或上级有没有制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或管理条例?是不是应该请人来给我们进行讲解和演示?另外,我提出建议请领导给我们班配发安全帽,哪怕就是用柳条编织的那种我们在文革武斗中见过的简易安全帽也行,但是,结果如泥牛入海、石沉大海!
试爆意外发生后,通过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和“斗私批修”,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又高涨起来了!群策群力,用心加上用功,再加上大家经验的不断增加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改善,我们的爆破进度和质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连队领导也不再跟进我们的作业,爆破进入了常态化,我们八班完全进入了独立作战状态!
在技术上,随着经验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着进步,将炮眼直径由刚开始的10厘米直桶状扩大到20厘米的口小肚子大的类坛子状;深度由先前的60厘米增加到150-200厘米;装药量从初期的2-3公斤增加到了5公斤。我们每天使用的炸药都要用大推车成麻袋地搬运。这样的爆炸方法,不仅威力大、效率高,还可大量地节省炸药和雷管。
在战术上,我们班战友后来分成了两组,我带领一组在唐河大桥原台尾(靠近原平的一侧)南边,配合铁道兵机械一连,每天可放18炮;二组由副班长于兆强带领,在公路桥京台尾(靠近北京的一侧)北边,配合铁道兵机械三连,每天可放16炮。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们的爆破成绩越来越好,每天爆破产生的土方量,铁道兵两个机械连开足马力天天加班加点地工作都用不完,从而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有力促进了铁路工程保质保量的顺利进展,我们班也屡屡受到铁道兵和铁建兵领导的表扬!3月17日铁道兵8740部队和铁建三团党委在团部所在地唐之窊村召开“反骄破满继续革命动员大会”,我代表八班登上主席台领了奖状和毛主席像章;铁道兵部队刘处长和铁建一师善副司令员讲了话,白天福团长宣布了下阶段的战斗口号:“举旗抓纲不转向,路线斗争天天讲;反骄破满鼓干劲,再战京原立新功;继续革命不松劲,迎接“七一”把车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