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来聊聊三观。
虽然很多人天天在聊三观,但是未必清楚到底什么是三观?
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有效思考的唯一基石。
以下关于三观的定义,来自刘擎老师。
(得到《西方现代思想40讲》主理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在哲学领域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
刘擎认为,三观是一种日常表达,用法随意而混乱,没有什么标准定义,于是他自己做了一个定义:
三观就是指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至于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都是价值观念,只是分成了两个领域。
一句话概括:三观就是“真假对错好坏”的概念。
对应真假、对错、好坏这三组问题。
1、世界观。
就是你对世界,主要是自然世界的认知观念,针对的就是事实性的问题。
比如,有人认为世界是平的,人类是神创造的;
也有人认为世界是一个星球,人类是演化而来的
——这就是不同的世界观
对事实的判断,哲学上叫真假问题,True or False。
世界观上的争议,通常就是在争论哪一个判断是“真”的。
2、道德观。
决定了你和他人相处的原则,
当你的言行涉及到他人,
这些言论应当符合什么规范?
这就不是事实问题了,而是要讨论“对”还是“错”,Right or Wrong。
比如,有人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的人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还有人信“公平互惠的合作”。
3、人生观。
决定你自己的人生理想,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
首先要回答的是,自己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理想。
这也是在谈论应当怎么办,要做出好坏的判断,Good or Bad。
比如,有人觉得工作进取,读书思考是好的生活,有人认为吃喝玩乐是好的生活;
📢注意:对错与好坏,在哲学上是有区分的
比如,杀人与自杀都是伤害生命,但前者是对错问题,后者是好坏问题。
蓄意杀人会被判刑,但我们不会说,因为一个人自杀或自杀未遂,要给他判刑。
因为杀人是在人际关系领域,我们说这是错的;
而自杀式属于自我关系,你可能也会说这是“错的”,
但更严谨一点应该说,“自杀是不好的”。
💡总结一下——
1\ 世界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人和世界的关系,叫做天人关系,你依据世界观作出真假的判断;
2\ 道德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人和人的关系,叫做人际关系,你依据道德观作出对错的判断;
3\ 人生观,决定你怎么看待与自己的关系,叫做自我关系,依据人生观给出好坏的判断。
🧙🏻♂️话题2 : 何谓“三观不合”
“三观不合”是一种“懒惰哲学”,是为了方便和偷懒就随意拿来用的说法。
🤔Comment:
言外之意,就是给自己找一个不去改变的借口,
找到了三观不合这个强大的理由,就可以拒绝一切需要我痛苦去改变的要求了
这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
1、我们未必天然喜欢和自己观点相似的人。
三观相同的人也可能会有冲突,
而三观不合的人,未必不能和谐相处或者合作。
比如,自私的人会更喜欢和慷慨大方的人交往,而不是和自己同样自私的人交往。
2、三观不同并不是冲突和分歧的主要原因。
现实中,我们很难找不出两个三观完全相同的人。
‼️‼️因为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不是三个概念,而是三个观念群,针对三种关系领域的问题。
比如,人生观,构成美好的人生不是单一的价值观念,而是许多价值,
所以英文会说Values,是复数。
安全、健康、成就等等,都可能是美好人生需要的价值。
💡遇到不喜欢的观点,建议辨别两个地方:
1)这个观点究竟挑战了你的哪个观点群,和哪些具体观念?
2)这个挑战有多严重?
🧙🏻♂️ 话题3:如何解决亲密关系中的“三观不合”?
取决于婚姻关系类型。
有一个婚姻关系类型模式,称作“总体关系模式”,
就是伴侣之间共享了几乎生活的所有领域,每个人留给自己的自主空间非常少。
比如,两个人都是中学老师,工作上遇到事情都相互分享,
遇到麻烦都是一起商量决定,两个人的收入全部放在一起使用,
社交圈都是双方共同的朋友,基本没有单方面的朋友,
两人看的电影、听的音乐等兴趣爱好也有很大交集,
彼此都可以随便看对方手机中的信息,不保留任何隐私。
这样的模式,三观契合就非常重要。
‼️‼️注意契合不是相同,意思是彼此兼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矛盾,
要么改变三观中不契合的部分,要么就改变婚姻关系模式,变成“局部关系模式“。
伴侣在局部关系模式中,会有更大的相对独立和自主空间,仍然共享共同生活的某个方面,可以叫做”共享轴心“。
如果这个共享轴心没了,那么亲密伴侣关系就会破裂或者名存实亡。
什么是”共享轴心“?
轴心领域因人而异,可以是事业的成就或者进取心;
也可以是生活情趣品味,或者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意见,等等。
只要这些领域你们两个人都共同重视,而且围绕这个轴心,
你们可以建立共识,那仍然有可能保持比较好的婚姻关系。
但在生活中究竟有没有这样一种共享轴心呢?
有时当事人很难辨别。
因为在非轴心领域发生的冲突,
可能会掩盖实际存在的共享轴心。
当彼此分离的时候,这种轴心才会显现出来。
比如,伴侣因为工作吵了一架,甚至分开了。
然后发现,再也找不到一个和自己生活品位如此契合的人了,
这时候也许你才知道,原来你们的共享轴心是日常生活品味,而不是工作。
网友评论